探讨:无锡地铁系统的五大“气门”

探讨:无锡地铁系统的五大“气门”


​无锡地铁由于历史的,行政的,文化的原因,有一些先天的不足之处。在未来,它会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里程数较小。


总体规划里程数好像是没有超过常州。主要的是,在线路长度的规划上,偏于保守。以二号线为例,安镇很接近无锡建成区的几何中心,没有拉得更远,还没有充分体现米字型地铁结构的辐射吸纳力量。所以,文化上,千万不能认为,安镇很偏。


二是行政区域的限制。


有限的行政区=有限的潜在地铁用户。无锡地铁如果不加强对外沟通,也就是不打通气门,意味着,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个自己建自己玩的系统。


为此,笔者提醒,无锡地铁要高度重视对外沟通,也就是接通外部节点(气门),是极其重要的。


这五大节点或气门是:


一、青阳高铁站,由S1快轨接入主城区。泰锡宜铁路350公里时速通车后,可以并入国铁网络,从苏北苏中向无锡主城区导入人口没有问题。但与通苏嘉铁路不同,泰锡宜对于主城区具有分流作用。通苏嘉杭是通杭即通苏主城区,泰锡宜则是通杭与通锡主城区为两个方向。更为主要的是,锡杭方向走宜兴的线路班次不会很多,除了无锡,没有哪个城市需要绕过北太湖来往杭州。这时,青阳站,承担了杭州往苏北苏中方向上,入锡的客流。


二、S4锡张市域线之张家港东站,接入沪通线。


三、通苏嘉尚湖西站,通过S3或S2接入无锡。


四、硕放机场,通过苏锡三号线和苏硕城际接入。


五、宜兴高铁站,通过S2接入无锡太湖新城和宜兴宁杭线。S2必须快速沟通无锡和宜兴高铁站,最近的路线就是走宜兴—太湖新城。这条线还能解决苏北居民到了无锡以后如何入杭的问题——因为,前面说过,锡杭方向不可能会有很多班次。


中间,则是已建成的沪宁城际线,京沪高铁线,和将来的泰锡宜高铁。


上述目的地全部接通,则无锡不仅有充足的人流,还意味着一个交通杻纽城市的形成。无锡的地位有点特别,他的重要节点均在上述青阳,常州,宜兴,张家港和常熟等地,如果不能打通,不仅人流没有保障,而且交通中心地位将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