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旗袍

今天二姐穿著旗袍照了幾張相片發到我們家群裡,我打開猛一看“哇,那模樣、高矮、胖瘦、氣質太像我媽了。”家族群裡其他人也紛紛說太像了。

媽媽的旗袍


我媽已經去世20年多,在我的朦朧記憶中,媽媽最愛穿旗袍,不論是出門買菜、走親訪友或者有什麼重要活動都會穿上旗袍。

五十年代日子過得太苦了,家裡7個孩子,全靠我爸一人的工資養活,哪兒有閒錢買旗袍呢?

有一次媽媽在布店看見一塊月白色布頭,她拿起來在身上圍了一下,正好可以做一個旗袍。一問價格,感覺有點貴又放了回去。走出布店,那塊布頭老在眼前晃動,讓她欲罷不能,最後一咬牙又回去把它買下來。

回到家她先把布放在溫水裡泡了一會兒,撈出來抻平晾乾。晚上等我們幾個小的睡覺了,媽媽拿出布頭,連比帶畫裁剪出來,之後每天抽空一針一線手工縫製。

媽媽的旗袍

幾天後旗袍做好了,她穿在身上對著鏡子左看右看仔細端詳,這時二姐從外邊進來,媽媽對二姐說:“小英,你看我穿這件旗袍好看嗎?”

二姐說:“好看。”

“你說我穿上它出去買菜行嗎。”

“行啊,挺好看的。”

媽媽又在鏡子前照了照,拿起籃子出去買菜了。

我媽從小在農村長大,自從嫁給我爸才來到北京,她大字不識一個,但愛美之心很濃。給我們幾個孩子做衣服時,不是在胸前繡上一朵花,就是在兜上縫個蝴蝶結,或者把領子周邊縫上一圈狗牙邊。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年春節前,媽媽給我們三個最小的,一人做了一雙鞋,鞋面上用布頭剪了不同的裝飾:我的是一對蝴蝶、妹妹的是一對桃花、弟弟的是一對葫蘆。

媽媽的旗袍

我們穿上鞋那叫高興啊,時不時的低頭看看,見有人來時,故意把腳抬起來,唯恐人家看不見。

唉,一晃媽媽已經離開我們20多年了,但是她穿旗袍的樣子老在我們眼前晃動。

我二姐說:“每次我穿旗袍的時候,都會想起媽穿旗袍的樣子,想起媽站在鏡子前穿著新作的那件月白色旗袍問我好看不好看時的眼神,始終揮之不去。”

人都說“睹物思人”,今天二姐的一張旗袍照,盡然讓我們兄弟姐妹想起了媽媽,雖然媽媽那件月白色旗袍早就沒了蹤影,但從二姐穿旗袍的神態中讓我們又找回媽媽的影子。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追思吧。

媽媽的旗袍

(照片中均是我二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