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是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不到5公里。公园内70%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泊、沼泽,各水系相互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西溪湿地水道如巷、河汊如网、绿树夹岸,著名的景点有福堤、绿堤、寿堤三堤;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等十景。三堤作为景观纽带将十景连接起来,使游人可以在春阳下采青观鸟,夏至时采菱赏荷,秋风中欣赏火柿映波,冬日里踏雪寻梅。湿地也是鸟类的天堂,各种各样的鸟类共有一百多种,其中以鹭科鸟类、麻雀、白头鹎等为最多。景区内的莲花滩观鸟区整体水域比较浅,生长着茂密的水生植物,很适合水鸟生活,是湿地内涉禽鸟类的主要栖息地,也是鸟类的主要观赏区。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文化氛围深厚,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名士都把它当作世外桃园,留下了大量的墨宝。景区内的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曾是历史上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西溪的民俗文化尤其丰富多彩,龙舟胜会、碧潭网鱼、竹林挖笋、清明野炊等诸多传统民俗,每年都会在湿地上演,至今长盛不衰。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五常龙舟胜会”是杭州西溪龙舟文化节的重要民俗文化传承,每年端午节都会在湿地的深潭口举行,延续到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当龙舟赛开始后,五常河两岸人声鼎沸、锣鼓宣天,划桨声、呐喊声、欢呼声,声声震耳。水域中几百条色彩斑澜的龙舟往来穿梭,参赛选手全神惯注、勇猛顽强;岸边戏台上舞龙舞狮、武术、戏曲等表演精彩纷呈,村民们全情投入,热闹非凡。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按照当地习俗,每年的龙舟胜会流程为:喝龙船酒、请龙王、披红、赛龙舟、谢龙王。据传,明代时期,西溪五常乡有位告老还乡的尚书,看到家乡被山洪淹没后,便带领乡亲们修筑西溪大塘,疏通各条河、港,迫使山洪退去,水患不再。当地村民便自发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请龙王、供龙王、喝龙船酒等,到端午日便进行划龙舟比赛。清代乾隆帝曾在南巡江南时,观赏过蒋村的龙舟赛,当时欣而口敕“龙舟胜会”。从此,蒋村“龙舟胜会”之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西溪且留下”,这句南宋高宗近千年前的“随口一说”,如今却成了西溪湿地公园最经典、最闪亮的“广告语”。让人耳熟能详,甚至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打卡”。当年宋高宗南渡,初至杭州时,欲议西溪建立皇宫,史料记载:“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从此西溪便留下了,成为了南宋都城临安的东西交通要道。

杭州“最低调”的5A级景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丰富,游客却不多

如果,当年西溪变成了皇城所在地,那还会有现在的清远、野趣、幽静吗?还会有“龙舟胜会”吗?您去过西溪湿地公园吗?欢迎您的精彩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