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来听听感染科主任为我们讲述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我是一个焦虑的人,我每天在为人类而焦虑。”

疫情之下,来听听感染科主任为我们讲述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当你从别人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是不是会打心底里认为他是杞人忧天?

然而当这句话出现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演讲开头时,一切便显得自然而然。作为03年直面非典的“白衣战士”之一,他确实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冠肺炎这个名字便频繁出现在各种资讯终端的屏幕上,人们从一开始的毫不在意,变成如今坚决奉行“钟南山院士说能动我才动”,中间只隔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新冠肺炎以其潜伏期长,致死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功将自己变成了2020年开年的第一“热点”。人们每天醒来,面对手机屏幕上增加的确诊人数,顿觉垂头丧气。

但不要惊慌,从2003年到2020年,不变的是医护人员勇敢地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身影,改变的则是中国卫生系统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能力。

张文宏主任在演讲中说到,从8000年前,人类驯化了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为已用时,传染病便开始悄悄迈入农业社会的人类聚集群落中。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便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史。从几乎消灭了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到所到之处可以夷平整个村子的霍乱,再到杀死了2500万人的西班牙流感,传染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

后来,人类的卫生与科技水平不断上升,学者们发现了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细菌和病毒,人类第一次可以有针对性地用抗菌药物治疗传染病,用清洁的饮用水和抗菌药物来预防传染病,用隔离疗法来阻止传染病的扩散,等到免疫疗法得到发展,灭活减毒的疫苗也被应用到了传染病的预防之中。

1980年,由于天花疫苗的广泛接种,天花这一致死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消失在人类群体中。人类迈出了打败传染病的第一步。

西班牙流感(H1N1)病毒从出现开始,便一直伴随着人类,每年都有人死于流感带来的肺部损伤。从1918年到2020年,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打败流感,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对付流感吗?

在演讲中,张主任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流感病毒会一直伴随着人类,但是先进的医疗体系和正确的治疗方式会大大提高流感病人的治愈率。2003年的非典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坎,也是为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敲响的一个警钟,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制度得到了全面发展,当再次面对与非典相似的疫情时,将极大程度地提高病人治愈率,保护医护人员免于被感染,2003年非典时候的悲剧不会再次上演。

疫情之下,来听听感染科主任为我们讲述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中国有非典,有新冠肺炎,那么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便活得轻松吗?

也没有。

美国有“军团菌”,有西尼罗病毒,非洲有埃博拉,这些传染病依然困扰着人们。交通条件高度发达带来的高人口流动率也增加了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生概率。

疫情之下,来听听感染科主任为我们讲述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有人从非洲旅行归来,便昏迷不醒,最终发现是得了由锥虫引发的“昏睡病”。由于输入性传染病发病率低,并且与患者的行动轨迹有较大关系,医生很难依靠经验来判断病人得病与否。

但张主任表示,目前中国的医疗条件已经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锁定病原体,通过形态和基因来确认病原体的种类,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像拥有对症药物的机构求救。转辗中国各地,昏迷6个月的“昏睡病”病人,仅仅在72小时后便用上了正确的治疗药物,生命安全得以保障,中国卫生界时刻准备着与输入性传染病抗争。

疫情之下,来听听感染科主任为我们讲述传染病的前世今生

在演讲中,张主任多次提到,我们的生活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将抗击传染病的措施提前做好了。2003年的非典对于中国卫生界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

展望未来,中国的传染病方式措施一定会不断发展,医护人员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们只要将自己该做的做好,其余的事情,自然会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