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B站到底是個怎樣的網站?

在被蔡徐坤工作室律師函警告之前,被貼上“Z世代”、“二次元”等時髦標籤的B站就已經引起眾人好奇,彷彿研究透了它,也就讀懂了年輕人的興趣奧義。

許多報道在提到B站時仍舊會加上“二次元視頻網站”的前綴,代表許多局外人一直以來對TA的認知,但這就跟將二次元文化與年輕人文化劃上等號一樣粗暴。

B站早已經以“下一代的文化樂園”和“Z世代社區”這樣更泛化的形容自居。隨著越來越多新人的加入,不少老會員認為TA變得大眾化和主流化,併發起抵制,知乎“你為什麼會退出B站?”的問題十分熱門,被瀏覽了1628萬次,並收穫了3510個回答。

小編試圖通過一些觀看數據找出B站的熱門內容,這背後其實代表站內主要興趣流向,或許可以幫助回答這樣一些問題:

誰是B站的主流人群?

二次元在當前的B站是怎樣的存在?

能代表年輕人什麼樣的興趣偏好?


1 B站主流從二次元交接至遊戲 生活與娛樂都是熱門圈子


從比較獨特的內容分區,大致能分辨出B站運營者的趣味導向。與優愛騰很不一樣,B站的內容以原創自制(後稱UGC)為主,15個分區中,有12個是UP主自制視頻區。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放映廳”、“番劇”與“國創”是唯三由傳統專業生產內容(PGC)填充的版塊,二次元的偏好其實是比較明顯的。放映廳將優愛騰等傳統網站中佔據主流的電影、電視劇和紀錄片籠統地打包在一起,而動漫依據生產地被區分為番劇和國創後,分別還有許多細分延展。

不同類型視頻間播放量的分配,體現出網站的主流勢力變化,從這個維度來看,二次元已經不是王者。

B站UP主 @不科學的UP組 整理了2009年7月至2018年4月B站各區的當時累計播放量。小編髮現,在2014年5月之前,“番劇” 是累積播放量最高的區,遠遠超過其他,那是二次元統治B站的年代。

變化是在2014年5月發生的,“遊戲”區累計播放量首次超過“番劇”,之後曾有短暫的交錯上位,但在2016年3月之後遊戲區就牢牢佔據首位,二次元主導的時代則漸行漸遠。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2月,“生活”、“娛樂”和“影視”區的累計播放量也依次超過“番劇”區。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將時間侷限在2018年,根據B站的財報,該年所有頻道中播放量TOP3的是“娛樂”、“生活”和“遊戲”區。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圖片來源:B站2018年財報截圖)

細看一番,這些區的視頻內容與二次元實在相去甚遠。遊戲區從遊戲體驗、直播剪輯、遊戲攻略到搞笑片段,應有盡有;養竹鼠的華農兄弟、教做家常菜的王剛等自制視頻構成了生活區的頭部,風格頗接地氣,下屬美食區的頭部試吃up主也以搞笑居多;娛樂區能找到各國明星的特色剪輯,流量明星撐起大頭,追星黨在這裡也有一塊自留地,更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初娛樂區發佈的《男生學院自習室》短劇,這是TFBOYS成名的起點。


2 走向大眾的B站 原創與想象力更讓人買單


為了更具體看現在什麼樣的內容在B站受追捧,小編採集了各二級分區30天內上傳(3月18日至4月17日)播放量TOP 20的視頻。

我們發現,“放映廳”的頭部視頻最能打,不管是播放量還是彈幕數都遠遠甩開“番劇”。這一定程度上佐證了B站的出圈,在“放映廳”看電影、紀錄片、電視劇的大眾人群流量貢獻,儼然超過追“番劇”的二次元人群。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再進一步看全站播放量TOP 15的視頻,我們更能感受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和諧交融。前排15個視頻裡,有5個出自“番劇”區,5個出自“放映廳”,各佔到三分之一。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充滿懷舊意味的《萬萬沒想到》、《龍門鏢局》,二次元的《刀劍神域》、《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十分硬核的紀錄片《決勝荒野》和《歷史那些事》,共同構成了當前的B站。

儘管整體平均流量稍低於專業內容區,但up主自制的“動畫”、“鬼畜”、“生活”、“遊戲”區頭部視頻在投幣、點贊和收藏數量上遙遙領先,這些交互性與參與性更強的指標,或許更能代表B站的精神所在。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至此,B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網站,答案初現雛形。二次元無疑已經被稀釋,嘗試走向主流的痕跡明顯,不斷上漲的用戶數與越來越多的熱搜次數都表明著出圈成功,二次元與傳統大眾流行文化在B站和諧並存。

但交融的同義詞也叫精分,於是另一個問題就愈發令人迷惑,走向主流、不再“小眾”、內容風格分裂的B站,到底靠什麼聚攏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或者說,DT君更關心,這屆年輕人到底在追隨些什麼?

這需要找到分裂背後的共性內涵。


3 “搞笑”是B站群眾共同的審美標籤 各取所需背後是年輕人的精神內核

前排中,“乾杯!校園季”是一個比賽tag,而受數據採集期間“雞你太美”風波,B站的熱門視頻tag的含蔡徐坤率很高。在所有區中,“鬼畜”大區的標籤顯得格外統一,除了教程,“鬼畜”大區標籤、“人力VOCALOID”、“鬼畜調教”、“音MAD”三個二級分區的名字全部作為標籤上榜。鬼畜文化在B站相當強勢。

標籤紛繁複雜,也對應著B站細化的圈層。其他出現較多的標籤,從娛樂明星到遊戲應有應有。熱門標籤中,韓國女團blackpink已經悄咪咪佔據“舞蹈”與“音樂”;而“古風”、“電音”等不同的音樂愛好者也能在對應板塊中找到足夠多的同好。

精分現場很容易想象。上一秒還在對著沙雕視頻打出彈幕“哈哈哈哈哈哈”,下一秒已經轉身點開名校公開課現場。

但是,我們找到了在各個圈層都有的熱門標籤。

我們研究了B站,發現它很不“二次元”

搞笑是B站原創最突出的面貌。排在第一名的“搞笑”標籤遠超第二,廣泛存在於各個UGC大區裡,大概最能體現廣大年輕群眾樂於自黑、崇尚沙雕的精神面貌。

蔡徐坤事件並不是B站的第一次跨區全民大聯歡,早年的唐國強老師、成龍大哥等人,也曾享此殊榮。聯繫到B站群眾中三次元力量廣大,也從側面助推了一波又一波鬼畜素材紅火出圈。

有趣、自由、富有想象力,是“搞笑”標籤背後年輕人追隨的核心要素。

視頻內容內涵外,B站各區體驗背後其實還有同樣的行為默契和彈幕默契。不管是貼心的預警,“前方高能,非戰鬥人員請迅速撤離”,還是滿屏的“2333”;不管是“素質三連”、全民蔡徐坤,還是對於“搞笑”標籤的情有獨鍾,人們在B站場域下的觀劇與行為默契,正符合法國社會學大師布爾迪厄所提出的場域理論,即彈幕文化和自由而富有想象的二次元精神,共同將B站構成一個具有壁壘的場域。

而和林立分區所呈現的表面差異與滿口彈幕黑話相比,同樣的喜好和精神面貌,才是B站觀眾共有的樸素精神內核。你可以看到,社區氛圍濃厚的B站依然在不斷裂變出更多細小的圈層。年輕人們在消費視頻內容的同時,都是一樣的中二沙雕、愛好多元,並且偶爾還希望獲得更多的社交認同。

在B站,遊戲宅、追星狗、小粉紅、考研黨、小學生、美妝girl、大胃王……不同時空的B站群眾相遇在彼此交錯的彈幕間,成了觀賞的共同體。世界大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