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黃貽楫:泉州名門進士

◆ ◆ ◆

文 |石祿生


01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上,從中原政治的視角觀之,福建無疑算是個偏遠的省份。但福建雖居偏遠,卻是歷代封建王朝頗為看重的戰略要地。

就清代而言,很多舉足輕重的文化或政治大家,都在福建歷練過,如紀曉嵐、王傑、左宗棠等。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紀曉嵐

中國古代封建朝廷之所以看重福建版圖,一來是因為福建位居東南沿海門戶位置,這裡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整個朝廷政治局勢;二則福建歷來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在古代科舉制下,福建籍的科舉“學霸“層出不窮,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成為了影響歷史進程的朝廷“大人物”。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在大歷史的視野下,婦孺皆知的福建籍歷史名家,當然是屈指可數的。但福建科舉名門多、進士人物多,卻是不爭的歷史事實,大把的福建籍古代進士人物在彼時的朝廷舉足輕重,如北宋名相蔡京、名臣蔡襄,又如清代林則徐等。

或許很多人可能已經注意到了,蔡京和蔡襄是堂兄弟。沒錯,古代進士及第,往往有一些“學霸”出自同一個家庭,這就是科舉名門或科舉望族形成的緣由 。而科舉名門,在古代福建比比皆是。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蔡襄

本文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出自福建泉州的科舉名門的人物故事。我們先來看一塊匾:“椿萱暢茂”。此匾是清末泉州籍進士黃貽楫為他的一位家族宗弟題寫的。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清·光緒七(1881)年 【椿萱暢茂】匾 黃貽楫題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在古代儒家語境下,椿和萱,分別比喻為父和母。可見,該匾“椿萱暢茂”,意思是祝福受匾人的父母健康安詳。有關匾額詞義,我們不多說。

重點來講一講題匾人黃貽楫,以及他的父親黃宗漢。為什麼呢?因為黃氏父子是一對父子進士,老子和兒子都是科舉學霸中的戰鬥機,黃家自然也就成了泉州的科舉名門了。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黃宗漢故居


老子黃宗漢,是道光十五年的進士;兒子黃貽楫,則是同治十三年的進士。黃貽楫還有一位兄弟,叫黃貽果,雖然科舉失意,但也是個響噹噹的文化名人,成了一名書法大家。可見,黃家的書香門第之風,真不是蓋的,屬於真材實料。

02


科舉望族或書香門第之家,在地方上往往都能享譽數代人。這不,黃宗漢、黃貽楫父子同為進士的學霸故事,至今仍在黃家所在地泉州鯉城區鎮撫巷口口相傳;黃家老屋作為名人故居,也理所當然地被保護起來。黃家大院至今仍存有黃宗漢和黃貽楫父子的書法筆跡: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黃宗漢故居重修配匾

黃宗漢書寫的楹聯是:“雄文豹蔚尊鸞閣,家業蟬嫣蔭鯉庭。”其主題涉及書香門第之家風,在此詳細解釋一下。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豹蔚”,出自《易經》:“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形容君子之風、文功了得;“鸞閣”,意指朝廷;“鯉庭”,來自孔子教導兒子孔鯉的典故:“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可見,黃宗漢寫這幅對聯,目的就是教導子孫要勤奮讀書,將來通過科舉入仕,以期在朝廷出人頭地。

顯然,黃宗漢的良苦用心後來得到了回報:由於黃家注重對子女的讀書教育,其兒子黃貽楫也成了學霸,如願以償也考中了進士。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黃宗漢故居重修配匾

黃貽楫出人頭地後,不敢忘了父親的諄諄教誨,同時他也對自己的下一代子女抱有同樣的深切期望,所以他也提筆寫下了一副楹聯:

“修其孝弟忠信,以為黼黻文章”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黃宗漢故居重修配匾


這副對聯,同樣是關於書香門第家風傳承主題的:

前一句表達了黃貽楫自己的意願(同時也是對子女的要求),要修“孝悌”和“忠信”的儒家人格,這也算是對父親黃宗漢的回報吧;

後一句要求後代多讀書、寫好文章,這等於是提出了成為學霸的金標準。其中,黼黻(fǔ fú),意思是禮服上的華美花紋,用以形容文章好,有才華。

通過黃宗漢和黃貽楫在黃家大院留下來的筆墨字跡,我們可以想見,黃家確確實實很注重讀書家風的傳承,它之所以能成為科舉望族或書香門第之家,都是家風影響的結果。

03


黃宗漢和黃貽楫父子倆,不但在福建科舉史上書寫了風光的一頁,而且在晚清政治領域留下了“忠勇愛國”的聲名。

首先是老子黃宗漢,在咸豐初年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在後方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直接被提升到四川總督的位子上,成了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這主要得益於咸豐皇帝對他的賞識。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咸豐皇帝對黃宗漢的賞識,當然不止於職務上的提拔,他還御筆題書了“忠勤正直”的匾額送給黃宗漢。這塊御匾掛在黃家大院,著實讓黃家風光了好一陣子。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為什麼說只風光了一陣子呢?因為好景不長,黃宗漢後來被慈禧太后視為眼中釘,被徹底打壓。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咸豐七年(1857),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此時咸豐皇帝還十分器重黃宗漢,授予他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之職,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人臣之極位啊。但此時廣州已經淪陷,英法聯軍深入到了中國人的眼皮底下。這時期的兩廣總督職位,其實是個燙手山芋。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於公於私,黃宗漢都不能不主張抗戰。尤其是私人層面,黃宗漢對外寇痛恨不已,極力主張軍事抵抗。這時期,朝廷其實沒有主心骨的意見,抵抗或不抵抗,朝廷基本上都是個默許的態度。

咸豐八年,英法聯軍攻入天津,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對此,深陷抗戰第一線的廣東民眾氣憤不已,抗戰氛圍更為濃重。英法聯軍為此逼迫清政府查撤總督。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顯然,黃宗漢的抗戰主張和行為,有違清政府的“和局”意願。尤其是此時慈禧勢力日盛,而她是看不慣黃宗漢的,因為黃宗漢追隨慈禧的政敵愛新覺羅·載垣親王。各種勢力綜合角力之下,黃宗漢被撤了兩廣總督之職。

在被降職留居京城的日子裡,黃宗漢繼續發聲主張全力抗擊英法聯軍,慈禧對他可謂恨之入骨。咸豐十一年,同治皇帝即位,慈禧秒變為太后。為進一步圖實權,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祺祥政變”,殺掉了顧命大臣載垣等人。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載垣一死,再沒人能夠保護黃宗漢了。掌握實權的慈禧太后宣佈將黃宗漢革除一切職務,並追回當年咸豐皇帝題寫的匾額“忠勤正直”。沒過幾年,黃宗漢鬱鬱而終。

04


我們再看黃家的另一位進士,兒子黃貽楫。既然慈禧太后要打壓其老子黃宗漢,那麼她對黃貽楫還能有好臉色嗎?慈禧甚至都不需要使壞臉色,她壓根就沒怎麼讓黃貽楫進入她的視野範圍:

黃貽楫在京官任上,只做到刑部主事、禮部主事;地方最高官至廣東學政,實在不值一提。

問題是,黃貽楫跟他的老子黃宗漢一樣“不識時務”:對於外國軍隊進入中國,他也是一概主張抗戰的。要知道,黃貽楫的官場職位並不高,但他敢於發聲,通過各種渠道向朝廷進言“抗戰”。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從1898年開始,民間義和團逐漸壯大。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著實讓清政府曖昧過一陣子,清廷對義和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坐觀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勢力相搏相殺。不管哪一方受挫,其實都符合清政府的利益。

清政府為什麼態度曖昧呢?因為1898年6月至9月,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廢黜了光緒皇帝。此舉遭到了西方勢力的反對,這讓慈禧很不爽,她對洋人自然氣不打一處來。因此,默許義和團跟八國聯軍鬥狠,符合慈禧的利益。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看見沒有,慈禧痛恨“洋人”,僅僅是因為西方勢力指責她的政變行為,而不是因為八國聯軍侵佔國土。可見,慈禧打心眼裡並不是真心要抵抗西方勢力。

當然了,清政府有時候也鎮壓義和團,有時則維護它。反正這是一段狗血劇情的歷史,難以說得清,在此不詳述。

就是在這期間,黃貽楫極力主張清政府正式向八國聯軍宣戰。不管宣戰是否合理,反正黃貽楫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呼籲的。他的聲音當然也傳到了慈禧的耳朵裡。但慈禧置之不理。

為什麼呢?因為慈禧只是想借助義和團的力量,消磨西方勢力。至於對八國聯軍宣戰,她沒這個膽,也沒這個心。

到了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義和團“刀槍不入”的傳聞愈演愈烈,慈禧差不多都信了;另外,慈禧得到了虛假情報,以為西方勢力要逼迫她把權力還給被囚禁的光緒皇帝。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兩種因素糾合在一起,讓慈禧有了應激反應:清政府宣佈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但此時,此前極力主張對外宣戰的黃貽楫,剛剛病故不久。因此,慈禧同意對外宣戰,跟黃貽楫沒有一毛錢關係。慈禧僅僅是出於權力私慾,做出了這個決定。而宣戰的結果,則引發了災難深重的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當然這是題外話,不表。

大家都有的“椿和萱”表示什麼,你知道嗎?

關於歷史政治的孰是孰非,本文無意評價。行文之所以對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有所涉略,主要是為了回顧黃宗漢和黃貽楫這對父子進士,在特定歷史情景下的“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