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总结,善于汇报=一流中层

在给中央直属38 个部委的领导做培训时,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事例:中央某机关的局长,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干部。为什么他这么年轻就能成为局长呢?当别人问他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时,他提出了成功的“三于理论”。何为“三于理论”呢?精于业务;善于总结;善于汇报。具体来说:精于业务对自己的业务必须要熟练、专业,不能做外行管理内行的领导。善于总结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总结是成功之父。


善于总结,善于汇报=一流中层


一个不会总结的人,就不能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并不断超越。善于汇报当别人问这位年轻的局长,怎么才能做到善于汇报时,他只说了两个字:“对路!”其实,汇报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有很多中层不善于汇报,一来抓不住要点;二来体现不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而这位年轻的局长就是一个很善于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干部。在他还没有做局长之前,有一次,局里召开会议。在会上,很多干部都要依次向领导汇报近期工作。

在会议开始时,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排在他前面的有十几位干部,每一个都比他有资历。他就想,这么多干部在一起做汇报,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让领导记得住呢?当轮到他发言时,他就自己要汇报的主题,先提纲挈领地说了一句话:“出彩不出事。”出彩,就是要有成果;不出事,就是不出问题。这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了领导的注意。哪个领导不喜欢又有成果,又不出问题的下属呢?就这样,通过这一句提纲挈领的话,他让领导记住了自己,也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善于总结,善于汇报=一流中层


由于领导对他的印象很深很好,因此他的发展也非常顺利,成为中央机关一位非常年轻的局长。也许你会说,汇报工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中层管理者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这里面的学问可不简单。举例来说,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召开政协会议,各地方的委员开始分组讨论。

当时的总理是朱镕基,他和一些中央的领导同志分别到各组去看望委员们。朱镕基来到全国政协经济组,讨论开始不久,一位来自湖南的委员发言。这位委员说了一大堆歌颂、称赞、拥护的话,久久不能进入实质内容。朱镕基实在等不及了,就插话说:“老乡,你就不要说那些套话了,请你尽快进入实质内容吧!”在朱镕基的提示下,后面的讨论发言都很实在。在其他几位委员发言后,朱镕基开始发言。

他说:“刚才我有些不礼貌啊,打断了那位委员的发言,有点冒昧。我是着急啊,我想尽快听到你谈实质内容。”随后,朱镕基风趣地对那位委员说:“如果你不是我老乡,我也不会这样,谁让咱们是老乡呢!”那天,讨论会在总理的参与中开得热烈、实在、有内容。这个小故事在《东方时空》播出以后,全国各地很多组织中的管理者都产生了共鸣。


善于总结,善于汇报=一流中层


大家纷纷意识到,在过去的会议上,空话、套话太多,很长时间都进入不了实质内容。这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也给领导的倾听带来了障碍。因此,在汇报的时候,“对路”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对路”,关键在于把握三点:重点突出,只抓关键点,不要事无巨细;条理清晰;与组织决定和领导的想法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