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農村“斷親”現象很嚴重?

老一輩農村人最講究的就是心情,那個時候的人特別熱衷於走親戚,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拎著禮物到親戚家去做客。如果親戚家裡有什麼事情,大家也都會伸手幫忙,可以說是出錢又出力。

以前的親戚是越走越親,關係好的往來十分頻繁,可是現在大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農民卻不願意走親戚了,過年的時候只是礙於面子才去一下,基本上放下東西就走,很少會留在家裡吃飯。而關於這一點,在農村也有不少的俗語,比如說“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現在農村親戚的關係真的這麼差了嗎?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農村“斷親”現象很嚴重?


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字面的意思來理解:

“一代親”指的就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這些人擁有最親近的血緣關係,感情上也非常的親密。

“二代淡”主要指的就是糖精或者是表情,比如堂兄弟和表兄弟,和父輩們相比,堂、表兄弟姐妹之間就有了一定的距離,雖然說血緣關係也比較近,但是感情上卻淡了許多。


“三代不管飯”指的就是堂親和表親的子女,雖然大家都是同一個家族的人,而且也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但是感情已經談不上親近,即便是見了面,也不一定能在一起吃飯。在多年之前這句話說起來還有些誇張,但是現在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為什麼農村的親情會這麼淡薄呢?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農村“斷親”現象很嚴重?


1、 農村人口外流現象嚴重

以前農民基本上就在村子裡務農,大傢伙住的也比較近,經常能夠見到面,可以聯絡感情。然而現在進城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年到頭也回不了農村幾次。這樣一來,農村的親戚能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恐怕也就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到,時間長了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淡。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農村“斷親”現象很嚴重?


2、生活環境差異大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早早的就跟著父母到城市去生活了,成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間長了,他們也就有了各自的生活圈和社交圈,和親戚們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再加上大家常年在外,聯繫並不密切,慢慢的就不想再聯繫了。

俗語“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農村“斷親”現象很嚴重?


“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這一句農村俗語聽起來似乎有些殘忍,但事實確實是如此。農民以前走親戚是為了交流感情,而現在完全就是為了面子,說實話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很多年輕人都開始逃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