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一部西游记,洋洋八十余万字,到底说了些什么?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开头猴子大闹天宫和后面唐僧取经似乎没什么关系,而西行路上的妖怪们似乎都各干各的,一盘散沙,电视里也是一集打一个妖怪,似乎每集都是独立成篇,没什么联系,于是便有人说,西游记是四大名著里结构最差的一部……真相果真如此吗?

非也非也!

之所以造成这种误解,一来还是老调重弹——受86版影响太大,没有看过原著,二来就是原文中有很多丹经的术语,影响读者理解。细细研究下,西游前后内容连贯一致,情节紧凑,只不过有些地方写的过于隐晦,不容易注意罢了!

现在对西游的解读,大致是两个思路,一个是从丹道的角度,一个是从阴谋论的角度。下面分别简单概括一下。

一、丹道论

从丹道的角度来讲,西游一书纯属丹功的修炼秘籍。道教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宇宙,人身和天地本属同源,通过修炼的手段,可以内力大增,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具体来说,西游里的四大部洲,其实就是代指人的身体,而取经路上经过的那些地名、国家,都是代指人身上的某个具体部位或穴位,而取经五人组(连白龙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样一来,取经团行进的路线,经过一套隐语的转化,就变成了武侠小说里常见的经脉路线图,如此一来,西游一书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内功修炼方法,西游记经过这么一个转变,就成了一本武林秘籍。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听着是不是不靠谱?其实笔者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的时候,也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后来经过对原文反复查阅以及对丹道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当然,丹道学博大精深,我现在所了解的连皮毛都算不上,所以在今后的解读里,涉及到这方面思路的,我会只挑一些有趣的东西,供大家了解,并不深究。

说这么多,你可能还是不信“西游记=九阴真经”的说法。下面,来看几个例子吧!

第二回回目: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归本,元神,是不是本身就有很浓厚的内功秘籍的味道?

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讲的是悟空刚被唐僧救下后,打死的那几个毛贼的故事。这六个强盗都是有名有姓的,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和佛经里“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对应,而悟空多次被称为“心猿”,因此这一节的意思就是心神归窍,需要斩断六根,才能保持灵台清明,不为外物所染。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猴子打死了六个强盗。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著名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原文里,白骨精叫做“尸魔”,为什么要打三次?因为道家功法里有“斩三尸”的说法,三打白骨精其实就是斩三尸的过程。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大家知道,陈家庄上救了两个小孩的是悟空和八戒,这里分别用“金”和“木”来指代,对应五行的说法。

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七绝山上那条稀柿衕,为什么那么臭?按丹经的说法,是修炼到了大肠的部位。

还有些少儿不宜的内容,简单提几句。

荆棘岭一节,此处八百里荆棘密密麻麻,那么问题来了,人体下部,哪个位置有体毛如此密布?

金鼻白毛老鼠精那一节,女妖住在陷空山无底洞,原文描述如下:

“都转身看时,牌楼下山脚下有一块大石,约有十余里方圆;正中间有缸口大的一个洞儿,爬得光溜溜的。”

大家试想,一个洞,周围光滑,里面很深,里面住着的又是女妖怪,对应到人体的话,又该是什么位置?

诸如此类的比喻,全书中不知凡几。信也好,不信也罢,姑妄听之。

二、阴谋论

说完丹道论,另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阴谋论的解释。这种说法在网上很是流行,吴闲云就是代表之一。按这种说法,西游讲的是仙界的三位大佬——玉帝,老君,如来三方博弈的过程,从这个观点出发,引申出许多很有意思的结论。下面把这种思路的解读简单捋一下。

首先,仙界的格局是:表面上玉帝为尊,老君统领道门,类似于宗教领袖,西天表面上臣服于玉帝,其实野心勃勃,时刻准备着和天庭抢地盘。而取经的过程,就是佛教东扩,壮大自身实力,和天庭抗争的过程。

按这个思路,可以解释好多问题:

大闹天宫和取经过程毫无关系吗?

当然不是。悟空只是佛门用来测试天宫深浅的一个棋子,佛门培养出悟空,故意让他闹龙宫,闹地府,引起天庭注意。玉帝故意把猴子放在蟠桃园,借机停止举办蟠桃大会,老君也故意放水,试探玉帝的底线,最后,如来通过“大闹天宫”事件,看出天庭内部不稳,于是派人到东土传经,大举东扩。

等等,怎么是传经?不是取经么?

没错,是如来派人主动到大唐传经的。这就是电视里一笔带过的,书中第八回至第十二回的唐僧身世来历、泾河龙王犯天条、魏征梦中斩老龙、唐太宗地府一日游的情节,也引出了西游里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大唐贞观十三年。具体内容,后续章节里详细介绍,这里只说大概。

观音使用种种手段,把李世民的魂魄带到地府了转了一圈,在地府里李世民遇见了死于他手的李建成、李元吉,以及隋末被他剿灭的一系列藩王的阴魂,都要找他索命。

李世民还阳后,害怕阴魂索命,于是大开水陆道场超度亡魂,这时观音化身为老和尚,说明只有西天的大乘佛法才能完全超度阴魂,李世民这才心甘情愿地派人往西天取经。这么一来,西天主动扩张变成了唐王自愿向佛,整个过程天衣无缝,观音的手段不得不服。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再有,就是西行路上各路神仙的坐骑、手下纷纷跑来捣乱,笔者幼年看到这些情节是百思不得其解,完全看不懂其中深意。若是明白了佛道不和,神仙之间也有派系斗争,这种现象就很好解释了:天庭下界的,都是得到主人默许给取经添乱的;西天下界的,是佛门内部和如来不和的另一派系反抗如来的,各位大佬借取经的事情,隔空过招,你来我往,表面上和和气气,私底下阴招不断。一部唐僧西天取经史,其实是玉帝、老君、如来三个仙界大佬的明争暗斗史。

可能,你又不信了,胡扯吧?哪有这么复杂?

老办法,翠花,上酸菜~~

哦不,上栗子~~

悟空学艺归来,到东海借兵器,敖广的反应是:

“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

敖广连悟空是谁都不知道,态度就如此恭敬,合理吗?要知道,四海龙王是玉帝任命的司雨大龙神,猴子现在不过是个山大王,而且没有名气,说白了,就是个野妖怪,敖广对他如此恭敬,似乎说不过去吧?还有,之后悟空索要披挂时,敖广敲鼓撞钟召集其他三兄弟,而哥三正好就都带着金冠、金甲、步云履,刚好凑成一套!若不是早有预谋,莫非这哥三有未卜先知的法术?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蟠桃园一节,原文如下: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

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一千二百颗大桃树,要结多少桃子?书里明确指出,悟空担任齐天大圣,最多不过半年,他隔几天去吃一次,又不是八戒,能吃几个?就能把一千二百颗桃树都吃光么?这不是阴谋是什么?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还有,宝象国一节,奎木狼被召回天庭,对他的处置如下:

“玉帝闻言,收了金牌,贬他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

单看这一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想,好像有点不对劲了,他去烧火,那原本给老君烧火的人呢?带薪休假么?

宝象国之后,便是平顶山,金银二童子的地盘了。

西游记到底是佛道争雄、厚黑大全,还是道家内丹秘籍,你清楚吗?

懂了吧?

所以说,原书里看似散乱的各个章节之间,若是换个角度去看,其实都是有关联的。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记忆里的西游记有点模糊了?

果真如此,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