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山歷史文化的挖掘,今年70歲的潘雲國作出不少貢獻。這個土生土長在重慶南山黃桷埡的老人家,曾在南山街道黨政辦、財政、工會、農業等崗位上工作30餘年。期間,他曾參加《重慶南山風景旅遊圖》、《大南山風景區可行性規劃研究》、《南山旅遊發展規劃和小城鎮規劃編制》等修訂工作,並參與《南山地方誌》修編,被當地人視作“南山通”。
疫情期間,老潘宅在家裡沒閒著,寫寫畫畫,翻閱各種感興趣的資料。今日,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所寫的南山懷古系列篇章,近日又新增一篇。這篇文章與抗戰初期內遷黃桷埡的中央電工器材廠有關。
實際上兩年前,他便開始收集相關資料。但由於中央電工器材廠有關記載,屬於南山歷史文化檔案中的空白,相關資料收集起來並不容易。老潘收集的資料雖然不多,但卻了結了他的一個心願。今日,老潘給我們講講其中故事。
原重慶市第四女中校門口,也曾是中央電工器材廠的進口大門。
當地人稱“燈泡廠”
為尋找中央電工器材廠抗戰初期內遷黃桷埡的歷史過往,最近兩年,我在網上查閱了許多資料。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隨著上海、南京、漢口的淪陷,在湖北宜昌碼頭,一時間候船準備轉移進川的國民政府兵工署所轄軍工和民用企業的機器設備堆積如山,撤退人員無數。
據我資料蒐集,關鍵時刻,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親自安排指揮輪船、木船、漁船,冒著日機的狂轟濫炸,通過長江航線日夜不停地轉運物資和人員。被搶運進川的軍工企業中,落戶在重慶長江南岸黃桷埡的有中央電工器材廠、中央造幣廠、中央降落傘廠等。
中央電工器材廠於1936年破土動工建設。1937年與英國合作生產電線、電纜等;與美國合作生產電子管、燈泡、探照燈、射燈等;與德國合作生產電話機、電動機、收發報機、變壓器、開關電池等。該廠主要以生產軍工產品為主,保證戰時需要,為我國重工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央電工器材廠抗戰初期內遷黃桷埡後,被當地人稱作“燈泡廠”。1938年,中央電工器材廠各種機器設備經千里轉運,在重慶海棠溪碼頭下船,最終落戶在黃桷埡崇文坪86號一帶。
原重慶第四女中在“燈泡廠”空地建的女生宿舍
職工住在“華峰”裡
位於黃桷埡的原第四女子中學師生宿舍旁,清代時期有個美麗的大花園。園外四周古木參天,野花繁茂,竹樓轉閣,小徑通幽。園內有8棵高聳入雲的銀杏樹,2棵三百多年的皂角古樹,把古色古香的袁家大院緊緊掩隱。袁家大院是一幢典型的川東民居,三合院造型,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房屋開間寬大,裝修豪華,木質地板漆得金黃髮亮。緊靠袁家大院北邊圍牆,是個長條型跑馬場,可供五匹賽馬同場竟技。
袁家大園的主人叫袁金會,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大戶,家中很有錢,據當地老人說,昔日的黃桷埡,有一半土地歸袁家所有。
我綜合了知情者的口述,得知中央電工器材廠在這一帶落戶後,佔地面積上百畝。起初建廠時,把廠區分為兩大片區。
其生產區為一個片區。為有利於機器設備的運輸安裝、各種原輔材料的運入、電工器材產品的運出,把廠區建在海廣公路旁的仁家嘴。海廣公路從海棠溪到廣陽壩飛機場,該公路1936年竣工,是唯一的從海棠溪經四公里、黃沙坎,貫穿黃桷埡、南山的公路。仁家嘴在如今的崇文路公交車站對面的高山流水住宅小區處。
其職工生活區為另一個片區,佔地面積30多畝,四周有圍牆,緊挨袁家花園,取名“華峰”,行人過路只能繞過“華峰”走。
據知情人士回憶,“華峰”北面是職工食堂,可供三四百人同時用餐,東面有一個開水房、一個盥洗室,南面有30多棟職工宿舍和一個公共廁所,其中三棟是三層樓房,其餘為平房。毎棟房屋均利用高大茂密的梧桐樹和洋槐樹掩隱以利防空。東面靠桐子林山坡,建有蓄水池。
大都夜間生產
知情人士告訴我,中央電工器材廠職工實行集體用餐,由於物資供應緊張,吃得差,但大家毫無怨言。一年四季不論天晴落雨,職工上下班都穿闆闆鞋,走路“咔咔咔”直響。
為保證廠區用水,在公路途中的低窪地段,工廠專門修了一個1千立方米的蓄水池,那時沒有水泵抽水,廠裡從職工中挑選了四五個人專門挑水,保證廠區生產用水。
戰時整個黃桷埡能用上電的不多,僅有中央電工器材廠、中央造幣廠、重慶郵政總署、中央工業實驗所等單位。原輔材料都是用軍車從外地運來。其廠內設多車間,即材料車間、冶煉車間、生產車間、組裝車間、成品車間等。每個車間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在靠北邊的斜坡處,建有一個生產玻璃的大爐子。爐旁有座用紅磚修的高煙囪,專門用來排放煉玻璃的煤煙。每個車間設有專人對質量監督管理。靠東邊斜坡修了一條簡易公路,破破爛爛的,長約300多米,可直通生活區。
抗戰時期,黃桷埡一帶屬日機重點轟炸區域。為避免傷亡,中央電工器材廠大都是在夜間生產。
不準外人進去
我所收集的大部分歷史資料,都是根據知情人士口述得來,他們而今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記錄下來,也算是了結了大家多年來的心願。
我聽家裡老人講,有一次日機突然來轟炸,有顆炸彈落在該廠旁,幸好沒有爆炸。另有一顆炸彈落在該廠伙食團後邊的空壩子中爆炸,炸了一個大坑。我家的茅草房就在附近不遠,震得房子直搖晃,掉在床上的塵土厚厚一層。不管如何說,沒把家毀掉,還算運氣好。戰時防空洞有專人管理,負責點亮壺(菜油燈),那次轟炸前,當地群眾和該廠所有職工都躲進袁家花園後邊的防空洞裡面去了,沒有一個傷亡。
中央電工器材廠管理很嚴,有300多名職工,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下江人,屬軍事管制單位,工廠四周修有圍牆,大門挨靠公路旁,設有值班室,由全副武裝的安保人員站崗放哨,外人一律不準進去。我的黃姓姑爺是江西省安遠縣人(本地老百姓統稱為下江人),因這關係,大孃孃年青時曾被招進廠工作。
原重慶第四女中學生在原中央電工器材廠車間參加學工勞動
我家在仁家嘴,與中央電工器材廠僅一牆之隔。我小時候經常到該廠附近玩耍,離我家不遠處有一個大斜坡,原是一個廢渣場,煤炭灰堆積得如同一座小山,裡面夾雜有玻璃渣,廢燈泡,廢銅芯線等。有次我赤著腳去揀銅芯線,不小心被玻璃劃了一條口,鮮血直流。
家住童家花園旁的原黃桷埡工商所所長劉吉春,近90歲高齡了,他告訴我,中央電工器材廠的土地是從袁家花園主人袁金會處買的,生產車間和職工生活用房的建築材都是就地取材,竹木結構、夾壁牆,穿逗房、瓦屋面。
現年滿83歲的肖永國,原家住中央電工器材廠旁,幼時在真武山小學讀書,後來從成都工學院畢業,在重慶化工企業工作到退休。他告訴我,小學期間,每天都要從該廠路過,中央電工器材廠門前掛著工廠的牌子,廠裡管理很嚴。小時候有天放學後,他想從廠後門進去看裡面到底生產些啥子,結果剛走攏後門,就被兩個大漢攔住,嚇得他再也不敢去了。抗戰勝利後,中央電工器材廠的大部份設備和人員遷回原地,留下了一部分人員繼續生產燈泡。
劉吉春還告訴我,他聽說重慶解放前夕,中央電工器材廠內有中共地下黨組織在活動,為迎接重慶解放做了很多事情。
原重慶第四女中校園一景,能隱隱從中感受到其中靜謐。
國內第一盞日光燈
據我資料蒐集,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後,中央電工器材廠的房屋土地設備被川東行署和川東軍區接管。1953年,重慶市教委決定將原重慶女中遷到黃桷埡,把原中央電工器材廠的廠房,職工宿舍、伙食團及位於附近的中央造幣廠,袁家花囩、童家花園、孫家花園的土地,房屋全部移交給學校,並將原重慶女中改名為重慶市第四女子中學。中央電工器材廠留在黃桷埡生產燈泡的機器設備和人員遷往沙坪壩。
1997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慶市第四女子中學改製為四川外國語學院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此後該校進行了擴建,原中央電工器材廠遺留下的相關廠房老建築被拆除。
據有關史料載:國內第一盞日光燈,就是由中央電工器材廠在抗戰時期研製生產問世的。南京華東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是我國電子行業中的一家大型骨幹企業,通過多年努力,組建了華飛等11家中外合資企業,據悉其前身就是始建於1936年,1938年曾內遷到黃桷埡的中央電工器材廠。
我將這段歷史資料整理好後,發佈在了“黃桷小屋”(南山街道黃桷埡社區“黃桷文學社”微信交流平臺),請老中青文友們指正。希望這段歷史資料能為南山歷史文化添彩。
閱讀更多 二三裡資訊重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