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MBA管理理論中有一條著名的墨菲定律,它告訴我們如果當一件壞事有可能發生時,那麼它便一定會發生。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此處可@胡一菲)

而作為一條在20世紀被發現的研究結果,現在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似乎已經可以對這條定律做一點小小的更新與修訂。

我們可以把它親切地稱為“墨菲定律Plus”——如果當你認為現在發生的一切已經足夠糟糕了,那麼請先給自己狠狠地扇上兩嘴巴,然後鄭重地提醒自己,這件事一定還可以變得更加糟糕。

當一個星期前,網上許多人叫嚷著“著名長租公寓企業蛋殼趁著疫情空手套白狼,一邊強制讓房東免租,一邊卻照收租客房租”的時候,我們還以為這不過是又一起因為資本家財迷心竅而導致的薅羊毛事件。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由於處於疫情這個特殊時期,這麼一頂“發國難財”的大帽子扣下來了,大家相信蛋殼方面自然會在隨後乖乖把吞進嘴裡的這塊肉吐出來,之後大家繼續各回各家,各自安好即可。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的走向卻開始漸漸撲朔迷離了起來。

在一些職場圈社區上,開始不斷有疑似蛋殼公寓的員工出來聲討老東家,稱蛋殼公寓不但在疫情期間一邊照收租客的房租,一邊強制要求房東減免房租,而且還對“自己人”也下起了狠手。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一時間,眾多關於蛋殼公寓資金鍊已瀕臨斷裂,甚至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的消息開始在網上不斷髮酵。

到這時,許多人才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許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別的東西暫且不好說,但是蛋殼公寓單方面修改了與房東之間的打款條款,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實錘了。

除了上述的這段可供參考的流出視頻以外,網上也流程出大量蛋殼方面如何培訓自家員工用話術、打感情牌訴苦等方式,勸說房東同意暫緩打款。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根據不少消息來看,似乎“如何勸說房東答應暫緩打款”這件事,已經成為了近期蛋殼公寓內部的頭等大事,甚至於已經將其納入了員工的日常KPI考核指標當中。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眾所周知,由於疫情這段特殊時期裡許多人都被困在家中不能返工,因此租住的房屋就這樣被閒置了下來。

理所當然的,這種情況必然會誘導出一波退租潮——我人都沒法進來住了,也不指望你給我減免租金,我直接退租走人還不行?

嘿,人家連作為合作方的房東,以及正兒八經的內部員工都能擺上幾道,作為最弱勢一方的租客又豈能獨善其身?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如果近期有嘗試過在蛋殼上進行退租申請的朋友,一定會對這句“今日退租申請已約滿”的話感到非常熟悉。

租個房子本質上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現在我不幹了,不租你這房子,大不了連押金也不打算要了,就想現在退租走人還不成?

嘿您還別說,起碼在蛋殼公寓這,您還就真沒這麼容易走得掉。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原因也非常簡單,為了保證資金流不斷,蛋殼都能拉的下臉恨不得讓員工去跪著向房東求情了,可這些措施歸根結底也就是個“節流”,真正的資金來源還是租客。

用小腦想想也能知道,蛋殼現在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輕易把自己的搖錢樹(租客)放走?

根據網上流傳出來的一些消息來看,為了防止租客的大規模退租,蛋殼已經直接在APP上做起了手腳,規定每天只能有400個退租申請出現,再超過的就直接不予受理。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當然,這張圖本身的內容並不一定全部真實,我們現在只能確定蛋殼公寓的確對於每日的退租名額做出了限制。

但至於這個名額到底是不是400個,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說不清事實上的數字要比400個還要少得多也不一定呢?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根據常識來推斷,能夠讓蛋殼方面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這些明擺著要讓自己被口誅筆伐的騷操作,那麼只能證明他們的確在資金鍊上出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

可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蛋殼公寓可是在2020年1月份,也就是不到一個月之前才剛跑到美國紐交所完成了敲鐘上市,按理說這會應該是這家企業風頭正勁的上升期才對啊?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如果把一家企業比喻成一個人,那麼這簡直就像是一位剛年滿十八的小夥子第二天突然被確診成了老年痴呆,讓許多人有些接受不能。

不過更有意思的還在後面,如果有人以為發生在蛋殼公寓身上的這一切只是偶然引起的個例,那麼他可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另外一家同屬於國內長租公寓領域的龍頭企業——自如,最近其實也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尷尬處境中。

在微博上有網友爆料,稱自如在疫情期間竟然趁機大規模漲價,部分續租客戶遇到的漲價額度竟然高達10%到30%。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從一些網友整理的到的一些數據來看,自如這波趁火打劫式的漲價波及範圍還挺廣,算不算整體性暫且兩說,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個例。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不過幸運的是,自如這波騷操作在互聯網上引起的輿論相較而言其實還不算太大。

畢竟已經有了這麼一個同時以斷款、改合同、不發工資、不準退租等方式,同時向“房東”、“租客”、“自家員工”全面開火的珠玉在前,為自如吸引走了絕大部分的火力。

所以說啊,蛋殼這幾年一直被自如穩壓一頭還真不是沒有原因的……起碼在“柿子挑軟的捏”這一項上,自如就比蛋殼要做的老辣多了。

資金流緊張,沒關係,卡著租客的脖子要不就成了……反正這疫情期間,有多少人願意冒著風險到處跑來跑去,去找新的房子呢?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瞧瞧這個死扣“市場價”字樣的話術,人家這種行為說破天了也就是一個市場下的正常價格波動,誰能僅靠這個就看出什麼別的東西?

哪像隔壁蛋殼,恨不得直接向全世界把自己的底褲都亮出來,是個人就能瞧出他們家的資金鍊應該是出了大問題。

誒,可能有讀者要問了,小柴你這說了半天,還是沒有回答之前的那個疑問啊。

不管是蛋殼還是自如,都是國內知名的長租公寓大品牌。

而排除掉原本正常地春節假期,這次疫情真正影響到的時間滿打滿算下來,也才半個多月,怎麼就能讓這些大企業好像明天就要撐不下去了一樣呢?

畢竟人隔壁做餐飲的西貝老闆不都說了,如果繼續不復工的話他們家也還能撐上大概三個多月的時間。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人做的還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線下餐飲,相比起來長租公寓行業受到的疫情波及只會更小才對。

嗐,如果蛋殼和自如這些企業真的是在做正兒八經的長租公寓生意,那麼他們的資金流確實也不至於脆弱到這個程度。

可問題在於,不管是自如也好,還是蛋殼也罷,他們從一開始做的就不是純粹的出租屋生意啊。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凡是住過這類長租公寓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用戶們在入住蛋殼這類長租公寓時,簽訂的合同往往都是年付的合同,但在實際居住時卻是按“1月1付”的模式在交。

原因就在於,那些長租公寓的銷售們很喜歡誘導用戶會在租房合同之外,再去額外簽訂一份“房租貸”合同。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事實上從租戶入住的那一天開始,長租公寓方面就已經收到了整整一年的全部房租,而租戶每個月交的那筆“租金”其實是在償還那筆“房租貸”。

現在有趣的地方來了,長租公寓雖然向租客是一次性收取了12個月的房租,但他們向房東的打款依然是傳統的“1月1結”。

假設一套房的租金是4000元,那麼長租公寓就從租客處一次收取到了4萬8千元的租金;而扣掉第一個月支付給房東的費用,還剩下整整4萬4千元。

自如號稱是擁有“三百萬自如客”,那麼以這個數據來推算,自如的資金池上將累計獲取高達數百億的流動資金。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我們都知道,在當代社會想要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賺取100萬,可以說是難如登天;但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100萬,那麼賺第二個100萬就要簡單許多。

而當你手頭有了1個億的小目標時,哪怕你什麼都不做,只是把這筆錢單純的扔進銀行吃利息,自己每天回家睡大覺,那麼1年之後你也將賺到不止1個100萬。

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下的金錢的沒理,它可以在許多情況下擁有類似自我增值的魔力,電影《西虹市首富》中也諷刺了這種現象,不管主角如何努力,手頭掌握的資金卻在不受控制的越漲越多。

說會正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幾乎所有的長租公寓,記住,是幾乎所有的長租公寓,他們本質上都只是披了一層“做租房生意”的皮,實際上其實都是在搞金融融資,他們賬戶上那筆天文數字的流動資金才是真正的核心業務。

當然,這樣的模式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畢竟將這筆錢拿去做了投資成為固定資產之後,其流動性就也隨之被鎖死了。

可房東那邊該打的款,員工的人力成本、房屋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等費用,還是需要繼續每月進行結清,這筆錢又該從哪來呢?

一般情況下,這筆費用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新業務擴張帶來的新增收入,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新的租戶新交上來的1年租金”;另外一個來源,則是那數百億投資帶來的收益。

誒,有沒有感覺很眼熟?

沒錯,這其實和戴威旗下的ofo小黃車玩過的那套把戲相當類似。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無論是共享單車也好,還是給幾百萬租客提供的公寓也罷,都只是這些企業用來讓自己攏集鉅額資金去玩金融魔術的工具而已。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小黃車到底欠了多少人押金?)

在這個模式沒有暴雷,還處於正常運轉的時候,這個模式下的所有人都是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其樂融融景象。

但一旦意外發生,這種猶如走鋼絲一般的商業模式就會在瞬間化為一個黑洞,把牽連到的所有人都吞噬進去。

很不湊巧,這次疫情帶來的蕭條無疑就從各方面滿足了這個條件,社會接近停擺讓長租公寓的新增租戶斷崖式下跌,幾近堵死了“新業務擴張”帶來的資金。

而從前幾年延續至今的國際經濟寒冬也在愈演愈烈,加上這次疫情讓國內的股市、期貨、基金等投資虧了個底朝天,雙管其下估計讓這些長租公寓的投資也賠了不少。

如此一來,這些昨天還在宴賓客、起高樓的長租公寓品牌,今天就突然淪落到要為了求活而與租戶、房東撕破臉,以一種耍流氓的方式來苟延殘喘也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了。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結語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介紹完了蛋殼和自如等長租公寓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還只是回答了問題的第一層。

如果更深一層的去思考,我們可以發現這其實只是當前社會急功近利的價值導向下造成的,“萬物皆可金融化”風氣的一個縮影。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以大洋彼岸的紐約為例,當地長租公寓企業一般是靠收取房租價格8%的管理費來存活的。

而這筆只有8%的收入,還要扣除人工成本、日常維護、政府稅收等支出,最終所剩下的利潤其實是相當微薄的。

這也是目前社會上絕大多數實業所面臨的困境,除了金融以外,其他任何行業的整體回報率都可以說是低的可憐。

在這些行業裡深耕下去,雖然可以滿足從業者起碼的溫飽,但是距離目前社會所熱烈追逐的“三十歲之前在一線城市買車買房才算成功”的目標相比,顯然是遠遠不夠。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社會上的財富(既包括物質資源,也包括各種人才在內的人力資源)也會自發性的湧向那個回報率最高的行業。

這也是所謂“實業誤國,炒房興邦”口號出現的根源,其實炒房都不是關鍵,只要錢生錢繼續比做實業賺錢要來得快要來得輕鬆,那麼永遠都會有新版本的“實業誤國,炒xx興邦”的口號誕生。

長此以往,最終所有我們會發現,生活中所有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行業,最終都會有意無意地變成披著層外皮的金融遊戲。

你得有多大膽,敢租長租公寓的房子?

選擇了(資本主……)市場經濟帶來的紙醉金迷,也就必須接受這麼一個以利潤為最高導向的社會所帶來的一切苦果。

畢竟世間難得雙全法,上哪去找那麼多既要……又要……的好事呢?

只不過是可憐了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

當初在寒冬臘月的北京街頭排隊去找小黃車要押金的人,到現在依然還在排隊;而如今,又要多一群無家可歸的租戶,在這個病毒肆虐的冬天裡流落街頭,四處去尋找一個棲身之所。

主筆 | 阿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