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盜取了誰的墓,能養活軍隊三年?

姒莞萱


三國曹操,曾經得到過一本“武林秘籍”,他就是憑藉這本秘籍,衝開了任督二脈,練就了絕世神功。也正是在這本“武林秘籍”中,揭露了曹操盜墓的歷史真相。

中國古代,至少在周朝時,已經開始對天下百姓進行“事死者如事生”的教化,即對待死去的親人,要跟活著時一樣對待。這種教化,逐漸促成了厚葬的習俗。只要有點錢財的豪門世家,富戶巨賈,都會在陵墓中陪葬數量可觀的金銀財寶。

陵墓中有錢財可取,自然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覬覦,這些人就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盜墓賊。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盜墓之風已經盛行於世。到了三國天下紛亂之時,諸侯並起,很多陵墓都無人看管,盜墓之風再次驟起。曹操,正是在這次盜墓大潮中橫空出世,只聽得晴空一聲霹靂,搖身一變成了“盜墓祖師爺”。

曹操素來患有頭風之症,經常頭疼。在演義中,說名醫華佗建議曹操做一個開顱手術,以便去除頭內風邪。結果呢,曹操認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殺了華佗。

曹操原本以為頭風再也無藥可治,可在一次頭疼發作時,他突然看到了一篇文章。曹操看完文章之後,腎上腺素急劇升高,全身氣血翻湧,竟然無意中打通了任督二脈,突然發現頭不痛了。此後,曹操只要覺得氣血瘀滯,頭疼發作,就拿出這篇文章讀一讀,每次都是一讀必愈。這篇勝過華佗開顱手術,比良藥還管用的文章,就是由三國名士陳琳所寫的討伐曹操的《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

陳琳在檄文中,罵曹操是秦朝佞宦趙高一樣的人,變態、陰險、惡貫滿盈。還說曹操仗勢殺人放火、強姦婦女,無惡不作。不過這些曹操都不生氣,反而被罵的很舒坦。唯一讓曹操生氣的是陳琳罵他是太監的孫子,乞丐的兒子,生下來就是一個來歷不明、卑鄙下流無恥的壞苗子。也正是這一氣,讓曹操的頭不痛了。

也正是在這篇檄文中,陳琳揭發了曹操盜墓的事情。文中說:“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曹操挖了西漢梁孝王劉武的陵墓。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嫡次子,漢景帝劉啟的同母親弟弟。他們的母親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竇太后,漢武帝劉徹都非常畏懼這個祖母。所以,陳琳在檄文中才說“先帝母弟”,就是先帝劉啟的同母弟弟。

梁孝王的陵墓位於芒碭山,是劉武和王后李氏的合葬墓。西漢時期的諸侯王,陪葬都非常的奢侈。現代考古發掘的海昏侯劉賀墓,其中出土的陪葬品就達1萬餘件,其中金銀銅器物3000餘件,僅黃金就有478件之多,超過115公斤。

《水經注疏》中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數萬斤。”漢代時,金包括黃金、銅等金屬。依據劉賀的陪葬規格,還有古今斤兩的差異,這個記載雖有誇張,但肯定獲得了不少寶物。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梁國王族在碭山至少有22座陵墓,很有可能曹操將梁國王族的陵墓全部給掘了。

陳琳只是撿了最重要的人物寫了出來,然後大罵曹操“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奕天看了陳琳的檄文,都覺得陳琳果然是才華非凡,罵曹操罵的是暢快淋漓。怪不得曹操看完之後,也是倍感神清氣爽。

曹操之所以倍感神清氣爽,除了氣度恢弘之外,估計還有點小得意。估計曹操在想,罵就罵吧,反正爺挖了梁孝王的墓,得了不少金銀財物,足夠軍隊三年的用度了,舒坦呀。

這讓奕天都不得不懷疑,陳琳到底是在罵曹操,還是在拍曹操馬屁。這簡直就跟許劭許子將所說的那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有異曲同工之妙麼。怪不得曹操非要把陳琳留為己用,陳琳這是把曹操給拍爽了呀。


奕天讀歷史


曹操盜墓主要是為了養活龐大的軍隊,在曹操的盜墓史上曾有過一次特別巨大的收穫,一墓所得竟能養活軍隊三年,那麼曹操那次究竟是盜了誰的墓?

墓主身份特殊,陪葬豐厚

墓中陪葬品能養活曹操軍隊三年,此人身份顯然非比尋常,他就是漢文帝次子、漢景帝之弟劉武。

劉武在漢文帝時期多次被封王,最終被封為梁王,漢文帝起提倡薄葬,按理說劉武只是一個諸侯王,陪葬品本不應該如此豐厚,那麼劉武為什麼會被如此厚葬呢?

要了解事情的真相,還得從西漢時期那場著名的"七國之亂"說起。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為削弱各諸侯王的勢力,採取了削藩政策,此舉引發了眾諸侯國聯合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七國叛軍在進攻梁國都城睢陽時,受到梁王劉武的拼死抵抗。之後劉武又與名將周亞夫聯合作戰,將叛軍平定。

正是由於劉武死守住梁都睢陽,才使得都城長安免遭戰亂,所以在平定"七國之亂"中劉武居功至偉。

此役過後,竇太后和景帝都對劉武恩寵有加,賞賜更是不計其數。竇太后甚至一度想讓劉武繼承劉啟的皇位。


在平定"七國之亂"中,劉武的功勞確實很大,這使得他生前受到朝廷的極大恩遇,死後更是得以厚葬,曹操能從劉武墓中獲得鉅額錢財也就不足為奇了。


歷史守望者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最大的諸侯,千百年來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先不論曹操在歷史上的功與過。曹操靠盜墓發家卻是不爭的事實,曹操也因此而被稱為是盜墓界的鼻祖!


曹操起兵之初,軍費糧餉都是由變賣自家家產所得,當然也得到了當地土豪的相助。但是隨著隊伍的擴大,軍費也慢慢變的緊張起來,這時的曹操想到了以盜取前朝陵墓的方式來獲取軍餉,為此,他還專門成立了一支專門用作盜墓的軍隊,併為其設立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等官職!

當然這支軍隊也沒讓曹操失望,盜掘了很多座前朝的帝王陵墓,要知道東漢在當時還沒滅亡,所以曹操的行為遭到了很多人的詬病,最著名的就是當時大才子陳琳寫的討曹檄文,其中就寫了曹操對芒碭山西漢梁孝王劉武墓的盜掘。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梁孝王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親弟弟,漢景帝對這個弟弟疼愛有佳,於是就把當時最富饒的梁國作為封地賜給了他,當梁孝王死後把一生積攢的金銀財寶都作為陪葬埋到了自己墓裡。當曹操知道這些後,親自到梁孝王墓盜掘現場監工,而他的這支軍隊也十分賣力,一通狠挖,梁孝王墓被打開後基本被盜掘一空,曹操從中獲取72車財寶,得金銀有數萬斤之多,而曹操就憑藉著這批財寶,養活了手下幾十萬軍隊達三年之久。

史料中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


曹操以盜墓起家,當然也知道陵墓被盜後的悽慘,於是命人在他死後設下72座疑冢,以防止後世的盜墓賊盜他的墓。曹操雖為盜墓界的鼻祖,但也怕後人盜他的墓,真是既可恨又可悲!


唐古看今


到底誰的墓能有這麼多的金銀珠寶,能養活曹操的軍隊三年之久,那就是梁孝王劉武,那這個劉武又哪來的這麼多錢呢?梁孝王劉武是漢武帝劉徹的堂叔,活著的時候享受的封地多達40多座城,史料記載:他的財富比西漢國庫中的財富還多,多到劉武的夜壺都是用金子做的,真是富得流油,也難怪盜墓者曹操會盯上他的墓!


曹操的“摸金校尉”也算是給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除了前面我們提到的梁孝王劉武的墓地,曹操的盜墓團還盜了一個非常大的墓地,那就是永城芒碭山王陵墓群,這個墓地真是有著數不盡的財寶,因為墓中埋葬著王侯將相,以及王后嬪妃等等有一定身份的人,陪葬的珠寶自然不會少,不得不說,曹操的“摸金校尉”為曹操軍隊的供給提供了非常豐厚的保障,不但可以養三年,而且發到每個士兵手上的軍餉還算比較充足!


黑柴


曹操盜取的梁孝王墓群,就在七斗的家鄉芒碭山上,也是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的地方,即漢興之地。

梁孝王劉武是孝文帝的次子,孝景帝的同胞兄弟,深得其母竇太后的溺愛,孝景帝對這個弟弟也十分縱容。因其封地富庶,劉武積累了大量財富,現在的商丘梁園區,就是當時他家的後花園,其財產多的無以計數,在其死後,除去陪葬,府庫所餘黃金還有四十多萬斤,其他財物也是不可估量。

按說,劉武死了,會把其所有的金銀財寶都帶到地下,但因為其是中暑暴亡,死的突然,其墓室還沒有完善,導致空間不足,放不下那麼多的財寶了,但王后彌補了她的遺憾,王后墓歷時幾十載,除了與梁孝王墓相通的黃泉道,因為水大沒有鑿通外,其墓室已經全部完成,可以容下其全部家當了。

曹操初起兵,經濟困難,就打起了歪主意,決定挖墓盜寶,為此專門組織了一個隊伍,就是摸金校尉,因為梁孝王墓群距離曹操老家亳州不過百里之遙,所以首當其衝遭殃。

據說,摸金校尉們從墓室中盜走了十七大船的金銀珠寶,滿載而歸,收穫滿滿,那船肯定比曹衝稱象的船要大得多,這麼多的真金白銀,養軍隊三載五載,當然不成問題。

也許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曹操取消了厚葬制度,作為盜墓行業的祖師爺,曹操怕後人效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把他的墓給挖了,薄葬習俗自魏晉以後,推廣開來。


七鬥


東漢末年,年年爭戰,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因為沒有多少百姓種地,所以,軍隊的供養也就成為了軍閥們比較頭疼的問題。古代人講究厚葬,特別是帝王和王公貴族,盜墓也就成為了來錢最快的方式了。

史上關於曹操盜墓的事,出處見於陳琳的《討曹檄文》:

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

從中可知曹操當年盜的墓是梁孝王的墓,檄文中還特別提到曹操為盜墓還特意增設了發丘中郎將以及摸金校尉。看過《鬼吹燈》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的出處就在於此,曹操因為此舉還被公認為盜墓界的鼻祖,當然了這是外話。

話說回來,梁孝王是何人呢?

梁孝王劉武,是文帝劉恆的次子,也是景帝劉啟的親弟弟,文帝初封劉武為代王,後改封淮陽王,梁王劉揖死後,由於其無子嗣,便讓劉武繼嗣梁王。景帝時,爆發了七國之亂,劉武作為劉啟的親弟弟,自然站在景帝這邊,其帶領梁國軍隊拼死抵抗吳楚聯軍,功勞極大,景帝給予他的賞賜之多無以計算,後太子劉榮被廢,竇太后本打算立劉武為繼承人,因群臣勸諫而作罷。後劉武因病去世。

劉武作為竇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不僅賞賜不計其數,連其封國也是大國,財富之多更是不言而喻,太史公曾在其著作《史記》中提到過劉武的家財:

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四十餘萬金。

從太史公的記載可見劉武是個實打實的大土豪。劉武陵寢位於芒碭山,面積達七百平米,而劉武此人又十分講究排場,自然會厚葬,其陵寢裡面的奇珍異寶是不計其數,曹操盜了他的墓養活軍隊三年、五年的自然不成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我是混沌聊史,歡迎【關注】

混沌聊史


在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怎麼爭呢?那你必須有軍隊,光有軍隊還不行,還必須要有錢有糧草,諸葛亮不是說過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就是說想要打勝仗就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和錢,因為當時處於戰亂的年代,物資相對是比較少,軍隊的錢和物資從哪裡來?這就要說到曹操盜墓了。

其實,在東漢末年,因為三國爭霸,戰爭不斷導致國力匱乏,所以盜墓者有很多,可為什麼史料上的記載對曹操的盜墓尤為的多而詳細呢?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了,曹操盜的這個墓不是一般的墓,裡面的金銀財寶足夠他的軍隊用三年,所以,史料記載的詳細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梁孝王劉武陵墓

其實他盜的是梁孝王陵。梁孝王劉武是西漢梁國的諸侯王,他的身份也非常的顯赫,他是漢景帝劉啟同母的弟弟。漢文帝十二年,劉武被封為梁王。

梁孝王劉武的財富

一, 據說當時,梁王劉武的珍寶比國庫還多,其用的夜壺都是金子打造的,可見富裕程度。而劉武因為爭位失敗,鬱鬱寡歡,因此英年早逝,早於漢景帝逝去。而梁國府府庫大部分的錢財,都陪葬劉武墓地。 梁孝王劉武是漢武帝劉徹的堂叔,活著的時候享受的封地多達40多座城,史料記載:他的財富比西漢國庫中的財富還多,多到劉武的夜壺都是用金子做的,真是富得流油,也難怪盜墓者曹操會盯上他的墓!

二,其實他本該不應有這麼大的墓地,因為他活著的時候野心很大,曾與漢景帝爭過皇帝,但因得不到支持最後以失敗而告終,自此以後,他安分守己,兩耳不聞外事,在他死後,漢靈帝看在他年輕時立下汗馬功勞的情分上,最後用皇家待遇安葬了他,再加上他本身就富有,所以墓中金銀數不勝數!

三, 由於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因此也備受寵愛,所得到的賞賜不計其數。漢景帝前元七年,漢景帝廢除了太子劉榮。於是竇太后甚至想讓劉武做繼承人。不過滿朝的文武都勸阻漢景帝,這才讓竇太后的計劃沒有能夠實施。竇太后這件事做得很隱蔽,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因此在事後劉武也乾脆離開了朝廷,回到了自己的封國。
劉武所在的封地梁國地大物博,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再加上朝廷的賞賜不斷,劉武在生前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史記》中也有記載,“其在位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所以,曹操從梁孝王陵中盜取的寶貝養一支軍隊三年,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前元八年,漢景帝立劉徹為太子。這件事讓劉武的皇帝夢破滅,因此他對朝中推薦劉徹當太子的大臣非常的怨恨,於是就暗中謀劃,刺殺了十多位大臣。事發之後漢景帝就懷疑是劉武所為。抓到兇手之後,發現果然他是主使。東窗事發的劉武為了保命,趕緊向竇太后認罪,請求寬恕。在竇太后出面的情況下,劉武才被漢景帝免了死罪。漢景帝中元六年,劉武因為得了熱病,過了幾天後就病死了。死後他被葬到了梁孝王陵。



拓展知識:

曹操盜墓並不是自己親自去盜墓,而是他組建了一個專門盜墓的團隊,並取名為“摸金校尉”,其實前面咱們有提到,在當時,盜墓者非常多,但在盜墓方面有長遠打算的也就只有曹操了,從他的“摸金校尉”就能看出來曹操的良苦用心,把盜墓當作一種專業的事來辦,並且還是由專業人組成的團隊。

曹操的“摸金校尉”也算是給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除了前面我們提到的梁孝王劉武的墓地,曹操的盜墓團還盜了一個非常大的墓地,那就是永城芒碭山王陵墓群,這個墓地真是有著數不盡的財寶,因為墓中埋葬著王侯將相,以及王后嬪妃等等有一定身份的人,陪葬的珠寶自然不會少,不得不說,曹操的“摸金校尉”為曹操軍隊的供給提供了非常豐厚的保障,不但可以養三年,而且發到每個士兵手上的軍餉還算比較充足!從上世紀開始,考古專家對劉武墓進行挖掘。在這個三國時代就被盜過的墓群中,仍發掘出了金縷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貴文物2萬餘件,許多文物價值連城。無法想象的是,曹操到底在劉武墓中盜取了多少珍寶,這樣的珍寶恐怕是後人無法想象的。


喜愛歷史的小陌


說到盜墓一行,那必須提到盜墓祖師爺曹操,曹操在三國時期是響噹噹的人物,為什麼會成為盜墓的祖師爺呢?因為曹操的名氣很大,加上又被世人冠以“曹賊”的名號,使得曹操的任何負面新聞都會被放大。一方面他盜掘的大墓非同一般,另外方面有陳琳給他做宣傳。

官渡之戰之前,陳琳為袁紹撰寫討伐曹操檄文:“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意思是說曹操親自上陣指揮士兵挖掘漢梁孝王的陵墓,棺材撬開,屍體拖出來,金銀財寶全部洗劫一空。

梁孝王是劉邦的孫子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親弟弟。不但如此,劉武深得竇太后的寵愛,漢景帝劉啟對劉武也好的不得了,給他的賞賜多的不得了。劉武也比較爭氣,戰功卓著,佔據富饒的梁國,據史書記載他的珠寶比漢景帝還要多。

梁王劉武死後,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部都跟他一起埋到墓裡,結果被曹操洗劫一空。據記載,曹操從劉武墓中盜得金銀財寶有十幾萬斤,靠這些財寶養幾十萬士兵好幾年看來不假。

如今梁孝王劉武的墓穴已經找到,位於河南永城的芒碭山王墓,此墓規模宏大,但是裡面空空如也,只剩下些瓶瓶罐罐,確實被洗劫一空。


吾替施主把把脈


曹操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做了一件不光彩的“盜墓”之事。那麼,他盜的是誰的墓?為什麼會選擇那個人來盜墓呢?還有,曹操既然能盜別人的墓,難道他就不怕被後人盜墓嗎?

(曹操劇照)

關於曹操盜墓的行為,史書上有很多記載。

三國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曾在《為袁紹檄豫州》中記載:“(操)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意思是說,曹操專門設置了兩種盜墓的官職,分別叫做“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他們不但掘人墳墓,盜取財寶,還把墓室裡的屍骸隨意踐踏,棄屍荒野。

正史《三國志》中也有記載:“操引兵入碭,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萬金。”

這段話,不但記載了曹操盜挖墳墓的行徑,還清楚地交代了,他盜挖的是梁孝王的墳墓。在盜墓的過程中,曹操的軍隊不但撬壞了梁孝王的棺材,還收穫了上萬斤的金銀財寶。

梁孝王是誰?曹操為何會盯上他的陵寢呢?

梁孝王劉武,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胞弟。

七國之亂時,劉濞率領諸王叛軍,打到劉武的梁國時,劉武以區區彈丸之地,阻擊了數倍於己的吳王劉濞,成功地拖住了叛軍。為周亞夫平定叛亂,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叛亂平息後,劉武成了朝野上下的紅人,各種封賞接踵而至,聖恩優渥。除了劉啟給予了弟弟各種賞賜外,竇太后更是對這個兒子大加獎賞。

(劉武劇照)

史書記載,由於賞賜太多,當時的劉武的富有程度,甚至超過了皇帝劉啟,成為了富可敵國的王爺。劉武去世時,他所擁有的財富非常驚人,連倉庫裡都裝不下了。

除了物資賞賜外,劉啟還給了劉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資治通鑑》載:“(劉武)既至,寵幸無比,入則侍上同輦,出則同車,射獵上林中。”

劉武不但能和劉啟同乘一輛車,劉啟還親自為他駕過一回車。這樣逆天的殊榮,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甚至有一回,劉啟在宴會上喝得酩酊大醉後,拉著劉武的手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竇太后聽後也非常高興。劉武嘴上雖百般推辭,可內心卻欣喜若狂。

後來的劉武就有些驕橫跋扈,還真把自己當成了天子接班人,不但逾越禮制,還參與儲位爭奪,擅殺袁盎等朝廷重臣。這些作為,終於惹怒了劉啟,他詔令劉武不得踏入長安半步。

劉武從此備受冷落,鬱鬱寡歡,後來在一次打獵途中突發熱病,隨即暴斃而死。

劉武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寢修得恢弘氣派,“斬山作廓,穿石為藏”,把一座山作為他的陵墓。同時,他還把自己一生的財寶,悉數葬入陵寢中。以劉武當時富可敵國的家產來看,他的陪葬品是何等的奢華。

(梁王墓中的隨葬品)

對於幾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來說,要想維繫一支龐大的軍隊,在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立足,最直接和快速的辦法,就是盜墓。而劉武顯赫的身世和墓中豐厚的殉葬品,自然成了曹操的首選。

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詳細記載了曹操盜掘劉武墓的情景:“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因為劉武把陵墓修建得異常堅固,每個墓室的封門達數千斤,曹操不得不動用大批軍隊,才將劉武墓洗劫一空,得到了數以萬計的財寶。

正因為曹操深諳盜墓之道,因此在他臨死前,提出了薄葬的觀念。下令陵墓中,不得陪葬金銀玉器等物貴重物品,陵墓上不封土,不植樹,不大面積地修建陵園。

而且,據說曹操去世後,為迷惑世人,當然也是避免被盜,從鄴城的四面城門中共抬出了72具棺槨,分別去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盜墓高手曹操給後世的盜墓者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真正的曹操墓葬在哪裡?這個謎題直到2009年才被破解。曹操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墓,確實沒有被盜過。

雖然沒有被盜過,卻還是被開掘了出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三國時代,群雄爭霸,怎麼爭?那你必須有軍隊,光有軍隊還不行,還必須要有錢有糧草,諸葛亮不是說過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就是說想要打勝仗就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和錢,因為當時處於戰亂的年代,物資相對是比較少,軍隊的錢和物資從哪裡來?這就要說到曹操盜墓了。

其實,在東漢末年,因為三國爭霸,戰爭不斷導致國力匱乏,所以盜墓者有很多,可為什麼史料上的記載對曹操的盜墓尤為的多而詳細呢?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了,曹操盜的這個墓不是一般的墓,裡面的金銀財寶足夠他的軍隊用三年,所以,史料記載的詳細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到底誰的墓能有這麼多的金銀珠寶,能養活曹操的軍隊三年之久,那就是梁孝王劉武,那這個劉武又哪來的這麼多錢呢?梁孝王劉武是漢武帝劉徹的堂叔,活著的時候享受的封地多達40多座城,史料記載:他的財富比西漢國庫中的財富還多,多到劉武的夜壺都是用金子做的,真是富得流油,也難怪盜墓者曹操會盯上他的墓!

還有一點值得說的是,其實他本該不應有這麼大的墓地,因為他活著的時候野心很大,曾與漢景帝爭過皇帝,但因得不到支持最後以失敗而告終,自此以後,他安分守己,兩耳不聞外事,在他死後,漢靈帝看在他年輕時立下汗馬功勞的情分上,最後用皇家待遇安葬了他,再加上他本身就富有,所以墓中金銀數不勝數!

曹操盜墓並不是自己親自去盜墓,而是他組建了一個專門盜墓的團隊,並取名為“摸金校尉”,其實前面咱們有提到,在當時,盜墓者非常多,但在盜墓方面有長遠打算的也就只有曹操了,從他的“摸金校尉”就能看出來曹操的良苦用心,把盜墓當作一種專業的事來辦,並且還是由專業人組成的團隊。

曹操的“摸金校尉”也算是給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除了前面我們提到的梁孝王劉武的墓地,曹操的盜墓團還盜了一個非常大的墓地,那就是永城芒碭山王陵墓群,這個墓地真是有著數不盡的財寶,因為墓中埋葬著王侯將相,以及王后嬪妃等等有一定身份的人,陪葬的珠寶自然不會少,不得不說,曹操的“摸金校尉”為曹操軍隊的供給提供了非常豐厚的保障,不但可以養三年,而且發到每個士兵手上的軍餉還算比較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