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深海生物——以其腸內發現的塑料命名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剛發現不久的新物種,同時,通過這個物種的發現,我們也要認識到海洋汙染之嚴重!




新發現的深海生物——以其腸內發現的塑料命名

Eurythenes plasticus,一種新描述的來自太平洋瑪麗安海溝的甲殼類動物 海洋以動物攝取的塑料片而得名。

——WESTON等/2020年


在人類仍然缺乏探索的海洋底部,擁有許多的未知物種,經過進化他們可以在極端壓力,低溫,缺乏光照和營養的情況下生存。但是,即使在這個區域中,少數探險家在特殊建造的潛艇中進行探索,仍然可以找到人類的蹤跡。

Eurythenes plasticus是在深海環境中發現的兩棲類,中小型甲殼類動物的新物種,發表在《Zootaxa》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對此進行了描述,該物種竟是由英國研究人員根據其內臟中發現的塑料汙染而命名的。

在馬裡亞納海溝,這種大約有兩英寸長的蝦狀動物在20,000英尺的深度被捕撈到。(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最深的點,深達36,000英尺(11,000米))

隨後它被以在其腸道中發現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命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通常縮寫為PET,是一種常見的塑料樹脂,用於服裝纖維,食品包裝和液體瓶中。

論文的主要作者艾倫·賈米森(Alan Jamieson)就是這個名字的描述者,他們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塑料汙染及其環境影響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的關注。他說:

“我們在聲明中說,我們現在正在尋找來自未開發棲息地的新物種,並且該物種已經被塑料汙染了。”


新發現的深海生物——以其腸內發現的塑料命名


截至2017年,聚乙烯樹脂的年產量超過1億噸,佔塑料市場總量的34%。河流將把塑料垃圾運送到海洋。在海洋中,波浪的永恆運動會將塑料物體分解成很小的塑料片。然後,這些“微塑性”碎片被洋流散佈到全世界。大小與浮游生物相似,在海中覓食的動物也不可避免地會攝入微塑料,包括可能有毒的化合物,例如用於使塑料染色的顏料。


根據詹姆森的說法,“海洋中的塑料會收集這些汙染物並最終沉沒,深海動物會吞食它們,這些汙染物會滲入動物體內,這些汙染物會降低生物繁殖成功率。”


新發現的深海生物——以其腸內發現的塑料命名

Eurythenes plasticus的掃描顯微圖像,顯示在2英寸長的塑料纖維中長達0.2英寸長 長動物。

—— WESTON等/2020年




蟹蟹大家耐心看完,是不是想說點什麼呢,歡迎轉發評論哦!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