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钱,就能够帮人打官司、造假的清朝讼师


只要给钱,就能够帮人打官司、造假的清朝讼师

讼师,指帮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讼师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准律师的职能。他们可能为金钱利益而充当“挑词架讼”的讼棍角色,也可能因以法维权而赢得讼师的尊称,具有极强的两面性。

最近读了清人吴炽昌著的《客窗闲话》一书,其中读到了“诉讼师”一文,既感到事情很新鲜,也感到很惊讶。毕竟那是发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事情了,我们庆幸在今天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那些肮脏龌龊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了。

《诉讼师》一则,本来儿子大逆不道,讼师却教孽子反诬其父

有位父亲要把在家里坑兄灭弟、欺老骂少、无恶不作的儿子以忤逆罪名送官府衙门将其治罪。这位无恶不做的儿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惊慌失措。持重金跑到讼师那里,让其帮助出出主意逃过这一劫。讼师知其来意后,说道:“自古没有儿子诉父亲之理,我怎么好救你呢?”这个时候,这个不孝的儿子,腰包里掏出银子来,递给了讼师。讼师接过银钱,见钱眼开。讼师让来者反诉父亲,及把家里的基本情况给他讲述一遍后,讼师问他:“你有妻子吗?”这个人答道:“有妻子,并且我的妻子年轻漂亮。”讼师又问他:“你认识字么?你会用笔写字吗?”

来者答道:“我读书识字,而且我的字写的很好,还应考过县里的’童子试呢。’”

听到来者说这个话,讼师便给他纸墨,让他就在讼师的桌子前写几个字。请托者在讼师的桌子前认认真真,中规中矩的写满了一张纸的字。写完后,他把写满字的纸交给了讼师。讼师手拿他写满字的纸认真端详,沉默的看了好半天。接着讼师让来者转过身去,把两只手伸开放在了背后,手掌面朝上。接着讼师在他左手和右手掌上个写了许多字,写完字之后,讼师让来者手掌不要动,待墨汁字晾干之后,讼师说道:“我写的字,你千万不能看,也不能够让别人看到,别人看到就不灵了。非但不能够让人看到,如果你一旦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我们两个人都会被人追究,都会遇到大的麻烦。回去你要把两手紧攥,等到明天见官的时候,你把左右手掌伸给审你的县官看就可以了。

第二日,县衙门县官升堂,审理其父告儿子忤逆之案,衙役把自投衙门的不孝儿子押上县衙大堂之后。这个被父亲称为仵逆之子的儿子,按照讼师教给他的到了大堂双腿跪地放声痛哭。

县官说道:“你个忤逆之子,哭什么哭?给我先杖板二十。”

只见,投案之人,按照讼师交给他的方法,用膝跪地而行到了县官跟前。然后伸出了左手掌,审案县官看见他手掌上写满了字迹,县官双手撫住他左手掌认真看了看,只见此人左手掌上写着,“妻有貂蝉之貌”。接着他又伸出了右手掌,县官又看见被审者右手掌上面写着“父生董卓之心。”

县官看完他两个手掌写的字后,问道:“这些字是你所写的吗?”此人答道:“正是小人所写。”

县官听后,掷下笔纸给他,:“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此人急忙工整的写了几个字呈上给了县官。县官仔细用心的端详他写的字,又让他把双手掌再次伸出。县官又反复对照了几遍。认为字迹果然相同。

遂叱其父说:“老而无耻,讼公子何为?还不给我滚下堂去,跑慢了我就让公人杖你……”

《诉讼师》二则,本是偷睡别人之妻,被捉奸拿双。讼师教其偷梁换柱,经官审讯,被捉之女竟是自己的老婆

有一位年轻人与同村之富人家的刘荣是沾着亲戚的老表。年轻人平时就在老表刘荣家里给他做账房会计,管理刘荣家的进出账目。

不幸的是,一日富家主刘荣因病夭亡。僅遗下了刘荣还没有孩子仍是少妇的妻子。

死者刘荣家族的人们争欲入继来娶刘荣的妻子。死者刘荣的少妇妻子说道:“我作为一个未亡人还不到二十岁,若找一个年轻点,既不会持家又不懂抚育。找你们年长一些的吧,又恐怕被人贻为口实,不如这样,我就在刘荣家守寡十来年,等成为了一位老妇人的时候,你们族家让我嫁给谁我就嫁给谁,这样不好吗?”

族人们就是有人打少妇注意的,这个时候也无话可说了。纷纷退了回去。但是大家心里都明净清楚,少妇这样年轻,她不会就这样老老实实安于其家室的。也有的人暗暗发誓,今后一定找个机会沾图这个少妇的便宜。他们行贿与刘荣的所雇佣朴婢人们,让他(她)们帮忙看着点,一旦有机会,他们便待而伺之。

后来,死者刘荣家里雇佣的仆人们发现,死者刘荣的少妇妻子果然和刘荣家的那位司管账目会计年轻人有私通关系,年轻会计和刘荣的少夫人卿卿我我,早去晚归,他们朝朝暮暮同床共枕形同鸳鸯。就悄悄的告诉给了被其所托刘姓家族的人们。

一日,待两个人同在一处熄灯共眠之时,族人们的到了确切消息,他们约好仆婢们打开院落大门,众族人闯人寝室,发现年轻人和少妇裸卧在床,不及逃遁,把两人连他们睡觉的被褥捆而告官。

就在死者刘荣家中大吵大闹之时,也惊动了同在一村居住的年轻会计的家人和媳妇。会计媳妇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气又急,连夜跑到县里去找专门为人家诉讼打官司出主意写状纸的讼师爷去了。在她扣开讼师家大门之后,见到讼师急呼求救。

待讼师了解了案情之后说的:“捉贼见赃,捉奸见双。你丈夫和那个少夫人让人家族人成双成对抓了正着,我何从置辩,有什么办法呢?”

会计的妻子再三请求,纠缠着讼师帮助想想办法。最终讼师说道:“我帮你想个办法,能从我计,也许还能够救你的丈夫。”

会计的妻子说:“我的丈夫生死就在您的手上了,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一定唯命是从。”

讼师当即说道:“你准备好一些银子,然后马上披头散发,撕衣毁装。招呼一个手脚麻利健壮的妇女掺扶着你,我们马上一起去县府衙门。”

也就在此时,村子里的族人们也解押着年轻的会计和少夫人来到了县府衙门的门前。此时漏已三下,天晚衙门已关闭大门。值更的衙役见是抓奸至者,便对族人们说:“现在公堂已经下班了,你们把两名犯奸私通之人放到我们这里,先羁押起来,待明天一早县衙击鼓开堂,我们就把这个事情禀报上去,让长官处理”。族人们把两名被抓住的男女就交给了值更衙役,他们就去县衙附近找了个旅馆暂且歇息一晚待旦。

也就在这个时候,讼师拿着重金和年轻会计饮泣的媳妇一起来到了县衙大堂的门前。讼师认识值更的衙役。衙役问:“先生为何暮夜而至呀?”

讼师一指会计的媳妇说:“我是为了我妻子妹妹的事情而来的。”

他们村里族人们抓来的就是他的丈夫。妻妹得知她的丈夫误为抓奸,听说已经让人打死了,所以痛不欲生。我说抓奸的人都是他们一个村子里的族人们,哪能够随便打死人呢?妻妹说什么也不相信,非要拉着我同来一趟县衙,亲眼看看她的丈夫到底是死是活?”说这话的时刻,讼师早就悄悄的把重金塞给了值更衙役。

值更衙役接受了重金,便笑逐颜开的说道,:“人活的好好的呢,既然是先生的妹妹,那就不妨进密室看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说着值更衙役让一名健妇搀扶着会计的披头散发衣褛不整哭哭啼啼的妻子进了被羁押会计和少妇的密室。

天大亮之后,讼师呼妻妹出来,妹妹仍掩面披头散发衣褛不整的在健妇的掺扶之下走出了密室,讼师喚轿辇送归村里。

没用过了多长时间,大衙开堂,县官升座。讼者入告,县官命衙役将作奸人犯会计和少妇押至公堂受审。

只要给钱,就能够帮人打官司、造假的清朝讼师

衙役把衣服先让少夫人穿好后,县官先问年轻的会计:“你可是知书达礼的儒者,你有辱斯文作奸犯科可知其罪?”

年轻的会计答道:“夫妇二人同居一室,人之大伦、人间常情,晚辈何为不可、何罪之有呢?”

县官一惊忙问道,“同时被抓一起送到县衙的妇人是你的妻子吗?”

年轻的会计回答:“当然是我的妻子这还能掺假?”

县官说:“既然是你的妻子,为什么要一起睡在别人的家里?”

年轻的会计回答道:“我和刘荣是老表至亲,我在他家为其管账当会计,老表刚刚去世,表嫂少寡,我怕别人说闲话,所以把我的妻子带过去,我们在一同休息,没有想到让刘荣的族人误抓了我们。”

县官听到这一席话,赶忙让站在大堂外面听风的刘氏族人们都进得大堂,让他们亲眼看看眼前站着的到底是年轻会计的妻子,还是那位刚刚死去了丈夫的少夫人?

族人们一看这个女子正是年轻会计的妻子,哪里是那位偷情的少夫人呢?此时族人们口不能言,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再也不敢申辩什么了。县官遂下令棍杖肇事族人,而释放年轻会计夫妇二人。年轻会计夫妇归后,重金厚酬讼师……

只要给钱,就能够帮人打官司、造假的清朝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