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期間,為何都用木頭箱子裝子彈?

軍武視界


因為樹木資源越來越少。,未來裝子彈的箱子肯定也會進行更新換代,從木箱子轉變成為塑料箱子。子彈是戰爭中消耗最快的物品之一,二戰期間交戰雙方平均每打死一個敵人,需要消耗數千發子彈。越戰期間,美軍平均每消耗5萬發子彈,才能夠打死一個越南軍人,到了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打死一個敵人需要的子彈數量被提升到了25萬發。因為戰爭對子彈的消耗量非常大,士兵們在攜帶子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箱一箱的攜帶。

一般來說現代戰爭中裝子彈的箱子都是木箱子和塑料箱子,這些箱子裡面裝有成排的子彈,或者小包裝分裝的子彈。木箱子是最早用來裝子彈的箱子,在槍械剛剛開始大規模使用的時候,人們還沒有保護樹木的意識。木材作為一種廉價容易獲取的資源,很快成為了製造子彈箱的最佳原料。相比於鐵質的箱子,木材箱子不僅能夠節省原料,還能夠減少士兵的負擔。

其實在木材子彈箱比較流行的時候,子彈的包裝比現在要複雜的多,當時的子彈外面有木材箱子包裝,裡面還有小盒作為分開包裝,小盒裡面還有牛皮紙的包裝,最後子彈上面還有油脂圖層,以防止子彈生鏽。這麼多的工序肯定會增加子彈的成本,由於戰鬥中的士兵不可能一直帶著子彈箱轉移,在用完子彈後就可能要丟棄箱子,假如採用鐵質箱子來裝子彈,那麼子彈的維護成本將會極大的增加。

而且木材本身就是不錯的柴火,在戰爭激烈的時候,士兵可以就地取材,將木質子彈箱劈開後點燃,供士兵們取暖和做飯。當然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木質子彈箱的優點已經不再像從前那麼明顯,塑料子彈箱的成本比木質子彈箱更低,重量也比木質子彈箱更輕。因此現在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已經開始大量使用塑料子彈箱,木質子彈箱逐漸的也會被淘汰掉。


軍武小咖


首先要澄清一個流言,子彈包裝其實只是外層使用木箱,內層還是用鐵盒的,而外層不用鐵盒也不是怕什麼靜電火花!以我國的56式7.62毫米步槍彈為例,它一般採用的就是木箱內置兩個鐵盒的裝運方式,在不使用橋夾的情況下,56式步槍彈通常每20發分裝一個紙包,每個鐵盒36個紙包,720發子彈,每個木彈藥箱就是1440發的裝彈量。那麼子彈為什麼要使用如此複雜的三層包裝呢?其實每一層都有其必然性!


(56式7.62毫米子彈彈藥箱)

最裡層的十幾發或者幾十發為一組的子彈紙盒,這樣做的好處是戰時便於計算每個人的攜彈量,另外紙盒不導電,能夠隔絕外界金屬摩擦產生的靜電對發射藥造成安全隱患。紙盒一般採用的是柔韌結實、抗拉強度大、不易破裂的牛皮紙製成,牛皮紙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含水量小,比較乾燥,因此不容易對子彈造成腐蝕。


在紙盒外面則是一個鐵盒,鐵盒一般採用的是0.5毫米左右的冷軋低碳鋼板,為了防鏽,上面還鍍了一層鋅,表面呈現出銀白色,其實就是俗稱的“白鐵皮”。

之所以不直接使用木盒,是因為木盒不能夠完全隔絕外界空氣和水分,而鐵盒不僅密封性更好,在包裝完畢後通常還能進行封鉛處理,其實就相當於一個大號罐頭盒,這玩意兒打開時甚至還要使用專門的鑰匙,類似於易拉罐的拉環,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子彈被雨水打溼,在陰暗處存放時子彈內部發射藥也不至於回潮失效。

鐵盒固然能夠防潮,但是薄薄的鐵盒在運輸搬運過程中容易磕碰變形,而且鐵盒表面太過於光滑,在堆放運輸時還容易打滑,不方便固定,所以必須給鐵盒加個套子,而木頭這玩意兒便宜,取材又方便,還便於加工,集各種優點於一身,所以就成了彈藥箱的首選了。

而且木頭屬於軟質材料,磕磕碰碰的可以起緩衝作用,並且表面粗糙,不易打滑,在木箱上下兩側還經常會釘上橫著的兩根防滑木條,堆放時互相卡位,更加牢靠。(防滑條卡住疊放)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木材也已然成為了稀缺品,而且木材這種材料耐腐蝕性和阻燃性太差,還容易被蟲蛀,損耗太大,也不利於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因此也就催生了新式的工程塑料材質彈藥箱。(5.8毫米小口徑子彈外箱)

我國新式的5.8毫米小口徑子彈很多已經開始使用1500發塑料彈藥箱,這種彈藥箱外層使用工程塑料加鋼板內襯提高強度,內部子彈除了紙盒外,還在外面套上了一層類似於紡布之類的防潮包裝袋。從整個世界來看,塑料彈藥箱逐漸成為主流,木質材料將逐步被淘汰。(5.8毫米子彈內包裝)


軍武吐槽君


好多電視劇裡,要開戰前,士兵們在戰壕愣位上擺好裝子彈的木箱和手榴彈。這基本上沒啥問題。但是一打開那木箱,問題來了,裡面全是散裝的子彈,然後抓一把就這麼用。


其實這裡面少了一個程序,那就是開戰前,要把子彈拆散。因為子彈原本並不是直接散裝在木頭箱子裡。

包裹子彈的是一層油紙;再外面一層是鐵皮盒子;最外層擺是木頭箱子。


油紙一般都比較堅韌,需要割開或者咬開。曾經英國人為了防止子彈生鏽,還用牛油和豬油密封。結果包子彈的油紙袋,而士兵們習慣用牙咬開紙袋。當英國人把這些塗有牛油和豬油的子彈發給印度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士兵後,最終引發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因為牛油、豬油觸犯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忌諱。

所以很顯然,用木頭箱子做子彈的外層盒子,裡面其實用到鐵盒子,甚至油紙,這就不是因為木頭最經濟的原因了。


其實做物流包裝行業的最能理解為什麼用木頭做最外層箱子了。以前很多比較重的貨物,比較易碎怕顛簸的貨物,通常也會在貨物已有包裝外,打個木頭框子。很多時候你會發現這個木頭框子並不能起加固作用。

但是他可以保證這個貨物在發生磕碰或被拋扔的情況下,保持整體不變形。這對於子彈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安全才是首選。

因為鐵盒子再堅硬,遇到磕碰或者被拋扔的情況下,必然會變形。鐵盒變形,就意味著隊裡面所裝的子彈有所擠壓。子彈受到擠壓,就必然會觸發底火,引起爆炸。


但是木盒子不破是不會使得內部受到擠壓的,所以我們也會發現用的基本上都是櫟樹、杉木、橡木、樟木這類硬質木柴,而非桐木這類軟木。

木頭箱子裝子彈,也因此更方便運輸,成本更低。據說在戰場上木頭箱子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用途,那就是必要時可以當劈柴用。



炒米視角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有此一問的,這全是被電視裡邊的橋段給誤導了。一聽說要開打了,士兵扛著木條箱子,擱戰壕裡邊壘,撬開箱子一水的黃澄澄的子彈?

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您以為子彈是咱家山藥蛋?隨便整個長木條箱子整進去就完事了,壓根就不是那麼回事。

就這裡邊跟那俄羅斯套娃差不離,一層套一層,每一層都有他自己的作用。

畢竟子彈雖然是消耗品,但這東西如果使用不當的話還能殉爆,誰負責咱就不說了,這後果可沒人擔當的起,吃槍子都來不及。

所以咱先得了解一下,這子彈是如何包裝的。

第一層

他這包裝分三層,這最裡邊緊貼著子彈的這一層一般是是紙殼子的。就這一層到現在都是這樣。當然要是愣抬槓的話,啥黃金子彈,這種百無一用,光看不中用的除外。

所以您別管是啥大廠子還是小廠子,都這麼幹,給子彈套這麼一層內襯。他的一個作用就是把子彈按照一定數量進行切割擺放,所以粗糙一點,沒人說你啥。

咱就用二戰時期日軍那子彈包裝來簡要的說明一下。

日軍這紙殼子是用膠水粘起來的硬紙板,他也講究,在上面還粘了倆布條條,畢竟他那帽子還裝倆屁簾不是。

當然他這打到後期的時候,就他擱太平洋那破島上,資源短缺了,炸彈都是用陶瓷做的,所以這倆布條就換成了紙條,功能沒有變,就是為了方便打開著紙殼子。

咱就說了日軍腦子也軸,你弄一卷紙片子裝上不就完了嗎?廢這勁?

他這裡邊裝著三個五發彈夾,這一點和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包括咱大華夏這紙包裡的子彈這都是散裝的,目的就是為了多裝點子彈,咱一包就能裝三十發,日軍這才抵得上一半的量。

日軍的目的其實也簡單,就是為了方便作戰,因為大傢伙都知道,這日軍為了追求彈藥通用,他那一成不變的三八大蓋和他那著名的作死系列歪把子,都是按照五發一個彈夾設計的,當然他那歪把子一口氣能裝六個彈夾,要命的是這東西容易卡殼。

當年咱繳獲這歪把子,都嫌棄的不要不要的,整個就是一坑,丟了吧,這好歹是一挺機槍,不丟哇,關鍵時候總是和你扯犢子。

又說遠了,咱接著聊。

一般的國家這一層用牛皮紙裝,這其中另一個作用是防止產生靜電,這東西對彈藥的危險有多大,不用俺說,大傢伙也明白。

在有一個,這牛皮紙含水量小,比較乾燥,畢竟您弄人容易吸水的,好端端的子彈生鏽了,這就不好了。其實在很多軍用領域當中,咱都能瞅見牛皮紙的身影,利用的就是他本身的乾燥不吸水的特點。

現在這重機槍為了裝彈方便,這一層使用的是掛包,將這一層的子彈直接套到機槍上邊使用,當然這包就不能是紙的了。

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

那麼第二層,大傢伙絕對想不到,這是一層鐵殼子。這層鐵殼子是密封的,就和咱吃的午餐肉罐頭差不多。

要想使用,您就得拿開午餐肉罐頭那樣的鑰匙去打開,這絕對費勁。

咱都知道,這玩意要命的很,鑰匙卷半天,一不小心就斷了,鐵皮盒子可就撬不開了,這就得上暴力手段才成。

後來就又改進了,當然罐頭的性質沒有變,變成了像開灌裝啤酒那拉環方式,一拉就開。

當年意大利軍隊因為撬不開他們的彈藥箱,沒辦法向英國人投降了,可愛的意大利人估計就是難到這一環節上了。哈哈!

(其實意大利人是不願意打戰,當年意大利向一支英國裝甲部隊投降,結果英國人拒絕了,是的你沒有看錯,拒絕了。因為英國不想要俘虜,想要一個極為漂亮的可以掛到胸口上的殲滅戰。憤怒的意大利人開始進攻,將英國人打了稀里嘩啦,潰不成軍!所以說道根子上他們是不想打戰!)

好吧又跑題了,咱接著聊。

這一層為嘛是鐵皮罐頭呢?他作用是保持子彈的溫度和溼度。大傢伙知道子彈裡邊裝的畢竟是火藥,這東西達到了一定的溫度,殉爆都有可能。

據可靠的資料顯示,您這溫度達到了五十一度的時候,這火藥可就開始吱吱吱的洩露氣體,這比過期了都可怕。

這是一點,還有一點,這子彈在運輸過程中,根本不可能走在平坦的馬路上,崎嶇的山路,蜿蜒的小路,這常有的事。所以在運輸過程中,這子彈就不可避免的要發生碰撞,這彈頭容易遭到意外的損傷,您這應該打胸口的子彈結果打腳面子上了,這就造成了精度的損失。

所以這一層就用鐵皮罐頭來裝用。

當然這一層如果用鐵皮罐頭來裝,這到了戰場上,士兵哪有時間開這罐頭,所以在上去的時候,一般都是由輜重兵把這層開了,將子彈運到戰場上去的。

第三層

那麼最後一層,這就是擱最外邊的包裝,這就是咱最為常見的木條箱子。

咱就說了,您要是直接使用中間那成的鐵皮罐頭運輸,也湊活。但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鐵皮罐頭他不防撞,軍隊裡邊的東西那個物件不是重量級別的大傢伙,這要是發生碰撞,這鐵皮罐頭就容易發生變形。

而且這鐵皮罐頭表面也光滑,指不定這東西往那一擱。你這打著打著沒子彈了,這麼一摸,子彈盒子早劃出去百八十米遠的距離,這可不成。

而他這特點在運輸過程中你也不好固定,畢竟容易打滑不是,所以這就得需要在這鐵皮罐頭外邊,再套一層。

哎!木頭就是一種很友好的材料。首先這玩意表面足夠的粗糙,摩擦力夠了,而且相對於金屬,他還輕便。

最重要的是價格還便宜,只要有伐木場,加上幾枚鐵釘,弄倆木匠,這活就能幹。當然現在也有用工程塑料來製作這最外一層的,但您也得點開這科技樹進行解鎖,有了啥煉油廠,塑料廠之類的東東才能幹。

而且要命的是,塑料這東西,這時間一長,他容易發脆。這子彈要是壓底下時間一長,你就不能抬,一抬全散了。

而木頭壓根就不需要這麼費事不是,您就算擱倉庫裡邊放上半個世紀,他也不會出現上面那毛病,所以木條箱子這就成為了子彈包裝的首選材料。

而且木頭質地軟,您磕一磕木頭是一坑,不影響裡邊的形狀。

咋說呢?戰場一切以實用為準繩。日軍到了二戰後期,他是直接將這第二層去掉了。

要俺說,這第一是為了實用,這第二主要還是因為他打光打窮了,這第二層多少他也是鐵不是。

那麼再往後,日軍乾脆這木頭盒子裡邊直接裝那五發彈夾了,連硬紙板都不願意放了。

所以日軍的失敗是必然的,他撐不起那麼大的場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子彈使用的包裝不是隻有一層木箱子,它也是一層層的“精包裝”,每一層都有每一層的作用,因為木箱的密封性不是很好,在戰爭中不能確保可以給子彈一個適合存儲的條件,如果只用木箱的話,不及時使用,子彈很容易生鏽,這樣的話就報廢了,所以它最外層是木箱,裡頭其實是用鐵盒裝的一包一包的子彈。



而每小一包子彈都是用牛皮紙包的,因為這種紙質量好,比較結實,不容易產生靜電,避免發生意外,隔水性好也不容易腐蝕子彈,當然,這麼包裝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精確地計算子彈數量。



那麼可不可以不用木箱,直接用鐵盒裝呢?如果直接用鐵盒裝的話,在運輸過程中非常顛簸,那個時候可不像現在公路這麼多,都是些凹凸不平的土路,如果是鐵盒的話,很容易磕碰壞,而且不容易堆疊,但是如果加上一層木箱,就可以對鐵盒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木箱外面還有兩根木頭是用來做防滑木條的,就是為了在堆砌時能夠穩當,而且用木箱子比用鐵盒在抗彈藥的時候更容易。

▲美國工廠生產子彈

當然,在那個戰爭時代,鐵的生產量有限,製造符合運輸標準的鐵箱子太浪費,為了避免鏽蝕,還鍍了一層鋅,成本太高,而木箱顯然要更容易獲取,價格也比較低廉,不像現在樹木這麼珍貴,而且一個大木箱裡頭分盒包裝,也有利於攜帶,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子彈想將會被更加輕便結實的塑料箱所取代。




琅琊利劍


經常看戰爭片的小夥伴應該能發現一個常見現象:子彈都是裝在木頭箱子裡面。不管戰爭發生在什麼地方,也不管它發生在什麼時期,這個現象都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或許有小夥伴就要問了,子彈這麼珍貴,不是應該放在鐵箱中嗎?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作為軍需物資的最大特點應該是量大輕便,而子彈這種戰爭期間需求量相當大的物資當然也不例外。這樣一看鐵箱的確比不過木箱。木材的資源非常豐富,應該稱得上是地球表面最容易獲得的材料了。木材的加工過程也相當方便,畢竟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百姓幾乎都是在家裡就能完成木櫃,木凳等傢俱的製作,從這些也能看出木箱的製作方法很簡單了。並且木箱十分輕便,容易搬運。

其次,木質彈藥箱對溫度,氣候的適應能力很強,不會輕易變形。它的導熱能力相當差,在炎熱的夏天不會像鐵箱一樣變得很燙手,而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像鐵箱一樣容易粘手。更重要的是木箱對子彈沒有任何的影響,不容易產生摩擦,也不容易產生磁性干擾,因為木頭的絕緣性很好,而在運輸過程中,木箱還能很好的起到緩衝的作用,避免子彈們因相互碰撞而產生火花。


最後,木材不僅資源豐富,作用也很大。眾所周知,打仗的時候軍人們必須要輕便出行,可是他們也要吃要睡,也會怕冷。戰爭一旦發生,誰也猜不到它到底什麼時候結束。如果在戰場上,生火做飯的木材不夠,那這時候木箱就發揮了它剩下的價值。並且有的時候,木箱也能當做板凳來坐,讓軍人們能夠稍微舒適一些。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木箱在戰爭期間也越來越受歡迎。不過我倒是希望這些裝子彈的木箱能夠少一點,彈藥也少一點,戰爭也少一點,讓世界各地都出現和平之光,人人臉上都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以史正衣冠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我國56式自動步槍彈,也不是單純用木箱包裝。

大家看過電影《軍火販》就知道,外面是個木箱子,裡面則是薄鐵盒,薄鐵盒內裝著子彈。

而AK自動步槍子彈就有所不同。

有的子彈,則是直接採用木箱子的散裝。

大家看過《戰爭之王》就知道,蘇聯子彈生產完全流水化,只是最後裝入木箱需要工人釘釘子而已。

為什麼採用木箱裝子彈,原因大體這幾個:

第一,重量相對比較輕。

木頭的質量當然比金屬要輕得多。

戰爭中,子彈消耗量巨大,前線哪怕是火線補充,都是以十萬甚至百萬為單位進行補充。

一個箱子大約裝幾百到1000多發子彈,大家算算這一次要多少箱子。

如果採用金屬箱子,太薄會導致意外碰撞損壞子彈,太厚則造成重量太大。

所以,採用木質箱子是必然的,在塑料彈藥箱出現之前木頭就是最輕的。

第二,木質彈藥箱比較結實。

上面也說了,薄鐵皮箱子並不可靠,遇到積壓或者碰撞,就很容易變形。

而既然是打仗,不要說積壓碰撞,恐怕彈藥運輸車輛和軍艦被打翻了都可能。

有些時候緊急空投子彈補充,子彈從高空墜落也非常容易變形。

如果想要解釋,鐵盒子就比如做的比較厚,但重量就太大。

所以看來看去,就是木頭最合適。

木頭厚一些可以有些避免這些問題,重量增加卻比較小。

第三,價格便宜。

今天傢俱價格高昂,很多人認為木頭很貴。

其實,木頭在以前價格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值錢。

以蘇聯為例,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森林,木頭在森林裡確實是一文不值。

開採木頭唯一就是伐木工的工資以及運輸木頭的費用,但也不會很高。

一個伐木隊一年的成果就非常驚人了,而伐木場一般都有小貨車,運輸成本也不高。

相反,鐵盒造價就高的多了,畢竟需要採礦、冶煉、製造。

對於世界大戰來說,彈藥箱在當年採用木頭幾乎是必然。



其實,時至今日各國軍隊都開始採用塑料彈藥箱,逐步會淘汰木頭。現代工程塑料比木頭要好得多,成本更低廉。


薩沙


彈藥箱 一般來說分為內箱和外箱,在塑料工業不發達前外箱基本都是木材包裝,而彈箱的內箱一直沒有變化都採用“冷軋鋼板”製成,二戰期間則使用厚一些的“馬口鐵”(罐頭盒),它理論上也是一種冷軋鋼板。

早年間鋼鐵工業不發達,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50→1960年代初,除了美國之外,其它國家的鋼鐵相對於木材都是略顯稀缺資源,具體到後勤保障這一塊,彈藥箱與武器、彈藥,軍糧,鞋帽…相比屬於三類軍需品,鋼板製成的彈藥箱的會少製造一些,而木材容易得到製作也很簡單,特別是戰爭期間鋼鐵消耗量很大,有些缺乏鋼材的國家,直接就用木材彈箱,也沒有外箱、內箱之分…但是,作為彈藥的外包裝它要保證彈藥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的安全和比較快速的運輸工具上裝卸。

抗戰時期,我軍使用的“七九勃然”輕機槍子彈盒,“七九勃然”就是英國的“布倫輕機槍”的中國7.92毫米口徑版,這槍是加拿大製造的,由於靠近美國不缺乏冷軋鋼板,它的7.92子彈包裝還是分內外箱的,這個“鐵皮箱”就是內箱,外面是木材做的外箱,子彈的保存要求:防潮溼、陰涼通風、防靜電,防磕碰…內箱使用冷軋板製成強度較高,防磕碰性能好,並且冷軋鋼板經過防鏽漆噴塗,在防潮性能也比木材好一些;而木材箱也是防磕碰的,是防止鐵板制彈藥箱之間的磕碰,並且木材不會產生靜電,也就隔絕了大量的鐵質包裝箱堆積在一起磕碰產生靜電(火花)的可能,特別是炮彈,它的引信種類當中有些是電池擊發雷管的,高伏靜電很容易將其引爆…,所以必須要有木材做彈藥箱,但木材外彈藥箱也屬於易燃品,它也不是很安全!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環保的要求,木材外箱被淘汰了,目前大部分的彈藥箱都採用“滾塑”彈藥箱,這種彈藥也採用一定厚度的冷軋鋼板為“骨架”(內裡支撐),外面在復以塑料層,這樣即可以防腐又能提高彈藥箱的強度,即便是把它扔在水裡,子彈較長時間也不會受潮…“滾塑”彈藥箱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種彈藥的外包裝上。
圖片上是美軍M60和M73機槍的彈箱,裡面可以裝200發子彈,已經由“可散式彈鏈”連接好,需要射擊時直接安裝到機槍上就可以發射了…所以,這種機槍使用的彈盒(內包裝)仍然是冷軋板製成,它暫時還沒有被“滾塑”彈藥盒替代,當然它的外箱也使用了“滾塑箱”。


皇家橡樹1972


大家看戰爭片的時候就會發現裝子彈現在還有炮彈,都是用木頭箱子來裝。也許大家會感覺到比較奇怪,為什麼要用木頭箱子而不用其他的鐵箱子,這是有諸多原因的。



因為首先木頭的質量比較輕,而且木材到處都是便於取材,而且還有木頭的價格比較便宜,正是因為這些優點,所以大家都習慣於用木頭箱子來運輸子彈或者炮彈。鐵箱子也有,但是鐵箱子無形中會增加重量,並不方便裝卸和運輸。



還有一點子彈和炮彈這種東西都是裝有火藥,並且是殺人的利息,所以平時一定要保證它的安全性,千萬不能發生靜電或者走火之類的,否則還沒有殺到別人,首先把自己就給殺了。而木頭是不導電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講,它是裝子彈或者炮彈的最好的器具,而鐵則不然,鐵是容易發生這種危險的。



還有在戰場上,環境一般都比較惡劣,子彈和炮彈這種東西要儘量避免高溫,木頭是不導熱的,所以木頭能夠起到比較好的防熱作用。鐵不同,鐵是非常導熱的,在極端環境下,鐵箱內的溫度可能會弄得很高,最終導致意外的發生。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其實這個木頭箱子僅僅是彈藥箱的一個外包裝,內部還是有分裝的子彈的。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彈藥箱裡面放著的都是散件的子彈,這個純屬臆想,或者是影視劇的誤導,打開箱子裡面全是散裝子彈。實際上,彈藥箱除了外包裝,裡面還有分裝好了的一包一包的子彈,並不是打開就是散裝的子彈。結構大概是,一個木箱,然後裡面小的鐵皮箱,裡面分裝一包一包的子彈,要麼是一個大箱子裡面,都是小包的子彈。這個,根據具體是什麼子彈決定。



至於為什麼使用木頭箱,這個原因很簡單,就是木材好弄,便於生產,而且還便宜。二戰不比現在,現在彈藥箱工程塑料居多,那會兒你生產個大鐵箱子容易,還是直接拿木板釘幾個箱子容易?而這個木箱裡面還有一層鍍鋅板,防潮的。
至於一些答主說的,使用鐵皮箱會因為發生碰撞會產生火花,這點純屬扯淡了,裡面幾乎不會產生什麼較大的碰撞,箱子大小都是正好的,裡面的子彈整整齊齊擺放的,怎麼碰撞,拆了的彈藥箱,拆開之後,仗打完基本就用光了


▲要是會因為碰撞產生火花,估計跑幾步子彈就自己打光了

德軍的MG42彈鏈都是放在鐵皮彈藥箱裡的,如果會因為碰撞產生火花,估計幾百萬德軍還沒開到前線,就有一半死在火車上了,而且機槍手和副射手居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