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簡介:

馬新梅,女,安徽宿州蕭縣人;畢業於教育部高教司中國畫博士班、中央美術學院張立辰中國寫意畫高級研究班、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高卉民高級研修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博士;宿州市政協委員,宿州市蕭縣政協常委;宿州市文化藝術中心畫院院長,文化部藝術人才中心中國畫創作高研班導師,中國煤礦畫院副院長,華東書院委員兼常務理事。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1)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2)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3)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4)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5)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6)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7)

中和圓融書畫院:名家名作!

馬新梅作品(8)

從容中道話新梅\\王來文

女畫家馬新梅是富有人文情懷、藝術理想與追求的,是難得的優秀女畫家。在當代青年女畫家中她是低調而從容積極探索的一位藝術虔誠者,是一位思考在前動手在後的富有思辯的女畫家。

馬新梅的畫路很明確,主要有兩種藝術語言的表達。一路是水墨大寫意花鳥,此路畫風的作品水墨氤氳,用筆爽利,有磅礴之勢,用墨大膽,有酣暢淋漓之氣,得乃師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大家張立辰先生之傳,頗有乃師之質。這路畫風的作品富含吳昌碩、潘天壽此流派寫意花鳥畫之傳承文脈,有氣與質含其中,未受當下時風和西方式的藝術思潮所影響,未去迎合流俗的審美趨向,追求傳統民族大寫意花鳥的正脈與寫意精神,注意對筆墨精神的追求.

另一路是以線條勾勒加色彩塑造渲染的主題性花鳥畫創作合當。此路畫風的作品以自然題材為對象,以主觀性構思加以表達,強化畫面的平面視覺張力,作品富有當代性和裝飾意味。對色彩的運用既含有傳統中國畫畫法中"隨類賦彩"的傳統手法也吸收西方藝術色彩的用色手法,畫面注重整體色調的統一與局部的微妙而豐富的變化對比來呈現東方審美的意境與意韻。注重畫面實與虛的平面對比與塊面對比,以此來強化審美的視覺張力,甚下讀圖視覺時代的審美需求。這一路的作品是其近期的主要創作方向,也是其主要藝術思想與藝術追求的表現。中國藝術是線的藝術,也是生命化的藝術,唐人張彥遠說“無線者非畫也”,線條的質地、彈性、節奏與韻律承載著作者的品格、靈氣、情性與素養,蘊含著作者在當下的生命信息。謝赫在六法中強調,第一法曰氣韻生動,等二法曰骨法用筆,強調用筆用線在中國畫表現的重要性,也說明線條在中國畫作品中重要的審美特質與審美地位。中國畫歸根結底,畫畫得用筆,畫畫得用線,中國畫難以離開筆和線,這是傳統中國畫的民族性與生命特質。當代的中國畫畫家需要用線去重新面對眼前的自然世界,包括自我內部的心靈世界。馬新梅重新思考並理性迴歸到以線為質的主觀性表達,體現出她對中國畫傳統重新認識的藝術思考,透析出她做為女性畫家難得的縝密與哲思。她用這種即工非工即寫非寫的書寫性線條為主構築自己的繪畫語言,構建自己作品中的深度與空氣透視、自然透視與人工透視的目眩視覺效果。以內心冥想的深度與維度,將自然形象轉為思維概念類推方式,在感官上和精神上滲透現象世界,折射反映和表達出其女畫家身份的細膩情感,表達出其對人生詩意美好的精神嚮往。很好地體現出其內心的審美品味與審美素養,很好地體現出其心性品格和人生品格。

身為女性畫家,馬新梅的作品無論是大寫意作品還是以線條勾勒為主色彩塑造渲染的作品,都呈現出一種開闊的氣象,從容中道的氣度,作品品格不激不勵不偏不倚,有中正平和的審美呈現,極為難得。更可貴的是做為女性畫家,其作品無脂粉之氣、無柔弱之態,更無世俗的呻吟病態之戾氣,有的是充滿著陽光感和歲月與生命沉澱的生命律動和氣律,給觀者感受到的是正道溫暖的心靈盪滌。

當然,馬新梅的藝術道路還在探索途中,還在前行的途中,其藝術風格與藝術語言的敘述與表達也還在完善中。古人常言讀萬卷書以澄懷觀道,行萬理路以通達事理,我更願以“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為心念與馬新梅共勉。我相信憑其對藝術的虔誠,對藝術的理性思考和執著的追求,心手一念而歸一,再假以時日,必有成。

期待之。

王來文:

(中國美協理事,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美協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