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村事民當家 群眾就是“當家人”

在滑縣半坡店鎮閆河屯村,有21名包片聯戶組長活躍在村子裡的大街小巷,把群眾的大事小情一管到底,架起了“村事民當家”的連心橋。

這兩天,閆河屯村村民唐紅仙心頭的“石頭”落了地,困擾她的煩心事兒解決了。

原來,地鄰老馬栽的5棵楊樹影響到唐紅仙地裡的莊稼了,兩家協商多次,一直沒有談妥,這個煩心事成了她心中緊揪的一個結。

河南滑縣:村事民當家 群眾就是“當家人”

包片聯戶組長閆治勝到唐紅仙家裡走訪

閆治勝是閆河屯村包片聯戶第19組的組長,也是村裡“當家組”的成員。在走訪中瞭解到紅仙的“煩心事”,當即給和諧組組長閆子東打去了電話,商量把紅仙的“煩心事”在“村事民當家”的問計會上提一提、議一議、辦一辦。

河南滑縣:村事民當家 群眾就是“當家人”

3月4日,閆河屯村“村事民當家”問計會上,“和諧組”在商量化解方案

3月4日上午10點,村支部書記閆克偉、第一書記齊尚山和8位和諧組成員準時來到村委會,閆河屯村“村事民當家”問計會隨即召開。

“老馬的5課樹應該伐掉,現在樹大了已經影響到紅仙家的耕地了。”閆子東開門見山。

“紅仙的這個事兒,咱們和諧組去找兩家說一說,把這個‘結’解一解。”和諧組成員閆克亮提出化解方案。

河南滑縣:村事民當家 群眾就是“當家人”

“村事民當家”和諧組找到當事人化解糾紛

說幹就幹,群眾的急、難、煩事“訪”到就辦。村事民當家和諧組的“和事佬”找到當事人,結合傳統留下來的“老理”,從鄰里情、鄉情、村情等方面進行耐心地說和調解。

經過說和,老馬同意疫情過後就把這5棵樹伐了。雙方握手言和,解了心結,化了怨氣,增了和氣。

“俺村把黨員、致富帶頭人、道德模範、老鄉賢等發動集中起來,針對村裡的各類事,成立了發展組、便民組、幫困組、和諧組四個‘當家組’,當家組的這28位成員,就是村裡的‘當家人’、老百姓的‘代言人’。他們通過‘問需、問計、問效’等環節參與村裡的事兒、群眾的事兒、大家的事兒,真正實現了村裡的事村民自己商量著辦。”半坡店鎮閆河屯村支部書記閆克偉說。

半坡店鎮閆河屯村作為滑縣首批“村事民當家”試點村,探索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生動實踐。通過推行“村事民當家”,讓村裡的事有人管、願意管,大家齊心協力譜好村裡的“發展事”、辦好群眾的“便民事”,做好扶貧救濟“幫困事”、化解矛盾“和諧事”,實現零距離的“村事民當家”。今年以來,閆河屯村“當家組”已主事12件,其中由“當家組”直接協調解決7件,村級調解處理4件,鄉鎮協同處理1件。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滑縣將以點帶面,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在全縣23個鄉鎮1009個行政村,全面推進“村事民當家”制度,探索搭建運轉有序、治理高效的基層治理平臺,全力打造黨建引領下鄉村治理‘滑縣模式’。”安陽市委常委、滑縣縣委書記董良鴻說。(河南科技報全媒體記者丁志廣通訊員 溫聯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