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生和律师,谈谈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山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美国的医生和律师是高收入群体,到底有多高,我们来看看以下数据:


从医生和律师,谈谈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山

表1: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019年工作签证申请平均底薪前50名单位

表1来自美国劳工部数据库,摘取了2019年工作签证申请的平均底薪排在前50的机构和单位,工作签证H1B是发给外国人的工作许可,此年薪数据仅包括底薪,不包括奖金、签字费、以及科技公司标配的股票期权等其他收入。


从该表可以看出,医疗单位(绿色)占了前50名的一半,其中前17名都是医院,值得一提的是榜首的Southern Illinois Medical Services是伊利诺伊南边一个小镇Carbondale的医院,这个小镇我2011年去过,十分荒凉偏僻。


从18名到40名之间有十家律师事务所(蓝色),其余的有金融(灰色)机构,比如40名的对冲基金Citadel. 互联网公司(黄色)有4家,全部在硅谷,比如著名的流媒体公司奈菲-Netflix(42) 和民宿独角兽爱彼迎-Airbnb(48).


前50名中还有一家德州的天然气公司排在34位。大家熟知的谷歌和苹果,按底薪分别排在183和185位。由此可见,医疗机构的底薪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律师事务所紧随其后。


我们再看另一张表:


从医生和律师,谈谈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山

表2: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019年工作签证申请平均底薪前50名的职位

从表2可以看出,平均底薪前50名的职位一大半都是医生(绿色),排在前十基本都是心血管外科医生,后面的有诸如内科、传染病科、放射科,还有排50名的儿科医生。其他非医疗类的职位听起来也够唬人,比如26位的CEO, 29位的Senior VP,42位的CFO,值得一提的是软件工程师和主任项目经理分别排在48,49位。表2更加深刻地表达出医生在收入方面压倒式的优势。至于这张表为什么没有常说的牙医,我不清楚具体原因,但这个表基本采集的是大医院的数据,估计是因为大部分牙医都是自己开诊所单干没有底薪,或者牙医不怎么申请工签。


好,现在大家对美国医生和律师的收入有了直观的认识,似乎医生比律师的收入还高一个级别。其实名律师不比名医收入低,只不过律师的入职门槛比医生短平快,入职不久的新手律师起薪没有那么高,拉低了律师行业平均薪水。表上的医疗职位都是主治医生,主治医生一般都要当几年的住院医生,年纪都比较大,起薪也高。


现在回到问题,为什么美国医生和律师挣得这么多,我导师曾经有个精炼的回答,医生挣病人的钱,律师赚得是出事的人的钱,都是为绝望desperate的人服务,这种客户没的选择,只能任其宰割。这个刚需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不能解释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医生和律师并没有挣这么多。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美国的医疗体制和法律体系找原因。


1. 在美国成为律师和医生的门槛相当高


美国在本科阶段是不能直接读医学院或者法学院,必须在完成一个本科学位之后再考试申请,完成大概4年的学习,且学费不菲,每年花费4~7w 美金。医生学位读完了之后还要通过资格考试(Board),考完了之后还要当3~4年的住院医生(相当于实习,平均年薪6~7万美元)才能正式上岗当主治医生。律师门槛低一些,毕业后考个试(Bar)就能找律所上岗。


总之,这个过程漫长而烧钱,一般人难以承受,要么就是家里不差钱的,要么打算背很久贷款。医学院也有搞到奖学金的办法,比如医学博士(MD)和普通博士(PhD)一起读等等,但比直接交学费读MD的时间会长一些。法学院我没听说有奖学金。总之,长期和巨大的投入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高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为国际学生说段题外话,国际学生直接申请美国医学院的难度相当大,就算你有钱并且在本国读了医学本科,也很难通过美国学生的方式正常申请录取。我记得当年我毕业的大学医学院没有一个来美国的。可是每年还是有很多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通过各种办法进入美国医学院拿到执照开始行医的,比如先申请个博士(PhD)然后再转的,这里面的门道我不清楚细节。医学生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愁美国身份问题。


不要小看这个身份问题,对大多数留学生都是很大一个槛。虽然医疗机构特别能挣钱,但它们都归属非盈利机构,非盈利机构为外国员工申请工作签证是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而且容易通过,基本不会被审查。相比之下,盈利机构包括绝大多数公司,只能每年4月为外国员工申请工签,而且还要抽签,不保证能抽中,即便抽中了还要面临审查,麻烦多多。医疗机构申请美国绿卡也很容易获批,绿卡每年有些配额专门给医生和护士。


国际学生进入法学院则和医学院正好相反,申请录取倒是相当容易,但毕业后身份上的槛比较难搞。首先律所都是盈利机构,需要每年4月抽签申请工签,再者法学院不是理工类(STEM)专业,不能享受毕业后3年临时工作期(OPT), 毕业后只有一年时间工作,这一年内如果抽不中工签又没有其他签证身份只能丢工作离境。所以法学国际生想要留美,重点一定要放在身份上面,至于如何解决身份,不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2. 美国的法律法规繁杂,严苛而死板


作为一个法制国家,美国做任何事都要有章可循,白纸黑字的东西在美国效力极大,必须严格执行,出点差错就容易吃官司或者蒙受损失。


先说说美国医院,美国医疗系统有严格的章程,不能出一点纰漏,禁止慈善行医,跨专业行医等,医生也要遵守各种条条规规,还要给各种组织和协会交各种费用,这些都变相增加了医疗的成本。在各种条例约束下,医生为了不担责任尽量保守治疗,少开药,甚至不治疗,这样就算死了人他也不用担责任,反正他啥也没干。


所以美国医生总是倾向于消极怠工,经常就是和医生聊了10分钟,最后啥药也不开让你回去多喝水,一看账单400刀。相比之下,中国医生都倾向于过度治疗,多开药,开贵的药,这是前些年医院主要靠卖药挣钱的情况造成的。当然,严格章程也有好处,比如医闹,在美国不可能的,直接报警用枪托砸你没商量,参见这篇报道:


从医生和律师,谈谈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山

再说说美国律师,很显然,法律越繁杂严苛,纠纷越多,律师就越有市场。和我国等国家的条例明晰的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是判例法,也就是说不仅要看成文的条例,还要旁征博引看之前类似的案子怎么判的,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再加上联邦法,所以美国司法程序极其繁杂冗长。虽说法律没有规定辩护一定要请律师,但实际情况就是不请律师基本肯定输官司,除非你对所有条例都研究透彻了,让别人钻不到空子。


在美国,律师其实是挺招人恨的一个群体,美国律师的辩护,比之摆事实讲道理,更有效的手段就是找程序上的漏洞,比如90年代轰动全美的辛普森杀妻案,在一般人看来人赃俱获铁板钉钉,但是律师就是找到了警察在取证时候不规范的地方推翻了申诉,让辛普森无罪释放。


职业要求律师不能带任何感情和立场全力为客户辩护,即便客户是罪大恶极,也要想尽一切办法钻法律的空子,关于律师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可以参考电影《七宗罪》。


从医生和律师,谈谈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山


其实除了打官司之外,美国律师更多的工作是在帮人处理文件和作咨询顾问,所以美国有各种各样的律师,比如移民律师,房产律师,专利律师等。在美国报过税的人都知道,在美国办事的文书有多么冗长复杂,在美国干任何事几乎都有冗长的文件,租个房子都有几十页合同。


这些文书涉及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人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处理,就请律师来解决。还有种赚钱很多的律师,就是处理公司事务的,比如注册、融资、上市、股权分配、破产清算、专利纠纷等,都需要请律师。在美国开公司做生意,还要达到各州和联邦各种奇葩环保标准,比如苛刻的加州碳排放标准,诸如此类事务都要找律师来帮忙。


美国有不少公司,比如IBM、高通,还有些卖知识产权的小公司,专利费占营收的很大一部分,通信巨头高通公司最为典型,高通外号“专利流氓”,每年诉讼费用上亿美金,据说是唯一律师比工程师还多的大型科技公司,任何时候不是在告别人就是在被别人告。


美国健全的的法制和繁荣的商业活动,为律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让律师成为最辛苦的职业之一。法制健全的最大好处就是,人做事总有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法律,所以在美国做事情心里总是有底的。


3. 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垄断


利益集团哪里都有,美国也不例外,这方面法律界稍微好点,毕竟律所之间也存在竞争,相对市场化。但是美国的医疗系统,就是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顽固黑帮,除了之前说过的医生从业门槛特别高外,医药界的大佬们一边忽悠公众,一边砸钱游说政府,巧立名目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垄断。典型例子就是美国医保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关于美国医保的问题,要详谈的话以后我会另写一篇专门谈,简单来说美国医保不是全民医保,表面上是商业医保,其实是和政府,非盈利机构,金融机构和医院都搅合不清楚的怪胎,目前没法完全市场化运行,可以说是一本糊涂账,美国医疗费用高企医保难辞其咎。


举个例子,你手割破了要到医院包扎,医生会问你有没有医保,不走医保自掏腰包200刀搞定,走医保就随便报个3000刀,报价还得看是哪家医保。再说说FDA,FDA本来是审核监督批准新药上市,这无可厚非,但美国的FDA被利益集团玩坏了,不仅审批要求特别高,流程还特别慢,一个药审个八年十年都不奇怪。


炒美股的药企股票的,都紧盯着FDA的进度,股价和FDA的反应密切相关。因为FDA的审批过于严格和漫长,美国药企基本都把研发搬到印度去了。新药上市难,导致很多药在美国买不着或者特别贵,我以前就在eBay上买过印度和加拿大产的药,所以川普提出的要放松医药管制我举双手赞成。


医院、医保和FDA是压在美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因为垄断,美国医疗系统躺着赚钱,医疗服务质量却非常一般,当然有钱人去的特别好医院的服务还行,比如斯坦福医院。我有两个前同事的家人做手术都是飞到印度做,有个同事打趣说在美国做手术一套房子就没了。


以我个人经历来说,美国的医疗非常差,有病能忍忍的我都回国治。举几个例子,国内抽血化验几个小时就能出结果,美国要一星期,国内抽一管血能验几十项指标,美国几乎要每个指标抽一管血,我有次体验被抽了5、6管血。美国医护人员水平也很差,我抽血那次被个傻X护手在两个手共扎了4针还没抽不出血来,还问我是不是身体脱水,后来换了个人来才抽出来。


我有次住便宜旅馆得了疥疮,痒得整夜没法睡觉,傻X医生查不出来,说我是过敏,吃了抗过敏得药毛用没有,后来我自己在谷歌搜症状自己诊断出是疥疮,从亚马逊上买来药一星期就涂好了。


最后说说中国的医生和律师


首先,和美国不同,我国从本科就设置有医学和法学专业,所以我国的学生成为医生和律师的门槛比美国学生低很多。


先说说中国的律师,说实话我对国内律师界不了解也不认识国内的律师朋友,只能凭感觉胡说几句。前些年,中国律师出镜率最高的地方就是维权,感觉中国律师总在为弱者伸冤,和美国律师冷酷无情的形象完全不同。


过去,中国的司法体制不健全,律师是个比较边缘的职业,作用有限,我记得大学毕业那年(2009年),法学院的很难找工作。近些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司法体制越发完善,各项各章制度的完善落实,民众的财产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深化,以及商业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律师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长期来看,我国对律师的需求还会持续大幅增长。


最后谈谈中国的医疗,必须承认,医疗和教育这两个行业,在哪个国家都是烫手山芋,既不能完全市场化,也不能完全国有化,怎么搞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只能不断地找平衡点。


虽然我国的医疗系统也有各种各样问题,比如前面提到的医院倾向于靠卖药来创收,以不正当套取国家补贴,病人用医保买人参燕窝,医闹等等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觉得中国的医疗还是比美国好多了,至少性价比高10倍不止。


其实我挺理解和同情中国医生的,虽然中国的名医和个别科的比如整形医生挣得不比美国医生少,但中国医护人员的收入平均水平还是比国外低不少。


可以说在中国当医生不是个性价比高的职业,投入压力和回报不成正比,也难怪现在中国的医学院招生经常招不满名额。


我很能理解以前给做手术的医生塞红包的情况,做外科手术这种不仅需要超高的技术还需要绷紧神经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的,手一抖就能决定人是死是活的工作,回报不高还有人愿意干吗?


我对中国的医疗行业还是很有信心,只希望国家不要限制医生的工资和药价,让市场在医疗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医院盈亏平衡,医生获得合理的收入才有人愿意投身医疗行业。


也希望多看到些优秀的民营医院,莆田系这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数据来源: https://h1bdata.inf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