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有什麼特殊含義,歷史上的文曲星都有誰

  由於環境的因素,在現代的夜晚,在天上幾乎開不見幾顆明亮的星星了。但在古代,人們對於星宿是有研究的,例如人們可以用北斗星來辨別方位。文曲星是北斗星裡的一種,那麼歷史上的文曲星都有誰。

文曲星有什麼特殊含義,歷史上的文曲星都有誰

  文曲星是什麼意思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為北斗第四星。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文曲星主文運。

  文曲星是什麼神仙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是中國古代學問文章、科舉士子的守護神。道教奉其為主宰功名利祿的神仙。而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文曲星屬癸水,主科甲功名.

  文曲星的來源
  文曲星的傳說很多,但最廣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指的是“梓潼神”(文昌帝君)。梓潼神原是晉朝人,姓張名亞子,居四川梓潼縣七曲山,東晉寧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堅時陣亡,獲奉為梓潼神。後四川學子認為梓潼神有護佑文運之力,每逢考試,皆往祭之。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宋真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又復封“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稱為“文昌帝君”。

  文曲星的相關記載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斗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有兩種名稱,一為《春秋運鬥樞》所記。曰:“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道教形成後,以北斗為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文曲星是北斗四星,五行屬癸陰水,是天權伐星。附帶性質。管科甲名聲、文墨官場、功名、文雅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