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叫做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藏語中叫做“雪域高原”,由於平均海拔達到4000米,為高寒之地。古代的青藏地區是羌族的活動區域,而藏族也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時期,藏族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國,於是人們以吐蕃稱呼這裡。
根據地理形態的不同,人們將青藏高原分為了三部分:分別是青海、西藏、西康。青海的氣候較為接近甘肅,是古代羌族長期活動的地區。青海的河湟谷地適合農耕,古代中原王朝想要防禦羌族的進攻,就必須要控制河湟。因此,河湟地區的西寧早在西漢就已經納入了版圖,設置了郡縣。雍正時期,青海設置了西寧辦事大臣,成為了一個單獨的行政區。西藏是藏族起源的本部,主要位於唐古拉山之南,這裡在元朝稱為“烏斯藏”,清朝開始稱為衛藏、西藏。
而西康,是西藏到橫斷山區的過渡地帶,地勢崎嶇,山川縱橫。這裡有中國最豐富的水利資源。西康古代也是羌族的聚居之地,唐朝時期被納入到了吐蕃王國的統治範圍,成為吐蕃侵擾南詔、西川必經之地。元朝時期,將西康一帶稱為朵甘,忽必烈在此設立了朵甘宣慰司,成為宣政院管轄的三大宣慰司之一。明朝時期在此冊封了朵甘都司,但是並沒有派遣一兵一卒駐守。清朝前期稱為“康巴”,簡稱康。
明末清初,青藏高原發生了劇變。蒙古和碩特部進入了青海,建立了和碩特汗國,在1642年滅藏巴汗政權,統一了青藏。到了1717年,準噶爾汗國又派軍進入西藏。於是,康熙皇帝派遣大軍進入了西藏,驅趕了準噶爾的軍隊。在出兵康區的時候,康熙將今天的甘孜、阿壩等地區劃給了四川省,也就是今天所謂的“川西”。康熙的這次區劃,奠定了四川版圖基礎。
不過,將康區劃入四川具有明顯的侷限性。一是,康區和藏文化地區,四川為漢文化地區,兩者文化和民族差距太大;三是,康區和四川在地形上差距太大,畫在一起不符合山川地理形勢;三是,西川對於康區的建設可謂鞭長莫及,至今這裡依然是四川最落後的地區。
到了清朝後期,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英國以印度為跳板,不斷向西藏滲透勢力,西藏變得岌岌可危。可謂增強對西藏的控制,清朝內部有識之士提出加緊在康區進行“改土歸流”,接著藉助康區控制西藏。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設置西康省,西藏蛇遠期目標就是要在西藏推行改土歸流,實現西藏設省。
1904年,建昌道趙爾豐向四川總督錫良上“平康三策”,其中第二策就是“力主改康地為行省,改土歸流,設置郡縣,以丹達為界,擴充疆宇,以保西陲”,第三策是開發西康,聯川、康、藏為一體,建西三省。並且在康區“廣興教化,開發實業,內固蜀省,外拊西藏,迨勢達拉薩,藏衛盡入掌握,然後移川督於巴塘,而於四川、拉薩,各設巡撫,仿東三省之例,設置西三省總督,藉以杜英人之覬覦,兼制達賴之外附”。
1905年,川邊地區發生“巴塘之亂”,巴塘土司與丁林寺喇嘛聚眾焚燒法國天主教堂,殺死兩名法國傳教士,並打死清政府駐藏幫辦大臣鳳全及其隨員百餘人。之後,清朝命令趙爾豐等為川滇邊務大臣,開始推行改土歸流。1911年,趙爾豐正式向清朝中央提出設置“西康省”,但是清朝爆發了辛亥革命,建省之議遂擱置下來。
繼承清朝統治的北洋軍閥,為了在四周之地推動改土歸流,於是設置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西康)等幾個特別區,這是邊區設省的準備。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開始改邊區為省。1928年,熱河、察哈爾、綏遠、青海、西康正式準備改建為省。西康的省會初期選擇在雅安,於1936年遷徙到康定。1939年,西康正式成立為省。
新中國建立後,推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區。不過不久之後,經過了行政區劃的調整,於是將西康自治區廢除了,其地恢復到清朝時期的樣子:西部歸屬於西藏自治區,東部歸屬於四川省。
閱讀更多 北斗維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