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自古以来,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涉及到两性问题时,一段恋情或婚姻的开始往往都是始于男性对女性的追求。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模式,并把这种现象当做一种常态。

很少有人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直到最近,网络上许多年轻女性开始抱怨,“为什么许多年轻男性不愿意再去追求她们了?”,这一问题才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要想探究为什么会有男追女的现象,我们需要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追根溯源,一探究竟。

这样才能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物界普遍出现的雄性追求雌性的现象。

首先,笔者要向大家开宗立意,我们在探索这一问题时,要站在基因的角度思考问题。

因为我们之所以要结婚生子,本质上是为了传递自身的基因。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比喻,基因并没有思想,只有不择手段生存传递下去的本能)。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只不过是基因制造出来的生存机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基因复制繁衍自身。

那么对于两性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的自私性这一特点进行推理。

性别的本质

首先,让我们直接回到基本原理上来,深入探讨一下雄性和雌性的根本性质。

雄性的本质是什么?雌性的根本定义又是什么?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我们作为哺乳动物看到大自然以各种各样的特征为性别下定义,诸如拥有阴茎 、生育子女、以特殊的乳腺哺乳、某些染色体方面的特性等等。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这些判断个体性别的标准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一般的动物和植物,这样的标准并不比把穿长裤子 作为判断人类性别的标准更加可靠。

例如青蛙,不论雄性还是雌性都没有阴茎。

这样说来,雄性和雌性这两个词也许就不具有人们普遍所理解的意义 了。

实际上性别有一个基本特性,可以据以标明一切动物和植物的雄性和雌性。这就是雄性的性细胞或“配子”比雌性“配子”要小得多,数量也多得多。

(注:配子是生物繁衍所必须的性细胞的统称,比如人类的精子和卵子就都是配子。)

不论我们讨论的是动物还是植物,情况都是如此。

如果某个群体的个体拥有大的性细胞,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称之为雌性;如果另一个群体的个体拥有小的性细胞,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称之为雄性。

这种差别在爬行类动物以及鸟类中尤为显著。

它们的一个卵细胞,其大小程度和总共的营养成分,足以喂养一个正在发育成长的幼儿长达数周。

即使是人类,尽管卵子小得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仍比精子大许多倍。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基本差别,我们就能够解释两性之间的所有其他差别。

精子同卵子为新的个体贡献的基因数目虽然也相等,但卵子在提供食物储存方面却远远超过精子:实际上,精子并不提供任何食物储存,只是致力于把自己的 基因尽快输送给卵子而已。

因此,在受孕的时刻,做父亲的对子代的投资 ,比他应支付的资源份额(50%)少 。

由于每个精子都非常微小,一个雄性个体每天能够制造千百万个。

这意味着他具有潜在的能力,能够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不同的雌性个体使一大批幼儿出生。

这种情况之所以可能成功,仅仅是因为每个受孕的母体都能为新胎儿提供足够的食物。

因此 ,每一雌性个体能够生育的幼儿数量就有了限制,但雄性个体可以繁殖幼儿的数量实质上是无限的。

这就是为什么雄性普遍希望与更多雌性交配的本质原因。

精子和卵子的进化轨迹

那么这种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生物学家帕克以及其他人都曾证明,这种不对称现象可能是由原来是同形配子(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配子)的状态进化而来。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还是在所有的性细胞可以相互交换而且体积也大致相同的时候,其中很可能有一些碰巧比其他的略大一点。

略大的同形配子可能在某些方面比普通的同形配子占优势,因为它一开始就能为胎儿提供大量的食物,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因此那时就可能出现了一个形成较大的配子的进化趋势。

但道路不会是平坦的。其体积大于实际需要的同形配子,在开始进化后会为自私性的利用行为打开方便之门。

那些制造小一些的配子的个体,如果它们有把握使自己的小配子同特大配子融合的话,它们就会从中获得好处。

只要使小的配子更加机动灵活,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大的配子,就能实现这一目的。

凡能制造体积小、运动速度快的配子的个体享有一个有利条件:它能够大量制造配子,因此具有繁殖更多幼儿的潜力 。

自然选择有利于制造小的但能主动 找到大的并与之融合的性细胞。

因此 ,我们可以想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策略”正在进化中。

一种是大量投资或“诚实”策略。

这种策略自然而然地为小量投资、具有剥削性质的或“狡 猾"的策略开辟了道路。

这两种策略的相互背驰现象一旦开始,就犹如脱缰之马势必将继续下去。

介乎这两种体积之间的中间体要受到惩罚,因为它们不具有这两种极端策略中任何一种的有利条件。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狡猾的配子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灵活机动。

诚实的配子却进化得越来越大,以补偿狡猾的配子日趋缩小的投资额,并变得不灵活起来,反正狡猾的配子总是会积极主动去追逐它们的。

每一个诚实的配子“宁愿”同另一个诚实的配子进行融合。

但是,排斥狡猾配子的自然选择压力同驱使它们钻空子的压力相比,前者较弱:因为狡猾的配子在这场进化的战斗中必须取胜,否则损失很大。

于是诚实的配子变成了卵子,而狡猾的配子则演变成了精子。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雄性是这种秉持着狡猾策略的基因进化而来的,雌性则是秉持着诚实策略的基因进化而来的。

那么在两者结合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博弈,让我们探讨一下双方的博弈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

两性博弈

一对配偶,作为配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成长下去,将自己的基因传递。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分歧在于谁将承担抚养这些子女的主要责任,每一个体都希望存活的子女越多越好。

在任何一个子女身上,她或他投资的越少,他或她能够生育的子女就会越多。

显而易见实现这种愿望的方法,是诱使你的性配偶在对每一个子女进行投资时,付出比他或她理应承担得更多的资源,以便自己脱身同另外的配偶再生子女。

这种策略是一种两性都向往的策略,不过对雌性来讲更难如愿以偿。

由于她一开始就以其营养丰富的卵子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资额。

因此做母亲的从怀孕的时刻起,就对每个幼儿承担了比做父亲的更大的义务。

如果幼儿一旦死亡,她比做父亲的要蒙受更大的损失。

更确切的讲,为了把另一个新的婴儿抚养到同死去的婴儿同样大小,她今后必须得比做父亲的进行更多的投资。

如果她耍花招,让做父亲的照料幼儿,而自己却同另一个雄性个体私奔,父亲也可以将幼儿抛弃作为报复手段。

因为其所蒙受的损失相对来说要小,因此至少在幼儿发育的早期,如果有这种抛弃行为发生的话,一般是父亲抛弃母亲和孩子而不是相反。

同样,我们可以推断出雌性个体对子女的投资多于雄性个体,这不仅在一开始,而且在子女整个发育期间都是如此。

所以例如在哺乳类动物中,在自己体内孕育胎儿的是雌性个体,幼儿降生之后,制造乳汁喂养婴儿的是雌性个体。

抚养并保护婴儿的主要责任,落在雌性个体肩上。

而这种剥削行为在进化上的主要基础是卵子比精子大。

那么为什么在许多物种中做父亲的也非常勤奋,而且忠实地照料幼儿呢?

这里我们可以设想,在某种境况下的对抗压力起了作用,对配偶的自私剥削,不仅能得到好处,一定也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超过了所得利益。

不管怎样,只有在妻子有条件不依赖他人抚养婴儿的前提下,父亲抛弃妻子和婴儿才会有好处。

被抛弃的母亲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针有以下几种。

对她来说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欺骗另一个雄性个体,让他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婴儿。

如果幼儿还是个尚未出生的胎儿,要做到这点恐怕并不太困难。

当然幼儿体内有她的一半基因,而上当受骗的父亲的基因却一个也没有。

自然选择会对雄性个体的这种上当受骗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戒,而且事实上自然选择又会帮助那些雄性个体。

他们一旦同新妻子结为配偶时,就采取积极行动杀死潜在的继子。

比如雄鼠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怀孕的雌鼠一旦闻到这种化学物质,在这种味道同其先前配偶的不同时她就会自行流产。

雄鼠就是用这种方式把潜在的继子杀死的,并使他的新妻子可以接受他的追求。

无独有偶,一般来说在非洲的狮群中雄狮一旦战胜老的狮王就会杀死它留下的后代。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因为这些后代不是他们自己生的,为了避免将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其他雄性的后代上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有时,雄性个体不需要杀死继子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他之前可以把追求的时间拖长,在这期间驱走一切向目标雌性接近的雄性个体,并防止她逃跑。

用这样的方法,他可以看到在她子宫里有没有藏着任何小的继子,如果有就抛弃她。

雄性和雌性个体在交配之前,可能都希望“订婚”期要长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雄性个体之所以希望如此,就是前面我们说的情况,为了避免“喜当爹”。

而雌性的原因呢?

我们知道雌性在一开始就为后代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资,因此如果雄性一旦抛弃她,她将面临两难选择。

一个是选择独立抚养幼儿或者找到其他雄性骗取他的信任,将幼儿养大。

但这种选择中如果独自抚养将会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成本,要远超出她同雄性共同抚养的投资,骗取信任也可能会失败。

另一个选择是直接抛弃幼儿,但这样一来之前她的投资就都白费了。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有些亡羊补牢。

想要避免被这种困境发生,就必须留住雄性的心,避免遭到对方的抛弃。

那么她该如何做呢?

万幸,雌性手中握有一张王牌,她可以拒绝交配,因为她有一个既大又富有营养的卵子。

凡是能成功的与之交配的雄性个体,就可为其后代获得一份丰富的食物储藏。

所以她是卖方,可以待价而沽。

雌性个体在交配之前能够据此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因为她一旦交配,就失去了手中的王牌,她把自己的卵子信托给了与之交配的雄性个体。

雌性可以先对雄性打量一番,试图事先发现其忠诚和眷恋家庭生活的迹象。

在雄性种群中成为忠诚的丈夫的现象,必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雌性个体如能辨别这种特征,他们可以选择具有这种品质的雄性个体,从而使自己受益。

雌性个体要做到这点方式之一是长时间的忸怩作态,凡是没有耐心,等不及与之交配的雄性,大概不能成为忠诚的丈夫。

坚持订婚期要长的方式,剔除了不诚心的求婚者,最后只同意先证明具有忠诚和持久的品质的雄性个体交配。

雌性忸怩作态是动物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求爱或订婚时间拉得长也很普遍。

我们讲过订婚期长对雄性个体也有利,因为雄性有抚养其他雄性个体所生幼儿的危险。

追求的仪式通常包括雄性个体在交配前所进行的重要投资。

雌性个体可以等到雄性个体为其筑巢后,再答应与之交配,或者雄性个体必须喂养雌性以相当大量的食物。

为什么女人需要男人追求才肯交往?追根溯源,探寻男追女问题本质


从雌性个体的角度来讲,这样做可以看做是雄性个体事先为她们所孕育的后代投资了。

因此,这样一来雄性因为投资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就不会轻易抛弃雌性让她独自抚养幼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女性普遍需要男性的追求才肯与之结合的根本原因。

两性问题一直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现在经过笔者的介绍,诸位是否对题目中问题的答案有所了解了呢?

如果你能在看过这篇文章过后有所收获,那便不枉笔者的一番心思了。

一个致力于为那些因为沉迷网络世界,导致获取的知识全都碎片化的人们,提供完整知识体系的分享者。

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提醒各位,关注我要果断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