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中國香都-


燃於“火”中的永春篾香

與水有著不解之緣


在閩南山區永春縣城內,空氣中迷漫的香氣,藉由風的力量,飄向世界各地,而這樣的香氣是香料散發出的特有芬芳。

小作坊內,一個個漢子揮舞著雙臂,將沾過水的竹籤放入香粉中來回戳捻,裹滿了香粉有了標誌性的顏色,漢子們的臉上和肩膀上也被著色。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泉州府

他們在制香,這是制香過程中的一環。

而這群漢子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制香人。千百年來,經他們手而成的一束束篾香從這裡出發,到達國內外宮殿廟堂及尋常百姓家,化作一縷縷炊煙,傳達信徒的心聲。

這座南方的小縣城也因此贏得了“中國香都”的美譽。

//////////

踏海而來的阿拉伯人


永春,坐落在福建省東南地區的一個小縣城。當長江流域的先進文明還未到達這裡,永春也尚處於蠻荒之地。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網絡

據《永春縣誌》記載:

隋開皇九年(589年),“陳後主叔寶的兒子敬臺率親族和部屬南奔,在桃林場的肥湖陳巖(今蓬壺仙洞)和慕仁裡溪西(今石鼓鄉)定居。”


陳叔寶兒子的定居帶來了中原文明,也促進了永春的發展。之後,隨著佛教傳入永春的腳步,永春的香歷史也由此慢慢展開。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泉州府


從古至今,永春人都在用行動展示著這個縣城作為“中國香都”的身份,發展到現在,永春香已經成為永春支柱產業之一。

其總產值開始飛速增長,從2012年的1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74億元。擁有制香企業近300家,規模較大的53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國內市場銷售覆蓋率達80%以上。

很快,就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康慶平

事實上,永春的制香技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真正開啟永春制香歷史,帶領永春由制香發家致富的是一個阿拉伯人。

13世紀,阿拉伯人蒲壽庚來到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出任市舶等職,也帶來了阿拉伯人獨有的制香技藝。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泉州府

後來,其十三世孫蒲瑞寰攜幼孫避禍來到永春縣,定居在達埔鎮龍溪寨,就是依靠這種獨有的制香技藝謀生。
隨著時代的發展,宋元時期踏海而來的阿拉伯香料,與中國傳統香文化永春相遇,孕育出獨有的芬芳並代代相傳。

自此,中西合璧而成的永春香開始了燦爛的旅程,不僅銷往國內,還出口海外。

“在東南亞地區,每銷售3根香就有1根由永春生產。”制香行業內口口相傳的話語,正是在印證著永春制香的成績。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泉州府

只是,當問道阿拉伯先祖的歷史,跨海而來的蒲氏後人已無從得知,但他嫻熟的制香技藝,卻真切的將他和阿拉伯先祖們連接起來。

//////////

機器換人,撼不動的傳承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機械的使用展示社會文明的進步。而制香也有了機械化的工具,類似研粉的水碓早已可以被磨粉機取代。

但這群制香的永春人依然用手藝延續著屬於他們制香人的樂趣。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網絡


一根一尺長的篾香需要經過沾水打底、展香、掄香、切香、染香、曬香、跺香等十幾道繁雜的工序層層疊加。

蒲良宮對於這樣程序已經是得心應手,作為蒲氏家族的第17代傳人,5歲接觸香料,9歲學習制香,與香已經結緣60年。

對於蒲氏家族人來說,在學習制香這門手藝上,蒲良宮不是個例,他的經歷是每一代人都必須遵循的步伐。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康慶平

“我們祖祖輩輩有一個理念,不管賺多賺少,都要把老祖宗的技藝傳承下去。”蒲良宮說。

於是,即便是深處“機器換人”的年代,在永春仍然有著許多和蒲良宮一樣,仍然對“手工制香”有著一種執念。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泉州府

他們沿襲著數百年前祖先留傳下來的方法,也吸收創新,僅在耗時費力的個別環節用機器替代,甚至連制香的器具,還是百年前的。

蒲良宮搓香粉時浸水的陶甕,已經用了150多年。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康慶平

正是這群人工藝繁複的制香技藝,使得永春篾香傲視群芳。


//////////

創新煥發“新韻”


如今,永春香帶動著永春的發展,永春篾香也已發展成為永春的地理標誌性產品。

專注於制香的永春人也在感受著永春香帶來的影響。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康慶平

林文溪從小就對制香技藝有著濃厚興趣,15歲學習制香,在2007年研發出無煙香,從而解決了北方冬天室內薰香煙氣沉積的問題。

2012年,他敏銳捕捉到國人對健康養生香日益增長的需求,迅速在全國設點銷售,在各地建了香道體驗館,還創作了永春香文化主題曲,推動了永春香進入大眾消費領域。

而如今,隨著香道的發展,永春人在不斷推崇永春香文化的同時,也在逐漸擺脫朝拜用香的狹隘定義,產品也開始向養生保健方向轉變。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網絡

跟隨著香產業發展的腳步,永春縣政府也開始規範縣內的家庭作坊,出臺扶持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建成1200畝的中國香都香品產業園。

時至今日,在永春縣下面的街頭,仍然還可以找尋到家家戶戶制香的老作坊,制香匠人們在這裡展香、切香,專心致志地用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

福建永春縣:這3萬的福建人,承包中國80%的“神香”,年產值74億

by 網絡

未來,伴隨著永春制香匠人們而來的,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承,永春制香人努力復興的品香文化,也重走進大眾的視野中,散發出屬於東方的魅力。

而品香這種古代上流社會怡情養性的“閒事”,也不再成為少數人的專屬。



部分素材來源丨網絡


參考:

新華每日電訊《“香都”永春制香人:復興品香文化,讓香“飛入尋常百姓家”》等。


新縣誌,

優晟文化與羊晚集團生活傳媒公司聯合打造的內容平臺

用全新視角帶你領略中國各個縣的風土人情,

帶你探索中國未現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