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场鬼才马恺文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总探长


如果马恺文现在重回拉斯维加斯21点的赌桌前,恐怕也要因为“蜗牛机”的存在而铩羽而归了。

《赌神》中第一幕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高进在拉斯维加斯赌牌,因为一直赢被赌场发现并驱逐出去。而现实中曾经真的有过这样一位天才赌怪(先说好,不是卢本伟),因为超强的算牌能力,被各大赌场列为黑名单,禁止出入赌场,这个人就是马恺文(Jeff Ma)。

马恺文——21点

马恺文在上个世纪90年代靠着如“计算机”一般的天才大脑神一样的算牌能力,和他的同班同学一起,横扫美国各州赌场,令赌场束手无策,成为“不受欢迎的人”。2008年甚至还根据他改编过一部电影《决胜21点》在北美上映。

论起来,马恺文也是“误入歧途”,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三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参加21点算牌兴趣小组,原本这只是一个以 21 点为攻略对象的数学研讨小组,但是马恺文的天赋让神秘教授暗自欣喜。

很快马恺文便成为该小组的核心灵魂,随后神秘教授带着学生们来到赌场进行实践,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打磨技术,琢磨21点的算法策略,最终实现十赌十赢。

为了奖励自己,马恺文在第一次赢钱的时候还为自己买了一块2000美元的手表,留存至今。

最终马恺文成为一个依靠“赌博”成为千万富翁的赌怪,在《打雀英雄传》中元华饰演的雀圣因为没人敢跟他打而到处挑衅乔装打扮,就是为了和“人”赌,无厘头的很。但是对于马恺文而言,这就是真实的经历了,在被定位黑名单后,马恺文还经常乔装打扮进入赌场赚的盆满钵满,以至于后期赌场警告马恺文,如果再进入赌场就被以“侵犯私人产业”的罪名起诉他。


蜗牛机——终结算牌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马恺文被赌场列为黑名单,但是“天才算手”依然存在在世界各个角落,只要存在这个“漏洞”,各路高手迟早会从赌场中虎口夺食。所以“蜗牛机”的出现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算牌的赌法。

每轮实现后,荷官将已发出的牌通过一个设置在机器上部的进牌口放入机器里,表面看是回收(Recover)废牌,但其实蜗牛机会依电脑随机编排方式,将废牌重新(Again)插回牌靴之中。由于牌靴内的纸牌数目保卫不变,加上重新被插置于牌靴的不同位置,职业赌家再不能以算牌的方式,推算剩余的牌对自己的有利程度,令他们很难赢到钱,不得不转往其他地方。

这就是赌场鬼才马恺文的传奇故事了,所以中国古话“360行,行行出状元”真的是一语成谶,没人会想到马恺文在赌桌上成为像陈小刀一样的“赌怪”,即使“17张牌”也能全出。

史味人生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马恺文,英文名叫Jeff Ma,是一位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华裔,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在学校的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了“麻省理工21点小组”,研究21点的玩法和算牌技巧。

最开始的时候,马恺文和同学一起带着10万美元去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赌场下注,只玩21点,通过他们超强的算牌能力,基本上都是满载而归。于是各大赌场开始注意到这帮人,并且把他们的照片交给赌场安保人员,只要发现就拒绝让他们进入赌场。

马恺文等人开始化妆,经常扮成不同类型的人继续出入赌场,有时候是网球队员,有时候是商人,让安保人员也防不甚防。后来赌场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持续洗牌机“,让人无法推算发牌顺序,这样才让马恺文的团队从此退出江湖。

我的看法

这个赌场鬼才的故事是否真实我们无法查证,但是我坚信一点,开赌场的庄家是不可能输的,如果庄家一直输钱,那这个行业就消失了。

马恺文研究的算法,其实就是机器洗牌的方法。当然我没去过赌场,不清楚具体是怎样的流程。但从他的经历来看,当时拉斯维加斯应该是采用机器洗牌和发牌,这样只要他们把机器的程序记下来基本上就能算出牌的顺序了。所以只要机器一升级,他们的套路就失效了,这样看来也没有什么厉害的。

我们国家法律规定,赌博是违法行为,奉劝大家不要去尝试,因为赌博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当地有一个传说,以前有个人非常喜欢赌博,他把家里的产业全部输光,突然有一天运气来了,赚了一笔大钱!此时的他把一条巷子五十多间房都买了下来,想着以后都不再赌了。但是最后,他还是输光了所有的房子,变回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赌博就是如此,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收手,赌输了想赢回来,赌赢了更麻烦,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能力,一种本事,以后赌起来更加毫无顾忌!

结束语

俗话说”久赌无胜家“,不管你有多聪明,有多好的运气,只要沾上这个恶习就很难有出头之日。赌博赢钱水中月,锄头底下出黄金,只有脚踏实赚钱才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水煮汗青


马恺文有多厉害呢?

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博彩业进行赌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可是到了后来他们不停的收割者各大赌场,并且引起了赌场的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最后马恺文和他的赌博小组麻省理工21点小组被赌场拉入黑名单。


马恺文其实并没有赶上赌博小组最辉煌的时期,而且恰恰是当时的赌博小组已经分裂成两个组织,一个是叫两栖动物,一个叫爬行动物。而马恺文就是爬行动物的一员。

马恺文通过高超的大脑运算,使得每次赌博都能够提升3%的获胜几率,这使得他以及他的团队每次都能够赚的盆满钵满,然而马恺文真正厉害的还不仅仅只是他的超级大脑,他真曾的绝活就是他的影藏能力。

在他的队友陆续被赌场发现,并拉入黑名单以后,不再被允许进入到任何的赌场时,马恺文依旧把自己影藏的非常好,而且在现代化监控的情况下,马恺文依旧纵横各大赌场长达8年的时间,一直到2001年他才被赌场发现。

要知道他们这个团队当初分裂的原因就是因为现代化的监控,使得他们很快就会被发现,而马恺文在赌场监控如此严密的情况下,带领着他的团队潜伏在赌场这么多年,可谓是功力深厚。

当然在2001年,马恺文被拉入黑名单后,马恺文也就金盆洗手了,现在的马恺文担任着一家美国科技公司的高管,尽管没有赌博的收入,但也是收入不菲。


这个历史很正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各大赌场曾经没公开拉黑过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马恺文,他是一个华裔美籍人。

他曾经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推算以及心算能力横扫美国各大赌场,并且在短短时间内狂揽1000多万的资金。

由于马恺文所到之处从来不会赔钱,所以当时美国各大赌场非常害怕他来到自己这里赌博,便将马恺文给拉黑。

若是赌场里有人发现了马恺文的存在,便会找各种理由拒绝他入内,或者说拒绝为他提供赌博服务。

当年马恺文又被称之为赌场的鬼才,那么赌场鬼才马恺文到底有多厉害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马恺文是谁,马恺文长相非常的忠厚,甚至有点小帅,像是胖版的赵又廷。他是华裔美国人,现在居住在旧金山。1993年马恺文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当时他正在读大三。按照马恺文原本的生涯计划,他打算大学毕业之后去医院继续学习。

但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加入到学校一个专门研究赌博技巧的社团,马恺文在进入社团之后发现自己有独特的数量分析天赋,并且心算能力超快。从那之后马恺文就开启了赌博世界的大门。

马恺文和同学们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小赌,只是在旧金山当地的一些小赌场里转悠,慢慢的他积累了一些资金。

等到后来他们每逢周末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10多万的美钞现金到拉斯维加斯以及大西洋城的一些赌场去玩“21点”的赌博游戏,马恺文的计算能力很快,而且数量分析比较准确。

所以综合了下来,他们基本上没有输过,多次赌博之后大多都是满载而归,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晚上赢了90多万美元。

而在90年代的时候,10万美元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而且一个小型的公司,一年的盈利也未必能够突破百万。

后来马恺文和他的同学团队在短短的几年内便狂捞1000多万美元,于是有很多赌场便开始注意到马恺文一些他的团队,各大赌场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损失,所以他们便以各种理由拒绝为马恺文的团队提供服务,而且在各大赌场之间也开始串通消息,分享他们的照片以免被坑。

而马恺文和他的团队为了赌钱,不得不乔装打扮混迹于各种赌场,他们通过打扮成不同样子的人巧妙的骗过了赌场门口的保安团队。

那后来有一些赌场为了避免马恺文以及他的团队,不得不将他们的照片做成一些海报,交给安保以及服务人员进行来回的辨。若是发现他们的话,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或直接拒绝他们进入。从哪之后,他们也就算彻底的被拉入了赌场界的黑名单。

现在马恺文因为被赌场拉入了黑名单,所以他没办法继续赌博赚钱,于是他不得不从事一些其他的商业活动,在2008年的时候好莱坞还以马恺文的故事题材拍了一部电影,叫《决胜21点》。

现在退役后的马恺文虽然不能够赌博,不过他们偶尔也会以研究二十一点为名义召开一些培训班,他培训课的人一个天的学费就要将近900美元,每一期的培训班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通过这个方式,马恺文也赚到了不少钱。


夏目历史君


之前有一部美国大片叫《决胜21点》,这就是根据马恺文的故事改编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赌片里,其实都是虚假的,但《决胜21点》里面的赌场奇才,在现实中是真的出现过的。

那么马恺文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为什么后来美国各大赌场都不愿意接待他们了呢?

其实马恺文赌博靠的不是出老千,而是算牌。赌场上会算牌的人不少,为什么马恺文的算法让大家害怕呢?

马恺文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在1979年,麻省理工开了一门叫《非赌不可怎么赌》的课程。1994年,当时上大三的马恺文选修了这门课。

这门课其实就是针对当时赌场的“21点游戏”,让精通数学的学生相互切磋,在其中找出一些胜算较高的套路。

后来马恺文和他的同学在其中找到了一些规律,将原本靠运气胜负各50%的“21点游戏”的胜率提升了差不多3%,这3%看似没什么,但这样一来胜率就是53%,而输的概率却只有47%。

马恺文当时每个周末都和同学去美国各大赌场转一转,经常是满载而归,第一次玩,据说一夜赢了90多万美金。

开始时人们也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这几个年轻人运气好,后来各大赌场也都认识他们了,为了避免亏损,赌场并不接待他们。马恺文与同学也是各种乔装打扮混入赌场,捞了不少钱。

之后各大赌场联合制订了“黑名单”,而马恺文就在黑名单里。这时一家赌场引进了连续洗牌机,之后其他赌场也都用了。在高科技面前,马恺文他们的算术也失灵了,从此他退出了赌场。

当然马恺文虽然退出了赌场,但是他的赌技依旧很出名。当时不少人都想和他学习,后来马恺文联合一个当时一起玩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开始了公开授课,门票每张是899美元。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叹气,高科技比不过高智商人才,就是赌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斯幽说历史


其实真正让赌场畏惧的并非马恺文一个人,而是他依托的那个精英团队,这个名为“麻省理工学院21点小组”的组织在20世纪80-90年代一直赌场黑名单常客。他们的故事得从1979年11月说起,那一年新泽西博彩控制委员会刚刚通过一项禁止法令,确定大西洋赌场废除21点项目属于非法。

开创时代的M先生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在那个时代21点是为数不多玩家可以凭精确计算合法打败庄家的项目,并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职业21点玩家。这年11月一位职业21点玩家看到麻省理工有21点概率算法的课程后惊为天人,他很快联系了主讲人马萨(JP. Massar)。

然后这个职业玩家彻底懵逼了,马萨并非21点职业选手,他就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讲师,那个课程的全都是这家伙通过科学推导和与学生瞎玩得出的,马萨本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价值,只是拿出来给学生们玩乐博弈用的。

于是这个职业玩家建议马萨跟自己去赌场试试,他的水平足够打垮大部分庄家。就这样,一个职业赌徒,一个化名M先生的学校讲师,两个学生,带着5千美金去了赌场,几个月后他们的资本翻了4倍。

超级外援卡普兰

初战告捷的M先生决定利用这笔钱出国玩玩,1980年5月,他在剑桥大学附近的中国餐馆吃饭,很凑巧的遇到另一个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比尔·卡普兰(Bill Kaplan),交谈中发现这家伙居然也是个21点选手。

他的团队比M先生更凶残,短短9个月时间回报率达到35倍以上,但是长期高压生活让他的队员精疲力尽,卡普兰只好个人参加世界巡回赛,以便了解各地不同的规则。巡回期间他觉得团队越来越难以管理,索性彻底解散了这个精英团队。

以科学计算为手段M先生和以细节掌控为手段的卡普兰一拍即合,于1980年8月1日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这就是“麻省理工21点小组”,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团队最初的10个人大部分是麻省理工学生,其中包括后来声名远播的乔纳森、“鹅”、“教练”等人,他们初始股份只有8.9万美元。

疯狂的八十年代

短短九周后,小组的资金就翻了一倍,平均每小时可以在赌场里拿走162.5美元。到了1984年团队扩展到35人,而且拥有一套标准化的培训和比赛流程。他们从大学中挑选精英进行培训,只有成绩最优异的人才能加入团队。

从现在曝光出的一些资料上看,他们席卷赌桌并非全部来自计算,马恺文自己都说过科学计算只能提高4%的总体优势。这帮人能够不停的赢更多是因为隐性团队合作,进入牌桌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暂时已知的就包括大赢家(主要获胜人,掌握最大资金)、控制者(全面控局,配合大赢家)、发现者(观察其他人牌面动态)、传递者(互相转达消息)。

一般情况下发现者测试牌面动态时,控制者会不停小额下注,消耗散户资金的同时验证发现者的计数是否正确。一旦确定计数正确,控制者就会隐蔽的通知传递者,再由传递者把消息转达大赢家。这时大赢家就开始加大赌注,将这局做大,达到输小赢大的目的,部分小牌局也可能没有传递者,直接由控制者通知大赢家。

这样团队合作出老千自然能够大杀四方,整个80年他们把美国的赌场赢的哭爹喊娘,每个队员都能获得400%以上的收益率,即使投资客也能确保5%到300%不等的收益,简直就等于是在抢钱。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1984年团队领袖卡普兰被曝光了,即使他多次化妆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卡普兰只好转入幕后,不再直接参与21点比赛,最终卡普兰成功转型房地产,虽然他依然保留着21点团队的股份。

1984年以后M先生提拔了新的团队领导者,约翰·张和比尔·鲁宾走上前台,两个天才让团队更加狡猾,巅峰时期70多人活跃在美国各大赌场,当时很多赌场愣是没发现自己被盯上了。

这得益于约翰·张提出的发现概率理论,他依据这个理论指定了一套大赢家轮换制度,在一次牌局中大赢家并不是固定的。当时在赌场眼里很多团队成员就是爱玩牌,偶尔能一点的普通玩家。

分裂的九十年代

到了90年代初期,卡普兰、M先生和约翰·张将团队彻底企业化,麻省理工21点小组开始走向国际,他们游走于世界各国,延续着80年代的疯狂,很多人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天荒地老。然而时代很快就变了,快得让他们措手不及。

随着监控系统的普及,团队成员一个又一个被精准的发现,这个小组在那段时间堪称臭名昭著。连续多名成员被列入黑名单后,三大领袖只好在1993年决定解散公司化经营,前两代成员多数退出牌局,少数新成员开始展露头角。

1994年团队分裂成两个独立小组,俄罗斯人塞米恩·达卡奇带领一部分成员出走,这部分人被称为“两栖动物”,狂卷一大笔钱后也被赌场扔进了黑名单。而美国人迈克·阿庞特接手了剩下的人,他们被叫做“爬行动物”,继续隐蔽的活跃在牌桌。

庄家马恺文

马恺文是1993年加入麻省理工21点小组的,并没有赶上最辉煌的时期,但是留在“爬行动物”中的他依然是一个传奇。学习机械工程的马恺文似乎天生就是个精密配合者,队友会称他是“来自另一个母亲的兄弟”。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马恺文真正的英文名字不是Jeff Ma,Jeff其实就是Jeffrey,在赌局中特指庄家。叫这个绰号是因为这家伙可以精准的操纵牌局,像真正的庄家一样控制别人的输赢。

另外马恺文最强的一点是隐藏能力,他1993年加入牌局,在现代化监控的覆盖下足足八年才暴露,在2001年被赌场扔进黑名单。为了对付他的团队,赌场把他扔进黑名单都觉得不保险,还不惜重金更换了高科技洗牌机,这才让这家伙没了用武之地,彻底解散团队。

8年的时间里马恺文确实纵横美国赌场,但他赚的钱没有传说中上千万那么多,准确的数字是213.7万。后来的马恺文更愿意把在21点中的心得应用于企业管理,他先后创建了三个公司,又都大价钱卖掉。

玩够资本游戏他又在2014年加入ESPN,作为预测分析专家每周在电视上给别人支招,偶尔还写写专题文章,日子过得很惬意。2018年大约这家伙又觉得无聊,跑去Duetto当上产品和分析高级副总裁。


总结起来吧,作为传奇团队“麻省理工21点小组”最后的传奇,马恺文确实算个鬼才,在各种高科技的限制下依然可以大杀四方。但21点带给马恺文的并非纯粹的财富,他的目的也不完全是聚敛财富,对他本人来说最珍贵的是通过21点博弈学会的企业家精神,那才是终身受益的东西。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马恺文,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赌场鬼才。

在上个世纪,世界各地的赌场开始流行一种叫“21点”的扑克牌玩法,这种扑克牌玩法的规则听起来很简单,由2到6个人玩,使用除大小王之外的52张牌,努力让自己手中的牌的点数之和不超过21点且尽量最大。

该玩法一度风靡全球各地赌场。

这种扑克牌玩法看似只需要运气,但实际上通过数学计算,可以提高赢的几率。而马恺文正是利用自己神一般的算牌能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带着班上一群鬼才同学横扫美国各地赌场,最后被赌场列入“黑名单”。

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推出了一个和数学有关的迷你课程,让一些精通数学的学生彼此切磋“21点”和算牌的技巧。1994年,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三的马恺文受邀加入了一个算牌系统小组,之后马恺文展现出了惊人的计量分析天赋,成了小组的灵魂人物。

后来,马恺文带着一群鬼才同学,开始到赌场实践。每逢周末,他们就带着10万美元到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赌场下注,马恺文等人利用自己的计算天赋,大玩“21点”,靠着如同“英特尔芯片”一般的算牌能力,马恺文等人在回校时总能赚的盆满钵满。最多的一次,马恺文一行人能赚到90万美元。

为了防止身份暴露,也为了继续“提款”,马恺文等人经常乔装打扮,有时候打扮成西装革履的商人,有时候又是网球队员。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马恺文和同学们就利用算牌方式赢了近1000万美元。

而许多“大出血”的赌场通过监视画面将马恺文等人的大头照存盘,建了一份黑名单,不让他们进入赌场。甚至,有的赌场还直接告诉马恺文,如果他们执意要进入赌场,将会背上侵入私人产业的罪名,对于赌场的这一主张,就连当地法院也表示支持。

所以说,马恺文还是颇具传奇色彩的。

图:数学家的算牌思路(大概)

其实,“21点”玩的是概率,而马恺文就是利用自己超强的计量分析天赋,通过算牌分析提高赢牌的几率。正如马恺文所说:“算牌只能提高3%的赢牌几率,虽然这是很简单的算牌技术,但足以造成很大差别。”


金兔历史


现实版“赌侠”,靠头脑超强运算,以十万美金赢得上千万美金

刘德华曾经主演过一部经典电影《赌侠》。在电影里面,从赌神那里学的一身本领的陈小刀刚回国,便受到赌神仇人侯赛因的追杀,自己赌侠的称号被他抢走,并且还身无分文。侯赛因后来在船上举办比赛,称只有2000万美金才能参加比赛,陈小刀则向他借了20块,后凭借超强的赌术,赢了3500万美金。这是电影里面的情节,但是没想到在现实中,竟然也上演了类似的故事。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各大赌场可是吃了不少的亏,因为他们遇到了真正的数学天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恺文以及其同伴。这几人乃是麻省理工21点算牌小组的成员,本身就很精通数学,而且对这种算牌的玩法与技巧了如指掌。

马恺文是这几人中最厉害的一个。说来也巧,马恺文在麻省刚开始读的就是数学方面的专业,后来他都已经做好决定去读医学了,却被几人邀请去算牌小组。马恺文在这个小组中经过系统学习,对算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他有极大的天分,便和同伴们去美国赌场进行实践,他们每次皆是大胜而归。

因总赢而引起怀疑,后金盆洗手

为了不引起怀疑,马恺文和同伴们每次都是非常低调的。他们的这种算牌,完全是靠头脑,当然不是出老千,但是每次都赢,那也是赌场非常讨厌的事情,钱都被你们赚走了,那赌场赚的不是要少了一些吗。

所以,每次马恺文和同伴都是换着地方去赌的,并不是一直在一个地方,同时他们还乔装打扮,扮成不同职业的人去,这样不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但是无论伪装的多好,还是会被发现的。一些赌场甚至于雇私家侦探去调查他们的信息,追踪他们的踪迹,发现他们真的是各大赌场轮流去,简直是把赌场当场他们自己家的提款机了。

后来赌场们便将他们给拉黑了,拒绝他们进入里面来赌钱,虽然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违法美国当地的法律,但是赌场就是这样做,并且法院也支持赌场的决定。马恺文等人也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金盆洗手,不干了。

好莱坞有一部电影《决胜21点》,原型便是此人,马恺文还为此片提供了一些指导。


徐聊


马恺文有着超常的数学天赋和心算能力。并且得到他的大学老师所青睐。

这位老师爱才如命。引进他的団队,精心组织训练刘恺文,并专门去剖析`21点纸牌’游戏!

通过系统测试后,立即去拉斯维加斯赌场玩"21点纸牌"进行实战。马恺文脱颖而出,如英特尔芯片一般准确精算能力,他通过统计概率理论来分析牌面决策,以此提高自己胜率来赚钱。

尤其他在赌场里赚了几百万美元。

当然他的聪慧离不开父亲的正确引导。尤其自小成长中,父亲每天严谨和训练2小时的数学,所分不开的。使得他在数学应急反应训练中,大大提高瞬间记忆精准计算能力。

由于长期系统训练,他对数字计算能力极其敏感,尤其参加老师`2l点俱乐部"后,如鱼得水,`并更上一层楼。经过几年实战训练后,积累了大量经验,然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筛选机制。最终自己组成团队,共同作战,在拉斯维加斯赌场小试牛刀,从而越发不可收拾,并保持长期总体赢利。

赌场开始警觉并迅速开发出防止算牌电脑软件,目的提高增加计算难度,防止人脑计算。同时开发出人脸识别系统,见人采取劝阻方式,以阻止马恺文们进入赌场。

1997年开始,刘恺文団队列入赌场黑名单!以及内部分配不均,最终团队解散。

到了200O年,马恺文凭着自己长期训练出来的概率思维,严密的逻辑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并开始创业。

他的理念更超前,并创办出当今最流行的P2P公司。由于太超前,没有成长起来并夭折。

同时马恺文写了一本书尤其畅销。此书主要介绍投资决策,如何运用数字和计算。

他的前瞻性让人刮目相看……


大奇兄


答题者:理科男读历史。

“赌场鬼才”马凯文,他还有另一个称号“华裔赌圣”。他并不是古代历史人物,而是现代人物。美国还根据他改变了一部电影《决胜21点》,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他到底多厉害呢?先来看看他的毕业学校,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这个学院没有人不知道吧。

而马恺文能够从这所学校毕业,足以说明其智商能够碾压大部分人。

当然夸张的不是这里,而是他的算牌能力,他大三的时候,被邀请进了“21点小组”,这是一个切磋“21”点算牌技巧的小组。

加入这个小组之后,马恺文就开始出没各个赌场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战绩也是无人能比。

每个周末都会带上10万美金进入赌场玩一种游戏“21点”,马恺文凭借着自己超乎常人的算牌技巧,赚了1000多万美金。

很快,他就被拉入了赌场的黑名单。后来,因为新科技的出现,令他的算牌技巧失效,他因此也金盆洗手。

但是这不代表马恺文走向了末路,他反而去开创了“21点“的研讨会,传授他的技巧。

2008年的时候,他的传奇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决胜21点》,他还客串了此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