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唐朝詭事:美女斟酒從不露手,男子好奇強行拉出,竟是粼粼白骨

唐朝是喜歡愛說鬼神的朝代,《酉陽雜俎》《宣室志》《廣異記》等談狐說鬼之作盛行不衰。這些鬼狐之說多產生於國勢衰弱的中晚唐時期,蓋因藩鎮割據、閹黨亂政經久不息,文人們無能為力,只能醉心於這些鬼狐之說中,借鬼喻人,來發洩心中的憤懣之氣了。

而在大唐國力最為強盛的開天年間,卻也發生了這麼一件詭異之事。這件事記載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叫姜皎。姜皎,唐玄宗李隆基府邸舊人出身,是李隆基的絕對心腹。他在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後被李隆基封為楚國公,深受李隆基的寵幸。姜皎有個外甥,就是大名鼎鼎的“口蜜腹劍”李林甫。

而姜皎本人的一生,卻是充滿了靈異事件。他因一件靈異事件發跡,亦因一件靈異事件致禍而死。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姜皎的發跡充滿了神秘色彩,他原本只是長安城一個普通人,喜歡狩獵,經常去郊外打一些野味,美美地飽餐一頓,以慰勞自己的肚子。有一次,姜皎打獵回來剛進入家門,卻發現有一僧人在自家庭院中盤膝而坐,似是已在等待自己很久。

故事:唐朝詭事:美女斟酒從不露手,男子好奇強行拉出,竟是粼粼白骨

姜皎好奇地問道:“敢問大師,來寒舍所為何事?”和尚含笑而答:“無他,唯求施主佈施一點吃的爾。”姜皎突然想惡作劇一下,於是找來一塊肉,看看這吃素的和尚如何應對。誰知和尚竟然渾不在意,接過肉來,大口大口地吃掉,然後飄然而去。但奇怪的是,明明自己親眼看見和尚吃完了肉,姜皎卻又發現肉完好無損的依然放在遠處。姜皎不由得疑心大發,趕緊追上前去詢問和尚。和尚雙十合十,對姜皎道:“施主很快就要大富大貴了。”

“我只是一個窮小子,貴從何來?”“見到真人,即刻大富大貴。”“真人在何處?”“跟我走,立見真人。”姜皎好像受到什麼神秘力量的驅使一樣,沒加任何思索,就跟著和尚走了。和尚帶著姜皎一路出城,看到一位衣衫華貴的年輕人正在打獵。年輕人邀請姜皎一起打獵,姜皎自然是欣然應允,於是二人邊打獵邊交談,相談甚歡,而領姜皎來的和尚,卻已不知去向。與年輕人告別後,姜皎回到家,卻見到一名女巫。女巫對姜皎說:“恭喜公子,今日竟見天子。”

姜皎一臉迷惑:“天子自在大明宮中,我如何見得了?”這時,有人敲門,女巫道:“三郎來也。”三郎,就是臨淄王李隆基。姜皎開門後,見正是一同狩獵之公子,原來這位公子,竟是當今的臨淄王李隆基,日後的大唐天子唐玄宗。姜皎自此成為了李隆基的府邸舊人,後來在李隆基誅殺韋后、誅殺太平公主等一系列政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稱為李隆基的寵臣。但如此得寵的姜皎,卻因為一件事,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

故事:唐朝詭事:美女斟酒從不露手,男子好奇強行拉出,竟是粼粼白骨

當時,唐玄宗對王皇后已漸生不滿,打算廢掉她而改立武惠妃為後。姜皎作為李隆基的寵臣,自然是多次參與李隆基的謀劃。但此時的姜皎卻像是中了邪一樣,將唐玄宗與他謀劃的事情到處宣傳,唐玄宗得知密謀被洩露,勃然大怒,以“妄談休咎”的罪名將姜皎杖責六十後,流放欽州。姜皎心中憤懣,又受了杖責之傷,在發配的半路上就一命嗚呼了。姜皎一個精明能幹的謀臣,竟然做出洩露帝王隱私這種糊塗事,真是教人難以置信,難道是利令智昏了?

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載的一個故事,為我們揭開了謎團。

姜皎顯貴的時候,喜歡到禪定寺遊玩。京兆尹與姜皎交好,經常在禪定寺設宴,與姜皎笙歌燕舞。有一次,眾人在宴飲時,有一名絕色歌姬陪席,這名歌姬姿色秀麗,舞姿優美,歌聲悅耳,頗得眾人的歡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名歌姬無論斟酒也好,整理髮型也好,從來都是把雙手藏在袖中,姜皎心裡充滿好奇,真想拉起歌姬的手,挽起她的衣袖,看看那雙纖纖玉手,卻又礙於身份,不好胡來。

此時一名酒客乘著酒勁,向歌姬調笑道:“你之所以一直不敢露出雙手,我猜你的雙手一定都是六指。”眾人爆發出一陣鬨笑聲,女子面現不悅之色。見女子沒什麼反應,這名酒客膽氣更壯,他來到歌姬面前,一把抓過她的雙手,一下子就挽起了她的衣袖,眾人心中早就奇癢難耐了,紛紛湊上前開,看那女子的玉手。

誰知,映入眾人眼簾的,卻不是皓腕凝霜雪,而是粼粼白骨!

故事:唐朝詭事:美女斟酒從不露手,男子好奇強行拉出,竟是粼粼白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