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首次遭遇負增長,你怎麼看待?

微視頻剪輯


首先,你說的首次負增長只是預測2020年有可能,並未成為事實,到底是不是負增長還有待觀察。而其他人的回答根據什麼證據,我也是不知道。另外,華為公司在去年10月增長速度下滑到17%,確實下滑很嚴重,但也是正增長啊。達到這個體量,營收依舊能夠保持15%以上的增速已經非常非常出色了。最後,我們來談一談你的問題,首次遭遇負增長,雖然我也不知道啥時候會到來。市場來講,歐洲市場出貨確實下降了,不過國內這邊是比較穩的,是很穩定的利潤來源。而華為的5G基建技術及基建設備,目前以至於在未來幾年內都是頂尖的,在5G元年的關鍵節骨眼上,這條方向很大可能會彌補其他方面的虧損。但是在某國的封鎖之下,華為的日子一定是很不好過。但我相信一定會有轉機的



三分鐘數碼科技資訊


除了谷歌禁用GMS影響了它國外的銷量,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拉愛國大旗做虎皮的花招已經被大多數國人識破,用質次價高的貼牌CPU,哄蒙消費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真正的科技公司是不會靠吹牛撒謊維持的,越來越拿不出高科技產品,小米,OPPO目前推出的旗艦級,某偽根本就拿不出同樣質量的硬件,負增長的日子才剛剛開始,不信走著瞧。


新月陌荻


華為首次負增長,這只是一個預測目標。

根據媒體報道,為在內部公佈了銷量目標,2020年的銷售量因為美國製裁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會下降20%。2019年,華為全球出貨量超過2.4億部,現在預計銷量為1.9億至2億部。這是華為手機出貨量第一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其實今年碰上了疫情,不光是華為,很多公司都可能會出現負增長,華為近些年來,消費者業務佔比不斷提升,華為手機已經成為比肩蘋果的智能手機品牌,全球銷量已經達到第二,受到疫情影響,手機全行業出貨量都出現了下滑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3月9日發佈的報告,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6.0%,其中2G手機4.3萬部、4G手機396.0萬部、5G手機238.0萬部。

所以這個其實並不是華為一家的問題,包括三星、蘋果,以及OPPO、VIVO、小米都面臨手機銷量下滑的壓力,這是客觀環境造成的,除了手機行業,其他行業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才三月中旬,我國的疫情基本上控制了,接下來全面復產復工,緊接著消費就會復甦,其實全年的國內消費市場沒有必要太悲觀。

而且,華為不但但有消費者業務,華為核心業務還是5G,從最新的數據來看,全國各省出臺的投資計劃已超35萬億,今年的計劃超7萬億,在龐大的投資計劃中,最大的看點就是“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就是以5G為重中之重,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基建投資大潮已經開啟。

這意味著5G行業將全面加速發展,在全球股市一片暴跌中,A股的中興通訊已連續暴漲,反應了市場的預期,華為是全球5G行業的龍頭企業,在5G行業的建設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華為利用自身的優勢技術,引領中國5G加速發展,搶佔全球新一代網絡建設的高點,華為真正的潛力開剛剛開始釋放,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面。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一起尋找大時代的投資機會,分享以5G為推動力的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在我的頭條首頁圈子加入宋建文投資圈。


財經宋建文


內外交困,天災人禍,難以避免,但相信華為應該能挺過去。

之前華為最困難的時期大概在2002-2004年左右,不投入小靈通,錯過了一筆快錢,緊接著押寶WCDMA,錯過國內TD-SCDMA幾輪大單,不得不遠走中東和歐洲,當然這些不留退路的決策也帶來了後面的欣欣向榮,把馬可尼、摩托羅拉、北電、西門子、朗訊、愛立信、諾基亞直接打成了兩個公司,還排在華為之後。

但是這些困難跟今天比起來都不值得一提。運營商業務收到美國極其盟國鍥而不捨的打壓,不少訂單得而復失。終端業務又被谷歌卡脖子,海外市場將收到重創,HMS生態需要時間,而且這條不歸路能否成功,也是向死而生。

再加上新冠疫情,先是國內的研發和產能及5G建設的推遲,國內市場鐵定受影響。海外的重點市場歐洲又大規模爆發疫情,供應鏈方面的韓國日本也是這種情況,影響在所難免。

平常心看待。


swordrose75


正常情況而已,如果不是因為去年受到海外市場的制裁,舉國上下憤憤不平,出於一腔愛國熱情紛紛選購華為,去年的銷量應該就會出現疲軟。

今年一月份,因為受疫情影響,整個手機市場都銷量大減,偏偏華為在其他手機廠商都銷量大幅度下降的時候還能維持1.5%的正增長。

二月份手機銷量跌的更狠,但華為基本上就是跌的最輕的那家。

可以說現在各家手機廠商都過的不好,華為過的不好,其他家更不好,各家手機廠商對比一下,華為的情況還算好的。




數碼光與暗


我覺得還是要平常心的看待這個事情,目前全年才過去2個月,說華為負增長還為時尚早。不過調低預期是華為的一個比較保險的判斷,因為今年和去年不一樣,去年有半年時間在海外還可以銷售支持GMS的手機,而今年全年幾乎不會有這個機會了。

並且,這個消息是外媒傳出來的,外媒的消息不一定真實。所以,這個事情是否真實尚且沒有定論,而且我覺得疫情對華為的影響不一定大,說不定對華為銷售反而是一個促進作用。


由於疫情影響,諸如富士康之類的代工廠在一段時間內都是停工狀態,因此很多智能手機企業前所未見的面臨著缺貨狀態。而華為比較好一些,一方面華為有一些囤貨,另一方面政府對華為開工有一定的支持,這就導致在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只有華為貨源充足。

所以很多想買競爭對手產品的客戶,由於華為的競爭對手缺貨,可能最終選擇了華為的手機,所以華為手機在Q1國內不一定是負增長。最近我們看到不論是第三方的統計還是華為自己的統計,華為手機在國內的銷售收入都是正增長,而且是唯一一個正增長。


但是華為在海外的收入肯定會直線的下滑,這個也是華為調整預期的原因。去年我估計華為國內至少要增長到40%份額以上才能抵消海外下滑的趨勢,最終的結果和我判斷的差不多。那麼今年,華為必須要在國內份額接近60%才能抵消海外下滑的趨勢,我覺得這個很難

所以我覺得這個下滑的預期判斷是正確的,但是我也覺得不要過度的解讀,由GMS替換成HMS,肯定是有陣痛的。


而且相對華為而言,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可能需要更加註意,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存貨可能銷量會急劇下滑,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對於華為來說,海外GMS的影響是超越了疫情的影響的,所以華為的影響反而在預期內,而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估計壓力就大了。


當然,今年由於前期消費被壓抑的太厲害,有可能在下半年會有一個井噴期,如果華為10X支持5G且價格拉到2000以內,我覺得吸引力會非常的大。所以華為的手機到底如何還不知道,至少我覺得打平可能有一點希望。


IT老菜鳥


mate30系列太保守,mate x還在PPT階段,三星高端全系超越華為,高端上不去,中低端有OV米,還是太自負,營銷也有問題


麻瓜4420


縱眼世界,回想過去,有幾家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息呢?哪個企業又能一直風光下去呢?負增長都是必經之路,能把握好問題所在,也許又是下一個巔峰!


老梁手機


覺得手機銷量下滑是正常現象,如果能正確引導,正視困難不足,還會有起色,關鍵是疫情影響,某些經費不足也不按時發放了,造成有逃離的現象吧


雲中漫步的賈哥


今年這樣的情況,出現負增長是合理的,加入還增長迅猛,那麼只能說說明華為的海外市場不行,事實是華為的海外市場對於整體銷量也格外重要。

2020年的銷售量因為美國製裁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會下降20%。

歐洲和海外市場的疲軟短期內很難看到回升。谷歌停止給華為提供服務是海外用戶拋棄華為的主要原因。

海外的遇到挫折,華為幾乎把絕大部分重心轉移到了國內,甚至對國內的線下渠道都積極部署,和大量鋪貨,春節檔的購機潮的流失,給華為帶來的極大的庫存壓力,轉戰國內也受創,所以銷量下滑是理所當然,不僅華為,其他品牌應該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只是暫時沒有公佈出來而已。

整體來說,華為這些年通過技術積累,軟硬件的研發和專利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海思麒麟也能獨當一面了,鴻蒙OS初開,嶄露頭角,相比一眾極度依賴國外元器件供應的廠商來說,長期發展還是看好的。要知道,如果美國整的的是其他公司,下場可能就不是這樣的了,前車之鑑,例如中興,現在都沒緩過神來。堅持自主研發,才是強國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