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韩复渠历史对此评价褒贬不一,通过韩复渠做事,可评测其处事原则,及做事风格。

处死韩复榘内幕。韩复榘因数度开罪蒋介石,却被日本人看中,想利用他再树起个“第二满洲”。

韩复榘呢,不想恐背上汉奸骂名,就与日本人虚与委蛇。

但是,尽管如此,韩复榘与日本人频繁联系的情报还是源源不断地灌入蒋介石的耳中,使蒋对韩的疑惧越来越深。此后,韩复榘的擅自撤退成为蒋介石下决心处死他的导火索。


军阀韩复渠主政山东时,有一个极大的爱好,那就是审案子。甚至不能说是爱好,简直是上瘾。有时候,省城的案子审完了,而他又恰好时间充裕,他就会下到各县去审,审完一个县,再到下一个县……

韩复榘审案有两大绝招。第一招是相面,嫌犯带上堂之后,韩大老爷并不开口,而是面色深沉地盯着嫌犯的脸,上下打量,从额头到下巴,从左耳到右耳,皆不放过。看完后,立即下令,要么拉出去杀了,要么立即释放。至于为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第二招是用刑,嫌犯上堂,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刑伺候,如果此人一点大刑都受不了,立即招供,韩大老爷就会露出鄙夷的表情,示意左右拖出去毙了。如果此人是个硬骨头,任凭什么大刑,就是不招,韩复榘就会露出敬佩的表情,命左右把人放了。

总之,韩复榘审案的原则就是:皆与法律无关,全凭心情而定。


韩复榘(1890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胜芳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后出任山东省主席;抗日战争初期因违令撤退而被蒋介石诱捕处决。

国民军兴起

韩复榘生于今河北省霸州市煎茶铺镇东台山村。其父韩世泽乃清末秀才,在村中开私塾。韩复榘起初有志于学问,后因贫困于1910年(宣统二年)离乡闯关东,投新民府陆军第二十镇四十协八十标第三营参军。清末,冯玉祥滦州起义时,韩复榘追随。失败后,韩复榘返乡。中华民国成立后,韩复榘重归冯玉祥所部,先后在第16混成旅及第11师升任军职。

1924年(民国十三年)10月北京政变,国民军成立,韩复榘任国民军第1军第1师第1旅旅长。1925年春,升任第1师师长。1926年(民国十五年)在南口大战中,阎锡山晋军威胁国民军后方,韩复榘和石友三率部迎击。国民军于同年8月放弃南口。张之江率本队撤往绥远省,韩复榘和石友三乃投阎锡山。

同年9月,冯玉祥归国举行五原誓师,韩复榘重归冯玉祥麾下,被任命为国民联军援陕第6路总指挥。1927年(民国十六年)6月,国民联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韩复榘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6军军长,参加北伐,立下军功。10月,第二集团军缩编,韩复榘任第20师师长,驻扎郑州。12月,经冯玉祥推荐,韩复榘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但韩复榘失去第20师的指挥权,所部交与石敬亭。由此,韩复榘和冯玉祥暗生不睦。

统治山东省

1929年(民国十八年)北伐结束后,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激化,冲突不可避免。5月22日,韩复榘弃冯投蒋,率第20师的旧部归顺中央政府。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时,韩复榘任第1军团总指挥,同阎锡山晋军作战,立下军功;同年9月,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

此后7年多,韩复榘是山东省的统治者。韩复榘同日本秘密建立了联系,同时暗杀了原山东军阀张宗昌。此外,他还驱逐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长刘珍年,对中国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施压。由此韩复榘使山东省成为高度自治区域,弱化了国民政府中央对山东省的统治。韩澄清吏治、禁烟、剿匪,消灭巨匪“刘黑七”,还大力扩充军队,不仅将原有的三个师扩充为五个师又一个旅,还编练了4路“民团”共计约6万人并自任总指挥,将山东发展成为自己的小王国,此举引起蒋中正的不满。

治鲁期间,韩复榘重视体育,聘请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梁漱溟来山东省开展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振兴产业。韩复榘对山东省政建设有功绩。“在当时国民党所谓‘儒将’中,还很难找到第二人。”

遭到处决

主条目:捕杀韩复榘

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韩复榘发电报支持张学良、杨虎城。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10月韩复榘出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在先期成功退却日军进攻后,因心疑中央企图通过日军消耗其军事实力而不与日军全面战斗,放弃了济南,向山东省西南部撤退保存嫡系部队实力。离开济南后,李宗仁电令其死守泰安。韩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李接电,又是大怒,将韩电转给蒋介石,指韩不听指挥。另一方面,他同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秘密联络,企图共同发动反蒋运动。韩复榘的这些行为使蒋介石下定了肃清韩复榘的决心。

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韩复榘中计(电影剧照)

1937年9月下旬,津浦前线阴雨连绵,敌我双方隔砖河相持,战况沉寂。此时,冯玉祥决定以奇兵制敌。但韩复榘未作积极响应,失去歼敌良机。10月1日砖河防线被突破。10月5日,冯玉祥长官部人员依照蒋介石的命令向平汉线转移。

1937年11月初,冯玉祥派吴青旺携亲笔函去济南见韩复榘。信中勉励韩复榘要做民族英雄岳飞,流芳千古。冯还在其日记中写道:“复榘,复榘,你是好孩子,要做民族英雄,要为抗日而死!”可见冯玉祥对韩复榘的关心和期望之深。

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韩复榘二夫人纪甘青陪同蒋夫人宋美龄在珍珠泉大院观鱼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月11日,韩复榘在到开封出席军事会议时,蒋介石指责韩“不发一枪,从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韩复榘听了蒋介石的话,毫不客气地顶上去说:“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是谁负的责任呢?”蒋正颜厉色说道:“现在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的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接著刘峙拉着韩离开会场,随后被押往汉口收监。同月24日,韩复榘被以违反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由蒋介石下命令处决,得年49岁。

韩复榘已被处决。法庭批准纪甘青和高艺珍派来的副官前去看尸。

看到棺木,纪甘青泣不成声。看守打开棺盖,纪甘青见韩复榘安祥如旧,不像受过刑,情绪这才稍定。

军法官通知纪甘青,明日韩复榘的灵柩将被安葬在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墓地。次日,纪甘青带着副官坐火车赶到鸡公山基地,在那里等候灵柩到来。安葬韩复榘的墓穴已经修好,并有一块石碑立在一旁,碑上刻着“韩复榘之墓”五个大字。


韩复榘|名人还有这一面

韩复榘墓遗址

韩复榘安葬后,纪甘青哭祭一番,仍乘原车返回银川。解放后,纪曾到北京探视过高艺珍,并祭扫了韩复榘之墓。

探视韩复榘的副官待韩的灵柩在鸡公山安葬后返回漯河,向高艺珍汇报了此行详细情况。高艺珍得知韩复榘已被处死,十分悲伤,子女们也都悲痛万分。特别是其长子韩嗣燮(字伯阳)因受刺激,导致精神错乱,以后住进北京精神病院,后来死在那里。

韩复榘死后 其家人的命运沉浮

高艺珍离开漯河时,韩复榘的小妾“红菊花”对高艺珍说:“主席已死,大姐一人肩上的负担很重,我不会做什么事,今后我不愿再拖累大姐了,我想仍回山东老家。嗣蟥是主席的骨肉,请大姐抚养他成人吧。”。

“红菊花”年纪轻轻,高艺珍本不愿留她同自己过以后的日子,既然她本人提出,便送她走了。

韩复榘共育有四个儿子子,高艺珍为他生育了三个:大儿子韩嗣燮;二儿子韩嗣燠(解放后考入军政大学,毕业后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在兰州电力技工学校教书);三儿子韩嗣烽(曾在四川军校受军事教育,解放后在陕西某交通部门任职);四子韩嗣蟥(曾留学奥地利,后定居国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高艺珍在北京灯市西口的富强胡同租房居住。当时,家里经济苦难,为了节省租房子的钱,高艺珍想到张学良曾送给韩复榘一套宅子。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把那套宅院当“敌产”没收了。出于试试看的想法,高艺珍给当时的北京市敌产处理委员会写信,陈明因由,希望人民政府能够将那套房子发还。

当时负责该委员会工作的是董必武。一两个星期后,董必武批示,房子发还,发还依据是:

韩复榘不属奸逆,亦非战犯,其财产应予发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