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世界中

金凯利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

他曾拍过一部叫《楚门的世界》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甚至比他的喜剧片还高:

有8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世界中

《楚门的世界》---金凯利

影片讲述的是男主角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他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这个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是电视公司的演员。

这些演员们每天都在这个巨大的“摄影棚”里扮演着好心的邻居,美丽的护士,刻薄的老板,甚至是楚门的妻子。他的生活其实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上千架摄影机对着楚门,把他日常的一举一动播放给全世界观众收看。

当年这部影片上映时在美国造成了巨大轰动。它背后的社会隐喻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从这个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被监视着的“楚门”身上,看到了大时代下个体的缩影。

操控,虚假,自由,是那时的关键词。

在更早之前,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也描绘了类似的景象。在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人们被一个名叫“老大哥”(Big Brother)的东西监视着。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无知又麻木,每天都被强行灌输着上层的思想和意志。

有趣的是,苹果公司以此为蓝本,创作了一条享誉世界的广告《1984》,在现实中带来了一场计算机世界的巨大革命。

有8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世界中

苹果广告《1984》在现实中带来了一场计算机世界的巨大革命。

时间一晃过了30多年。

当初的电视媒体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碎片化,多元化。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崛起被称为“自由意志”的觉醒,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单一信息渠道的影响,百家争鸣的时代到来。

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8.5亿,相当于欧洲的人口总和。

然而,当年的隐喻并没有因此改变。反而换了一种方式,以更隐晦的姿态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怪象。

从名人诈捐,到新闻造谣,从微信打假,到微博撕逼......我们目睹了千奇百怪的信息轰炸,经历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类表演。才发现人人都能发声的新媒体时代,并不比过去单一的电视广播好到哪儿去。相反过度的信息爆炸加重了思考成本,让我们更愿意被动相信“观点”,而非主动辨别“真伪”。

这时,就需要有人出来主持正义,还原真相。

然而,什么是真相?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但这只解释了真相本身,并没有说真相是怎么来的。

电视剧《胜者即是正义》里对“真相”一词,有另一段描述:

“真相”在发生的那一刻之后就已经被淹没了。接下来所有的质证都是推测,都是站在相关利益方角度的一种“自圆其说”。

只要质证后的证据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事实,那么法官就相信它是真实的。这叫做程序正义。

我们如今在媒体上接收到的信息,几乎都是这种“程序正义”:

明星被爆出“黑料”,媒体煽风点火,粉丝纷纷站队。一开始被爆出的“真相”经过各路反转,到最后谁也不敢肯定事实到底是什么;

企业被曝光造假,记者忙着报道,各路人马解读。一个简单的“卖假货”事件演变到后来很可能变成“竞争对手恶意陷害”,“企业员工公报私仇”;

只要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就永远没有一锤定音的那一天。到最后人们关心的早已不是真相本身,而是怎么证明自己所说的是真相。

这时谁的故事讲得有板有眼,讲得无懈可击,讲得耸人听闻,讲得用情至深,谁就代表了真相。

“程序正义”到最后甚至演变成“情绪正义”。理性思考被忽略,情绪煽动成为诱因。

在这种情形下,“操作”变成了可能。懂得操纵大众心理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关于这一点,方法成千上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以大量金钱为资本,以人性弱点为入口。最后结果也大致相同,通过“民意的力量”来干涉大多数人对事实的判断。要知道,从众心理是最容易利用的人性弱点。

有8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世界中

以大量金钱为资本,以人性弱点为入口。

而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注意力迁移。通过制造一系列更劲爆更轰动的事件,来掩盖原本处在风口浪尖的舆论焦点。正应了那句话:藏起一棵树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答案是把它藏在一片森林里。

依次类推,藏起一个谎言的最好方法,是把它藏在一堆谎言里。

再往下推,答案让人不寒而栗。

孙子兵法说的好,“用兵者,攻心为上。”

熟读《乌合之众》,《公众舆论》等书籍或者深谙传播学原理的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在这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攻城略地,占领大众的心智。配合资本的投入,很容易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主宰公众的注意力。

有8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纵的世界中

配合资本的投入,很容易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主宰公众的注意力。

关于这点,一些公众大号们早已熟练于心。他们被称为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

掌握了他们,就掌握了舆论。

掌握了舆论,就掌握了权力。

意见领袖振臂一呼,底下摇旗呐喊的人就开始纷纷站队;

明星发条怼人的微博,就能引起双方粉丝三天三夜的骂战;

更不用说拥有千万粉丝的人发一篇文章,公众就能帮忙她解决小孩上学的问题。

千万粉丝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一个省级卫视的影响力。

而微博上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红段子手,他们早已被三家大公司所把持,形成抱团阵营。同一公司旗下的红人互相转发和追捧。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某一个观点在短时间里得到许多大号转发。不管正不正确,只管吸不吸睛。

仔细想想,这样的现象每天都在我们周围上演。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就像《楚门的世界》里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现实中的楚门。

自媒体的崛起并不是自由意志的觉醒,这依然是少数人操作大多数人的游戏。只不过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这种“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我们身处其中,却从未思考过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天天排队的网红奶茶店,媒体炒作人气爆棚。但你不知道排队的人里面可能一半以上都是黄牛;

深夜热闹非凡的直播App,大家高呼着全民娱乐时代到来。但你不知道直播室里面99%都是机器人;

卖衣服的网店下一片评论叫好,以为遇到良心卖家。但你不知道这些评论花几十块钱就能在网上买到;

还有那些动辄百亿播放量的综艺网剧,如果你知道中国只有7亿网民,那你就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荒唐可笑。

所有虚假繁荣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此时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什么,相信什么。

而当一件事情越看上去无懈可击,背后的玄机可能越深。面对这种现状,保持理性思考才更显得珍贵。在难以还原真相的情况下,至少我们可以拒绝做任人摆布的木偶。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颗独立思考的心。最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普及的知识。

下面几个简单的小建议,大家不妨参考:

1. 警惕幸存者偏差

不要只听某一类人或群体的声音,以免先入为主。扩大你的信息采集样本量,不断改变信息搜集的渠道。越是听到观点一致的声音,越要寻找不同角度的见解。

旁听则暗,兼听则明。

2. 拒绝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将其他故事和案例中得到的结论,嫁接到现在的事情上,达到误导受众的目的。而应对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事论事。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注意力始终放在眼前讨论的议题上,警惕任何“拿来主义”的理论和诡辩。

3. 不要轻易站阵营

随大流是最容易合群的方法,但合群并不意味着掌握真理。把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当做“信息”而非“结论”,凡事都要自己分析。

过滤掉任何情绪性词语,比如“可怜”,“心疼”,“难受”;屏蔽任何结论性词语,比如“肯定”,“绝对”,“势必”。先做冷静的旁观者,再做热心的讨论者。

4. 坚持MECE

经典的麦肯锡理论,在这里依然适用。面对任何问题,都要记住“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找到事物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把它们分别拆开,独立分析。

这样去思考,很容易分辨出谁在搅混水,谁在转移注意力。

最后,愿你我都能有一颗冷静理智的头脑。


【这里是阿焜说·欢迎评论·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