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还下地干活,农村人是咋想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土地耕种,来到城市中打拼。因此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农民工。根据统计,中国有3亿多的农民工,其中约有一半农民工的年纪超过40岁。

很多人好奇会问,为什么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在农村生活养老,反而还要加入到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中,来到城市中辛苦打拼。尤其是50岁以上,甚至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有很多还在城市中与年轻的农民工一起竞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50岁以上的农民工老人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干?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五六十还下地干活,农村人是咋想的?

第一点:彩礼挺高的,不少农民为了自己孩子结婚也是欠了不少的债,这些债全部都得由父母自己还,所以说我们的老父母也就从农村出来,去城市里打工或者是继续种地。或者是家里面盖房子了,总之为了孩子结婚,农村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积蓄了。

第二点:农村人一直赚钱挺不容易的,种一辈子地能赚多少钱呢?再加上咱们农村的种种红白喜事都需要随。咱们农村人一般都是干一天就一天的吃的,如果每天都在休息,那就没有继续生活的来源了。

五六十还下地干活,农村人是咋想的?

第三点:人一生不可能不生病吧,即使是有新农合,咱们农村的部分老年人还是需要看病的。所以说自己又没有积蓄,孩子刚结婚又靠不上,就只能是自己先出去打工挣点钱维持生计了。

第四点:现在很多农村老父母培养出了不少的高材生,比如说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即使是有很多的补贴或者是补助,但是这些大学生仍然需要花家里不少的钱。这些钱也都是咱们农村老父母一毛钱一毛钱赚来的。

五六十还下地干活,农村人是咋想的?

第五点:生活所迫不干活,靠什么活着。虽说现在农村很多人有养老金,但一个月一百多块,生病住院有医疗保险,但有的药是不能报销的,只是小病不住院就不能报销,随便买个药也要几十块,一个月那么点钱哪里够用?如果不种地,子女不给钱,要买菜要买粮要买油,还要交水电费,真的不够用。

第六点:怕被子女嫌弃,能做多少做多少。农村老人大多其实比较骨气,虽然把子女养大就是为了老的时候有人赡养自己。但他们会觉得,看着子女忙碌辛苦,自己只吃不干活会过意不去,所以哪怕年纪大了,也能帮点是点。

五六十还下地干活,农村人是咋想的?

有的老人甚至是独自生活,没和子女住一起,虽然子女会给粮食和钱,但他们也会害怕被子女嫌弃,子女家农活忙的时候也会跑去帮忙。

很多人穷了一辈子,到老都没钱,要过日子还得求这个求那个,果然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或许有的农村老人种地是因为对土地有感情,舍不得土地荒废,是为了强健身体。但更多的,七老八十还下地干活,为的不过是活着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