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最怕什么发球方法?

tiger14356


在没有回答问题之前,先了解下乒乓球胶皮之生胶套胶的特点和性能: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与正胶对比它的速度要比正胶要快,但稳定性不如正胶,且难于制造旋转,所以经常被使用在横拍选手中的反手。例如日本的伊藤美诚、中国的王涛、曹臻、姜华珺和现役女子国手孙铭阳等,他们一般都是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和弹击)的搭配方法。主要使用日本的一款套胶。

了解了生胶胶皮的特性后,就知道了这款胶皮难于主动制造旋转,也就是摩擦球不好,喜欢借力打力,主要对付上旋球弧圈球或者不转球的弹击,那么我们就发反手位的底线急长下旋球或者急长侧下旋的球为主,这个球要求一定要发到底线,落点要刁,速度要快,下旋的旋转要强,因为生胶自己主动摩擦系数低,不便于制造旋转,就算生胶反手摩擦上台,质量也不会太高,对方就可以主动进攻了,当然也有说急下旋短球到反手位怎么样,这个发球一是容易被对方摆短控制造成我方不能上手,另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伊藤美诚为主的接发球兜拐的进攻方式已经开始在比赛中大量使用,当然这是专业领域的层面,对于业余选手还是以急长下旋或者侧下旋发到反手为为主为好,也有球友会问,对于正手是生胶的选手怎么办,其实和反手生胶基本一样的,当然每人技术不一样,实际运营也不一样,比赛瞬息万变,还是全靠个人临场应变和采取合理战术,以上是个人拙见,不足之处还望斧正。





郑州飞旋小哥


直奔主题:生胶最怕什么发球方法?

我们不妨从国家队主力们对阵伊藤美诚的比赛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众所周知,伊藤美诚就是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小众打法的典型代表。

谈到如何对付生胶,就必须要了解下生胶的特点,一说生胶,大家都知道,这个胶皮非常适合弹击,至于为什么适合弹击,可能很多球迷没有往深里思考过,这其实跟生胶的胶皮性能息息相关,生胶是一种独具高弹性的聚合物材料,市面上的生胶含胶量比较大,所以颗粒兼具软、弹特点,因此用生胶击打来球,出球速度会显得非常快。生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你越发力,稳定性越高,这也是为何职业球员或者业务高手频繁采用大力弹击的主要原因。

不过生胶制造旋转的能力比较差,在摩擦球方面稍逊一筹,所以很少见选手们用生胶来拉球,不是不能拉,但是拉不转,偶尔可以拉一板调节比赛节奏,但是真到了中远台相持对拉环节,还是反胶的天下。因此生胶高手们一般站位比较近台,把着台子等着弹击你的半高球。

因此,了解了生胶的特点,我们就能找到对付生胶的一些办法。既然生胶选手喜欢站在近台等着弹你的半高球,你发球时就要做出针对,给对手发底线长下旋球,这个球越长、越转、弧线越低,效果越好,最好能发到白色端线位置。这么做有两个好处,因为是急长下旋,所以对方不会轻易弹你,还一个好处是把对手顶出去,不让他站在近台等着进攻你。

当然这个方法不能从头用到尾,要不对手会强行侧身用正手拉你,导致自己被动,可以考虑将正手短下旋和反手急长下旋相结合,这样对手摸不清你的套路,跟着你的节奏打,问题解决一大半。

以上是我的看法,认可请转发收藏,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有不同看法欢迎下方一起交流,共同提高球技。


国球第六人


能够提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想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说明对于颗粒胶皮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想要运用到实际乒乓运动当中。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有哪些名将是使用生胶的。比较早的出名的是世界冠军王涛,他是反手生胶横板打法;再就是女子世界冠军曹臻,也是反手生胶横板打法,相同的还有曾经效力于新加坡的李佳薇和现在的国手木子;当前最著名的生胶选手,就是日本的伊藤美诚了,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女子选手最大的敌手。

还有一个著名人物,就是女子削球手武杨,也是反手生胶,曾经打败过张怡宁、金景娥、丁宁等名将。

其次,我们联想一下这些生胶选手的比赛特点。不管是王涛还是曹臻以及伊藤美诚,都是近台或稍稍退台,并且反手弹击或快速变线为主,尤其是对于台内球的处理威力较大,对于反手位弧圈球的对抗常常占优势;他们都不是以正手位的对拉或中远台对抗为主,尽管可能他们正手位也不弱。

第三,我们应该了解生胶胶皮的特点。所谓的生胶,就是那种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

生胶往往不太怕旋转;对于生胶来说,比较好上手的是台内球,尤其是台内下旋球更好起板或者容易进攻;而对方发力过来的球会有下沉感,要想有质量的回球,就必须加点摩擦和旋转,但是又不可摩擦太过,要摩擦但是又要适当;还有就是既然易下沉,那就要迎前一点,以避免不应有的失误。

第四,对于生胶来说如何扬长避短或者说接发球的对策。既然生胶选手喜欢台内球,那就可以多给长一些的,或者两个大角的线路变化;既然生胶发力的出球威力大,或者有些下沉,那就可以适当给以落点深、力量较大的球;既然生胶主动摩擦不强,那就发球时多给些长而急的下旋。

有了这些变化,对付生胶的发球就可以占据主动了。


读书评书2017


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根据乒乓球拍套胶胶粒高度与直径的关系,来区分生胶、正胶和长胶。

1、正胶

正胶的胶皮颗粒高度与直径相等,有如下特点:

a、弹性好,回球速度快;

b、不吃转,击球稳定。

2、生胶

生胶的胶皮颗高度小于直径,其特点是:

a、击球速度快,稳定性差;

b、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

3、长胶

长胶的胶皮颗粒高度大于直径,它的特点是回球下沉且飘忽不定,发球和接球均有难度,球场观赏性不高。

由于生胶是由天然橡胶制成,其有优于正胶和长胶的弹性,其出球的速度最快。而长胶发球飘忽不定,生胶在接长胶球时更难处理,极易失误。


篮球哙爆


首先我只碰过反手用生胶的选手,就像伊藤美诚那样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第一次碰他的时候比较吃亏,因为摸不清楚他的旋转。被他反手弹打的非常难受。之后就针对他的打法回去做了总结,如下:

发球方面发对方反手位(即生胶位)以低平强下旋为主,结合逆旋转短上旋。。虽然生胶可以弹打下旋,但是最舒服的弹打是针对半高球下旋,即生胶其实是长胶和搓球选手的克星(你懂的),但是对长的低平球,重下旋并不是那么好弹打,这两种球是非常考验生胶选手功力的(生胶其实是最难练习的胶皮)

对于旋转相持方面,生胶弹打过来的球是重下旋,而且速度相当快,很难接,生胶切过来的球是不转球,所以很考验反胶选手的手感,反胶选手拉过去尽量以小高调(即加转弧圈为主),适当的加摩擦拉球,这样对于生胶的弹打来说也比较困难。

另外给对方正手位球的时候要有准备,防止对方打回头球,反手生胶选手一般正手配合反胶,而且正手都会有准备打回头球的,也一般用的横板。目前我还没有遇过正手生胶的选手,那种估计更少。毕竟生胶用在反手位的弹打作用很可观,在正手的话却不能拉。

生胶克长胶,克搓球,所以一般的铁搓和长胶的那些老汉,碰着反手生胶的,几乎不愿意打,但是双面反胶的正统打法其实并不太怕生胶。我跟那位生胶的球友第一次打过,回去总结,再打,之后几乎没有输过。就说到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各位涨球。




明月范


首先我只碰过反手用生胶的选手,就像伊藤美诚那样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第一次碰他的时候比较吃亏,因为摸不清楚他的旋转。被他反手弹打的非常难受。之后就针对他的打法回去做了总结,如下:

发球方面发对方反手位(即生胶位)以低平强下旋为主,结合逆旋转短上旋。。虽然生胶可以弹打下旋,但是最舒服的弹打是针对半高球下旋,即生胶其实是长胶和搓球选手的克星(你懂的),但是对长的低平球,重下旋并不是那么好弹打,这两种球是非常考验生胶选手功力的(生胶其实是最难练习的胶皮)

对于旋转相持方面,生胶弹打过来的球是重下旋,而且速度相当快,很难接,生胶切过来的球是不转球,所以很考验反胶选手的手感,反胶选手拉过去尽量以小高调(即加转弧圈为主),适当的加摩擦拉球,这样对于生胶的弹打来说也比较困难。

另外给对方正手位球的时候要有准备,防止对方打回头球,反手生胶选手一般正手配合反胶,而且正手都会有准备打回头球的,也一般用的横板。目前我还没有遇过正手生胶的选手,那种估计更少。毕竟生胶用在反手位的弹打作用很可观,在正手的话却不能拉。

生胶克长胶,克搓球,所以一般的铁搓和长胶的那些老汉,碰着反手生胶的,几乎不愿意打,但是双面反胶的正统打法其实并不太怕生胶。我跟那位生胶的球友第一次打过,回去总结,再打,之后几乎没有输过。就说到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各位涨球。


风之摩羯154


只要正手基本功扎实,能打能拉,上台率高,直接发急长上下旋至反手位和中台配合短台上下施及不转球抡攻(拉)为主,再灵活多变发抡。

打的就是正手基本功要高于对手。

一般情况下生胶进攻不适应,要生胶选手陪练逐步适应。


boshidie


急下旋长球和剧下旋短球…


伊吖吖哎呦喂


急奔上旋球


乒乓球长胶北京昌平


生胶怕旋球,生胶旋转性弱,遇到别人的旋转球,更多的是使用手腕去回击,或者快速反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