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老子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深意呢?


怎樣理解老子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深意呢?


老子得出的結論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怎樣理解老子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深意呢?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從小孔隙裡看)牖(窗戶),見天道(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明天道),不為(無為、妄為)而成。

怎樣理解老子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深意呢?


白話文:不出大門,就能知國事;不望窗外(的天空),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走得越遠,他所知道“道”的東西的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就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就能明瞭“天道”,不妄為就會有所成就。

“不出戶,知天下”。聽起來比較玄,怎麼足不出戶,就能知天下事呢?所以好事者又給老子戴上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的一頂大帽子。

諸葛亮不是不出戶,就知天下事了嗎?事實上這恰恰是“得道者”的真實寫照。陳鼓應先生在《老子註釋及評介》第249頁中說:“老子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著某種規律運行著,掌握著這種規律(或原則),當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實況。他認為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面蒙著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慾(情慾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

老子認為我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淨化慾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運行的規律。”。

這正是“得道者”心無雜念、心如止水,他們和大自然合二為一、融為一體所致,這恰恰是《道德經》的奧妙所在!

“不窺,見天道”是“不出戶,知天下”的推理和深化。

“天道”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觀“天道”不能用肉眼、用肉眼是絕對看不到的,只能用心靈來觀照:用虛靜的心境、沒有被情慾汙染的無為的心靈才能洞悉“天道”。所以“不窺,見天道”是“得道者”迴歸自然、迴歸質樸無慾的心靈所致,是“無為”的結果,也是比較高“道”的層次!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從現實和世俗的角度看是十分矛盾得,矛盾得令人捧腹大笑。現在不是說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盡知天下事嗎?這一點老子早有預見,他在四十一章裡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意思是說下士聽了道的理論,(認為空洞)橫加嘲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為“道”了;他們沒有理解“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真意,是因為他們不懂“道”!

那麼怎樣理解老子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句話的深意呢?

走得越遠知識越豐富、見解越多;走得越遠感覺經驗越多,而感覺經驗是靠不住的;走得越遠,知道得越“雜”對沒有“得道”的人來說,慾望就會越強烈,這樣他們的心靈就被越來越多的“非道”的東西所包圍,從而他們知道“道”的東西就越來越少。因此走得越遠是“有為和硬為”的表現,是和“道”逆向而行的;所以從“道”的角度看,他所知道“的就越少了!這句話奧妙就在這裡。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明天道),不為(無為、妄為)而成。

“是以”,因此的意思。老子從上述得出這樣的結論: “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不行而知”和“不見而明”這兩點我們剛論證過我們不重複了;老子在此基礎上做深入推理,把它們推理到政治的層面,那就是“不為(無為、妄為)而成”。

大成認為,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經》,應當以“道”為立足點,只有站在“道”的高度上抓住精髓才能深入體會其中蘊含著的真實觀點,望文生義不可取,片面理解不可取,斷章取義更不可取;否則《道德經》就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這一章主要談的是哲學上的認識論。這裡的基本觀點是:在認識上純任感覺經驗是靠不住的。因為這樣做無法深入事物的內部,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體,而且還會擾亂人的心靈。那麼,要認識事物就只有靠內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養,才能領悟“天道”,知曉天下萬物的變化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