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博網紅一笑擲千金,土豪都是人傻錢多嗎?

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假設,那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他們的行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的是最優的決策。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人為了博得網紅歌手的一個淺笑,在直播間裡給她刷上千萬的禮物呢?

在經濟學中,這種行為涉及到另一個概念——有限理性。


所謂的有限理性,是介於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間的一種行為,人們的行動雖然一直在趨近於理性,但這種理性始終是有限的。

為博網紅一笑擲千金,土豪都是人傻錢多嗎?

好比這位土豪粉絲在一擲千金的時候,他所考慮的並不是最優,而是滿意,花千萬讓喜歡的網紅笑一笑,他認為這個結果令他滿意。


其實這種行為就是有限理性的實例,通俗一點說,這種行為可以理解為有錢任性,又或者說他本人高興就好。

如果從最優的決策去考慮的話,在直播間給主播的打賞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可以說,網紅經濟和粉絲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人們的有限理性的基礎上,如果當今社會人們都是完全理性的情況下,那麼現在大概只有藝術家,而不存在明星和網紅了!

當然,理解有限理性這一概念的意義,並不僅僅是為了明白一些看似不理性的“無腦”行為,對於你的生活、工作、投資都具有更為實際的意義。

就拿買車來說,同樣的奔馳車,在廣州可能售價是40萬,而在深圳,由於正在做活動,所以只賣39.5萬,比較之下當然應該買價格便宜的那一輛。可實際上你多半不會為了省這5千塊錢跑到深圳去,畢竟太麻煩了。

為博網紅一笑擲千金,土豪都是人傻錢多嗎?

完全理性人的做法可能是將所有的費用都羅列出來,然後計算比較一下到底是在本市買划算,還是跑去鄰市買划算,選擇最優的那一個。


有限理性人的做法就比較簡單了,他不會花時間和精力去計算和比較兩種方案,只會簡單判斷一下性價比,然後做一個省時省力的決定。

通過這個例子,相信你已經比較明白什麼是有限理性了吧?


有限理性追求的是在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而非是客觀上最優的結果。


事實上,越是重大的決策,需要考慮的細枝末節越多,要制定出一個最優的方案所要花費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也就越多。


一味追求最優方案,反而會因此錯過投入項目的最佳時機,更何況不確定性永遠存在,在有限的條件下,制定一個滿意的方案比制定一個最優方案往往更加靠譜。

為博網紅一笑擲千金,土豪都是人傻錢多嗎?

我們再來說一說無人便利店的出現:全家等傳統便利店遍佈大街小巷,無人便利店對你來說是不是顯得很雞肋?


你要去買一瓶礦泉水解解渴,左邊是一家美宜佳,右邊是一間無人便利店,同樣是自己進去找到一瓶水,掃碼支付後走人,連價格都一樣的時候,怎麼瞧也沒看出無人便利店的競爭優勢在哪。

然而,正是這個在消費者看來無比雞肋的概念,吸引了超過40億的資本,不到兩年的時間,這筆錢就燒得一乾二淨,上百個品牌還沒有走到消費者的面前,就已經變成了泡沫。


難道投資無人便利店概念的風投們都瘋了嗎?換做是你,會不會隨意的拿出一兩個億來顯擺自己的智商掉線呢?

顯然你是不會這麼幹的,更何況資本追逐的永遠都是利益!投資無人便利店概念本身是一個理性的行為,但是這種理性行為本身是有限的。

為博網紅一笑擲千金,土豪都是人傻錢多嗎?

一是因為新的東西投入市場,所有的數據都是未知的,只能靠分析和預估,太多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無法保持足夠的理性;二是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或多或少地會受到情緒的影響,理性的發揮並非無時無刻。

所以呢?

結果就是大量的資本湧入無人便利店這個風口,40億就這樣燒個精光。

“有限”表示一個人並非無所不能,“理性”就意味著要克服內心的貪婪與恐懼,正如我們在開篇課程中所說的,每個人都想要成為理性的投資者,但“有限理性”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在生活中和投資市場裡時刻聰明,時刻保持理性。


這也就是為什麼積累經驗和不斷學習是每個想要獲勝的投資者的必修課,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不斷突破原有的限制,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

今日話題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但身邊的所有人都不看好,這是否就代表著這件事很難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