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

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1997年早春,她的女儿阿圆去世。

1998年年末,她的丈夫默存去世。

2016年5月25日,她也走了,享年105岁。

自此,他们仨团圆了,从今再无生离死别。

百年岁月,在苍茫的历史洪流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一个人的身上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世间虽然已无杨绛先生,但她留下了她的文字、她的思想、她与世无争的风骨、她优雅淡泊的情怀。从出生到去世,杨绛先生跨越了一个多世纪,但岁月的风尘未曾真正侵蚀过她的风华。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她从书香氤氲的年代走来,是我们的时代里一剂定心针,举世浮躁,而她独立其中。她被丈夫赞美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用朴实的行动坚守着属于文人的尊严,用从容淡雅的笔触描绘这个真实的世界。她被我们尊称为杨绛先生,是我们心中一道永恒温暖的光。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01

杨绛,原名杨季康,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她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仗义的律师父亲给予她最大的成长空间,也为她以身作则,教会她什么是“刚正不阿”;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忍让”。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杨绛童年

杨绛的从容心态,最初承自父亲。在她心中,父亲淡定从容、严谨睿智。在爱读书的父亲影响下,杨绛迷恋书里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她喜爱文科,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杨绛父亲杨荫杭

02

读大三的时候,振华女中的校长为她申请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但她只想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后来果然考上了,先后师从吴宓、朱自清等名师。更美好的是她和钱钟书在清华一见钟情。

3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幽香袭人。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钟书。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钱钟书文采斐然,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杨绛的那颗芳心被迅速融化。1935年7月13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老宅举行了结婚仪式。

再后来随钱钟书远赴英国牛津大学,杨绛和钱钟书在这里如鱼得水,除了听课外,两个人举案齐眉,饱学终日,相对读书,乐此不疲。

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是最让人羡慕。认定了一个人就与他相依相伴,相濡以沫,安稳一生。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杨绛与钱钟书


03

钱钟书虽然将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可他和杨绛却是例外,

有一次,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表示,“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杨绛女儿钱媛

在英国时,杨绛怀孕,钱钟书说了这么句痴话:“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而那时的杨绛,对于“像我”并不满意,她想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钱钟书生活能力很差,经常犯错,弄翻墨水弄脏桌布。杨绛说,不要紧,她洗。弄坏台灯黑灯瞎火。杨绛说,不要紧,她修。弄烂门轴关不上门。杨绛说,不要紧,她装。

杨绛的“不要紧”三个字,成了钱钟书最大的安慰与寄托。只要妻子在,一切都安稳。其实,身为大家闺秀的她又哪里会做?只是为了钱钟书她几乎变得无所不能,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佳酿尘封香更浓,相遇相守才更懂。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虽患难依旧深情。《围城》是在沦陷上海的时期写的,为了支持丈夫写作,杨绛立刻停止了手头的戏剧创作,全力维持生计。杨绛说:“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1947年《围城》成功问世,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在“大师”和“大师的夫人”这两个角色之间,杨绛选择了后者,她为了丈夫,放弃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文字间的杨绛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智慧,而现实中的杨绛更让我们看到一个妻子的生死坚守。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04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时势变动,人就也要跟着往前走。风雨飘摇的年代,杨绛被发配去打扫厕所,和之前所享受的知识分子待遇,可谓一落千丈。可她并不沮丧,反而觉得享受到了向所未识的自由,可以见识到世态人情的另一面。她被剃了阴阳头,也不怎么伤感,还亲自动手,自制了一顶假发,第二天就戴着出门买菜。

那几年,很多人劝他们夫妇离开中国,他们一口拒绝了,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正是因为对自身的境遇不那么敏感,所以她才能随遇而安。也正是杨绛的坚强,支撑这个家一直没有倒下。她一生所求不多,只希望能在动荡乱世中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正是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杨绛不仅辅佐钱钟书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管锥篇》。她还自学西班牙语,着手翻译八卷本《堂·吉诃德》,后来被称为最好的译本。

在《将饮茶》中她写道: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

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有人说她一辈子这也忍,那也忍,她撰文称:

含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05

杨绛先生,一个才华与贤惠并重的女子,哪怕走到人生的边缘,依然敢于坚定地说“要好好儿活”。

1994年,钱钟书病重住院。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已经八十多岁的她,来回奔波,照顾二人。她曾说,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1997年,他们的女儿英年早逝。深受失亲重创的杨绛对钱钟书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一年后,钱钟书也去世。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功成名就的晚年,杨绛几乎不出现在公众场合,每天读书写作,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和一般的老太太一样,早上起床吃饭,在家里溜圈做操,有的时候看朋友,有的时候朋友来看她。唯一的一件事便是拿出稿费办了“好读书”奖学金,那还是为了完成钱钟书的遗愿。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经历了那么多风霜,杨绛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数人都想着出人头地,可她不这样,她读书写作、翻译治学,只是因为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她的安宁及淡泊显得无比珍贵,又令人无限动容。曾经有两句话谣传出自先生之口,虽然并非如此,却觉得是杨绛先生一生的写照: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不负流年,不诉离伤

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在她荣辱悲欢的绝代风华里锻造出柔韧、淡泊、独立的人格魅力。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间所有的幽暗和不明。

岁月轮回,静水流深,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一根火柴,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穹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