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个月到2岁,宝宝怎么吃才健康?这些细节要注意

  宝宝一出生,妈妈就开始担心他的吃喝拉撒睡,其中“吃”的问题,一直是妈妈们关注的重点。怎么吃、吃多少、奶和辅食该如何搭配?问题多多,之前我们讲过关于每个阶段的奶量摄入,今天我们我们就系统性的学习一下从6个月到2岁,宝宝到底应该怎么吃才健康!

从6个月到2岁,宝宝怎么吃才健康?这些细节要注意

  一、添加辅食的阶段

  首先6个月是建议添加辅食的阶段,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想在4—6月龄期间给宝宝添加辅食,那么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下面5个信号来判断宝宝是否能添加辅食:

  体重上的信号:宝宝的体重达到了出生时的两倍以上,但是不足6kg,就得再等等。

  发育上的信号:能够自己坐稳了,靠着椅背也能坐稳,可以自己控制头颈部的转动。

  食量上的信号:母乳充足的情况,也想频繁吃奶,或者配方奶粉一天达到了1000ml还意犹未尽。

  原始反射信号:宝宝的挺舌反射消失,当给宝宝用勺子喂食或其他东西放入宝宝嘴里时,会用舌头本能的顶出,如果这个行为消失了,可以考虑添加辅食。

  行为上的信号:宝宝看到大人吃东西,有很感兴趣的样子,有一定的手眼口协调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将食物喂进嘴里,也是可添加辅食的信号。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上信号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但是要注意:添加辅食的月龄不可早于4个月,添加的过早容易造成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如果宝宝在6月龄之前没有这些信号,爸爸妈妈可以不用急着给宝宝添加辅食。

  二、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

  奶量:700-800ml。

  辅食的形状可以选择:泥状。

  辅食的量:第一口为一勺,大概10ml,逐渐增加到一天1—2次;

  第一口辅食: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很重要。此时婴儿从母体储存的铁几乎已经消耗完了,而母乳属于贫铁食物,所以建议从富含铁的泥状食物开始。一般选择强化铁的米粉,因为所以需要加入富含铁的食物。

从6个月到2岁,宝宝怎么吃才健康?这些细节要注意

三、7~9个月—练习自我进食

  7-9月龄的宝宝可以坐在餐椅上进食,所以这个阶段需要训练宝宝用手自我进食,可以尝试让宝宝拿“条状”或“指状”的食物,练习宝宝的咀嚼能力。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

  奶量:7个月奶量为:700-800ml;8~9个月奶量为:600-800ml。

  辅食的形状可以选择:泥状、碎末状。

  辅食的量:一天2—3次,一次2/3碗,一碗大概是250ml,一次的量大概是170ml左右;

从6个月到2岁,宝宝怎么吃才健康?这些细节要注意

四、10~12个月—开始用勺子进食

  一般情况下,10个月宝宝已经长牙了,可以开始切割食物,所以可以开始添加固体食物了,而且需要用勺子开始自主进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

  奶量:600-800ml。

  辅食的形状可以选择:碎块状、指状。

  辅食的量:一天2—3次,一次3/4碗,一碗大概是250ml,一次的量大概是190ml左右;

从6个月到2岁,宝宝怎么吃才健康?这些细节要注意

注意:1岁前的宝宝仍然要以奶为主,不要让辅食喧宾夺主。

五、13~24个月—自主进食

  由于宝宝已经能分辨喜欢和不喜欢的味道,所以为了避免宝宝出现偏食挑食的习惯,只要不吃对宝宝造成健康问题或过敏症状的食物,其余成年人食用的谷类,蔬菜,鱼类,肉类,水果等食品,几乎都可以让宝宝食用。

  添加食物的原则是什么?

  奶量:500ml。。

  食物的形状可以选择:条块、球块状。

  食物的量:一天3次,一次1碗,一碗大概是250ml;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食用的食物种类基本与大人没有差别,只是在调味料上需要谨慎。

  注意:这个阶段的宝宝虽然食物种类逐渐丰富,但是也要注意奶的摄入,奶量应不低于500ml,这也是为了保证宝宝的营养健康哦~


  以上内容是一般情况下宝宝辅食添加的原则了,但是因为每个宝宝个体差异和生长发育的情况都会有所差异,对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比如有些宝宝对蛋白过敏、有些宝宝对鱼虾过敏,就需要避开这些食物,所以添加辅食的时间与品类也不能一概而论。

  爸爸妈妈们需要根据宝宝的不同月龄,合理制作出一道道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的辅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