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作為無脊椎動物的蚯蚓,相信用手摸過它們的人都會記得那種手感,身子特別柔軟,而且看上去是由顏色深淺不一的各部分組成。沒錯,蚯蚓同時也是大自然中真實存在的環節動物之一。只是大家可能會感到意外,即便是蚯蚓這樣小時候有機會經常看到的動物,竟然在我國境內就多達200多個種類。而蚯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分佈情況,更累計達到了3000種以上。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為了避免引起部分人感到不適,因此文中配圖大多為蚯蚓的生長環境,而非蚯蚓的真實圖片。不知大家對蚯蚓的記憶是怎樣的,但於我而言,蚯蚓就是一種可被用於釣魚的重要工具。還記得兒時的時候,經常和小夥伴相約一起挖蚯蚓,並將其掰扯為好幾段。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釣魚的時候方便一點,隨便用一段套在魚鉤上便能吸引魚兒上鉤。有意思的是,雖然過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有些被切斷的蚯蚓依然還在動彈。那麼,一條蚯蚓被切成9段都不死,是因為它們雌雄同體嗎?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蚯蚓生殖有關的身體構造特徵: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蚯蚓原本是一種雌雄同體的動物,當環帶出現的時候,就意味著它們已經發育為性成熟狀態;

蚯蚓一般擁有1到2對生殖腺,而且,它們的生殖腺在體節中的分佈並不廣泛;

1到2對精巢的位置通常在10到11節,一對雄性生殖孔的位置一般14節以後。也就是說,生殖孔的位置會比精巢更靠後2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節;

而卵巢的位置則在第13體節上,雖然卵黃比較少,但此處的環帶看上去會更厚。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蚯蚓巢囊和貯精囊的位置是一前一後,而兩者之間的連接是通過一個小孔,精細胞會首先從精巢囊中轉移到貯精囊發育。一旦它們發育成熟,便會再次返回到精巢囊、並進入到輸精管。而位於身體兩側的輸精管,就這樣將已經成熟的精細胞運送到第18節體,使其到達蚯蚓的前列腺管處。

雖然一條蚯蚓同時具備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但它們也同樣跟其他一般有性繁殖生物一樣,需要兩條不同的蚯蚓進行異體交配。交配中的蚯蚓會採取頭尾相反的姿勢,兩方的雄性生殖孔和雌性受精囊孔會彼此對齊,這個受精囊裝滿精子的過程則需要耗時1.5小時左右,而精子要完成受精則還需要2到3個小時左右。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沒有切不死的蚯蚓-蚯蚓的再生能力跟品種、環境和身體結構有關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蚯蚓一定是可以被切死,如果9段還不夠,那19段試試?蚯蚓的再生能力跟其身體的環狀結構有關。事實上,蚯蚓貫穿全身的血管,同時還跟各體節內的毛細血管連接著,當蚯蚓身體的一部分被切斷之後的,體節內的血管會和主血管形成獨立的血液循環系統。

而其斷面上也會生長出新的細胞團,它的出現可以防止蚯蚓失血太多,同時這個閉合的斷面還能阻止其他微生物對其身體產生影響。如果蚯蚓的斷裂方式是平行方向上的,那麼體節內的循環系統就能幫助其再生,而不會面臨壞死的結局。當然,作為環節動物的蚯蚓,也並不是所有種類都具有相同的再生能力。比如,“赤子愛勝蚓”就能比“陸正蚓”(釣魚蟲)再生出更多的體節。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為了瞭解不同的切法會對蚯蚓的再生能力帶來什麼影響,研究人員也曾對“赤子愛勝蚓”做過相應研究。從實驗結果來看,“赤子愛勝蚓”的每一個環節都具備再生的能力,但卻擁有不同的再生成活率和成活時間。

而這一規律,整體呈現出身體前到身體後逐漸減弱的趨勢,至於要再生出多少體節,則完全取決於被蚯蚓被切斷的位置。通常情況,有頭無尾的蚯蚓體段擁有最強的再生能力,其次是無頭無尾的體段,而再生能力最弱的當屬有尾無頭的蚯蚓體段。


有沒有死不了的蚯蚓?雌雄同體的蚯蚓是怎麼繁殖後代的?


總而言之:

一條蚯蚓在被切斷之後,其剩餘的體段程度和它所擁有成活率、再生能力,以及存活時間是成正比的;

如果被切斷的蚯蚓體段保留了完整的神經系統,那麼它具有的再生恢復速度也就更快;

當一條蚯蚓被切成很多段之後,其中擁有生殖環的蚯蚓體段,擁有更快的再生速度和存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