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结义兄弟,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为何施恩却只送武松一只烧鹅?

罗利超


题主只看到了鲁智深对林冲十八相送的义气,却忽略了施恩为救武松不惜散尽家财的勇气。

武松前半辈子坎坷无比,自幼父母双亡,要不是哥哥武大的悉心照顾,恐怕武二都无法活到成人,而武松这暴躁的性格也总是给武大惹事,在一次与同乡的争吵中,武松铁拳一挥打倒了同乡人,武松以为打死了人,连夜逃出了镇子,在柴进那里躲了很长时间。等到他再见到哥哥时,哥哥已经娶妻,武松当上了都头也算出息,但这位嫂嫂可不是安分之人,最终毒杀了夫君,武松为兄报仇后开始了自己的流放之旅。这个时候,武松在世上已没有了任何亲人。

十字坡的遭遇让武松再次感到了家的温暖,武松视张青和孙二娘为亲哥嫂,张青夫妇也为武松规划好了人生之路。在孟州,武松得到了独特的优待,几经辗转后,他才知道,这孟州牢城的小管营,其实是有着其他目的的。

这个满身是伤的小管营说自己的快活林酒店被抢,希望打虎英雄能为他做主。武松是个直汉子,也没想太多就去暴打蒋门神,蒋门神自知理亏,把快活林还给了施恩。施恩为了感激武松摆了好几天的酒席,武松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愿意多留,待了几日之后就上路了。

这次短暂的相识,施恩认定看武松这个人,而武松这个时候只当施恩是个朋友,二人自此一别,或许再也无法相见,但武松没有意料到,他与施恩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他与蒋门神的恩怨,也没处理干净。

在张都监处,武松以为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伯乐,没想到终究是自己太天真,在被诬陷入狱后,施恩第一时间选择了去营救武松。但想为武松洗脱冤屈谈何容易,只能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武松少受些苦,可频率高了之后自然会被好事者发现,渐渐的施恩也无法进来和武松叙旧了,家财也散的差不多了,连快活林也被蒋门神再次抢走。

有人说,你施恩这是何苦呢,像武松这样的“打手”花钱再雇一个不就得了,犯得着对他这样破费吗。

这或许就是武松的魅力所在,也是施恩高尚人品的表现,如果说起初他对武松只是利用的话,那么在首夺快活林后,施恩就对武松产生了真正的兄弟情。

武松徒刑期满,一身伤痕的施恩再次与武松相见,这次相送没有太多的辞藻,只有一句简单的叮嘱:

“武二哥,棉衣和烧鹅拿好,小心这两个贼公人…”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已让武松感动不已,再加上施恩对武松付出的一切,已经让武松再次感到了远胜兄弟情的亲情。紧接着,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开始被全城通缉,在落魄之时遇到张青夫妇,化身行者,上了二龙山,而施恩随后也追寻武松的脚步一起去了二龙山。

在加入梁山后,施恩担任步军将校,与武松这步军头领也有不少机会寒暄。两个同样没有家人的人在彼此身上都感觉到了温暖,施恩也想着能和武松一起并肩作战,但由于自己能力有限,暂且只能做一些情报及善后工作。

在梁山打成熟时,施恩被安排从水路进军,此时二人各战一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相见,或许此战胜利之后,二人能好好的坐下来喝杯酒,再聊聊江南的美女与美景。

可惜的是,施恩却不小心落水淹死,再也见不到武松先生了。

武松得知次消息后,大哭一场,这是武松自武大死后第一次为一个男人哭泣,可见施恩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施恩是地伏星下凡,“伏”乃是一人一狗,说施恩是武松的狗不太合适,但施恩对武松的感情,却是不能被怀疑的。


还是那句话,在某个层面上,是施恩成就了武松。


逻辑文史游


施恩对待武松的恩情,比起来鲁智深对待林冲的恩情丝毫不差。武松一生有很多位朋友,唯独施恩最贴心,当施恩死的时候,武松还专门大哭了一场。鲁智深对林冲是萍水相逢,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里面卖弄武艺的时候,林冲喝彩了两声,被鲁智深请过来一起喝酒,两个人因为意气相投结拜成了兄弟。在林冲落难的时候,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因此得罪了高太尉,被迫落草为寇。鲁智深的行为的确非常的仗义,仅仅和林冲喝了一场酒,就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林冲,绝对称得上好汉。

相比于鲁智深的千里相送,施恩的行为也十分仗义。施恩结识武松的时候目的并不单纯,施恩是管营的儿子,快活林一带的恶霸。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施恩被实力更强的恶霸蒋门神欺负了,为了重新夺回来快活林,施恩找到了金牌打手武松。施恩先免去了武松的一百杀威棒,又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武松,最终感动了武松,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施恩这时候的行为算不上仗义,他和武松是一个拿钱一个办事,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后来武松被张团练陷害,此时施恩完全可以不管武松,靠着自己之前赚的银子过快活的日子。但是施恩没有这么做,他三次进入牢房探望武松,散尽家财把武松的罪责减到最轻,此时的施恩已经是仁至义尽。武松入狱后没有受苦,还能够被从轻判决,都是施恩的功劳。

武松入狱之后,蒋门神再一次夺取了快活林,把施恩打成重伤,施恩送别武松的时候,已经是伤痕累累的模样。施恩的武艺不高,又受了重伤,这时候跟着武松也无济于事。在武松临走的时候,施恩送给了武松两只烧鹅,还有一大堆的金银,施恩还想要买通两个公差,可是却没有成功。最后施恩还提醒武松防备两个公差,只是他已经身心疲惫,没有能力继续护送武松了。假如施恩有鲁智深的武艺,肯定也会义不容辞的护送武松。施恩是水浒中最讲义气的人之一,他的仗义打动了只有哥哥去世才会大哭的武松,绝不是薄情寡义之人。


史海泛舟摆渡人


在《水浒传》中,林冲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鲁智深千里护送,救下了林冲一条性命。鲁智深的兄弟义气,令人钦佩。武松也造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那么他的结义兄弟施恩真的只送了武松两只烧鹅吗?

其实,细读原文我们便知道,施恩并非如此无情无义之人,武松能活下来,全赖施恩上下打点,施恩为此花了不少银子。

施恩一开始对武松示好,优待武松,很可能仅仅是想收买他,让他成为自己豢养的一名打手。但是在武松显露神力之后,施恩以及他的父亲立刻意识到,此人绝非凡人,对武松这样的人只能拉拢结交,绝不能视为下人。施恩的父亲施老先生当即做主,让施恩拜武松为兄:“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这说明施老先生确实有识人之明,武松可是《水浒传》中数一数二的英雄好汉,相比之下号称喜欢结交江湖好汉的柴进柴大官人就显得有眼无珠了。

后来武松为施恩夺回快活林,却遭张都监陷害打入牢中,施恩也是立刻去找父亲商量,说要救武松性命。施老先生也表示很支持:“他是为你吃官司,你不去救他,更待何时?”这说明施恩父子都是有情有义之人。

于是施恩去找与自己要好的康节级,送了他一百两银子。康节级告诉施恩,张都监上下打点,“厅上知府,一力与他作主,定要结果武松性命,只有当案一个叶孔目不肯”。于是施恩又去找叶孔目,一出手又是一百两银子,于是叶孔目把文案改得轻了。后来施恩又取了三、二十两银子,在牢中上下打点,不让武松受苦。施恩为救武松,前后花了两百多两银子,这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

武松上路之时,施恩前去相送,十分体贴地送了他两只熟鹅,两件绵衣,一帕子散碎银子,两只八搭麻鞋,施恩还提醒他两个押送的公差不怀好意。显然武松不是软弱的林冲,不会像林冲一样任由这两个公差摆布。而且武松有千斤之力,是打虎的英雄,绝不是一面七斤半铁叶盘头枷能困得住的。施恩深知武松的本事,因此并不担心武松遭人暗害。

施恩对待武松,也许比不上鲁智深千里送林冲的恩情,但也绝非薄情寡义。后来施恩在白道混不下去,也去投奔武松,在二龙山落草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


一个对兄弟千里护送,最后浪迹天涯;另一个为兄弟家破人亡,最终亡命江湖。依我看来,鲁智深和施恩是真够朋友,讲义气,只不过二者的方式有差别罢了!


一、施恩尽力了

题主既然能看到了施恩给武松送烧鹅,也应该注意施恩为了救武松挥金如土,最后从死刑判成了发配,这已经是施恩能尽的最大的力了。


武二郎为报兄仇,杀嫂诛贼,最后刺配孟州牢城,要不是施恩,估计一顿杀威棒少不了。虽然武松确实是条硬汉,但说不在乎也只是一时之气,为自己壮胆罢了。

没有施恩,以武松的性格,大概真的会在孟州城生不如死,轻则被致残废,重则丢掉性命。更别提每日酒食款待,自由自在了,能有一口气就是万幸。

二、建立感情的方式不同

施恩与武松的感情同鲁智深和林冲的感情建立方式不同。鲁智深和林冲是因武艺而相识,因脾气而相投;而施恩和武松,却是从先前的相互利用到最后的惺惺相惜。四个人相识的原由固然不同,但感情的深厚程度是一样的。

再说鲁智深其人,属于是比较粗狂豪迈的关西汉子,出身军旅,为人憨直,由于打抱不平被迫出家为僧,最后在东京大相国寺管菜园子,鲁智深一没钱,二没势,他能为兄弟做的也只有千里护送,防止林冲受害。

三、出身不同

施恩则不同,施恩是典型的“官二代”出身,谈不上出身显赫,但在孟州城还是稍微有些话语权的,所以施恩在武松被捕后,第一件事就是动用关系上下打点,争取给武松减轻判罚,这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施恩在武松被捕后,由于不敌蒋门神,被打了个半残,这种状态下,连走路都成了问题,何谈护送?即使去了,毫无战斗力的施恩就会成为武松的羁绊,到头来反而会帮倒忙。


品读古今史实,探讨人生哲理。我是小逸,感谢大家的阅读评论,喜欢的话点个赞、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小逸,谢谢大家!


凉州牧001


施恩送两烧鹅大有深意,大家别错怪他了。


先说共同点。

护送刺配的兄弟,确保生命安全,鲁智深和施恩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两人都表现得非常仗义,这一点不容怀疑。

只是个人能力不一样,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知道,施恩的功夫一般,不具备鲁智深那样,具备超强的野战追踪能力和战斗力。

林冲刺配沧州,在野猪林遇险,鲁智深直接出手,以绝对实力,轻松干倒董超薛霸两个,最后平安送到沧州。

武松刺配恩州,在飞云浦遇险,施恩如果出手,需要干掉蒋门神的两徒弟和两个官差,共四个人。但是以他的功夫水平,他不一定能搞定。


再说特殊环境

林冲和武松,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正常情况下七八个人不在话下,但好汉也有打盹的时候,刺配正是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发生的。

刺配前,林冲和武松,都遭遇了杖脊之刑,林冲被杖脊40,武松杖脊20。

杖脊是打板子,打的部位不是屁股,是脊背,我们知道,背部神经密集,尤其是中枢神经一受伤,基本不能正常站立,更别说走几千里的刺配之路。

野猪林,梁山超强战神的林冲,被董超薛霸两个菜鸟折磨,说明杖脊对人体的创伤有多大。

比起林冲来,武松的状况更悲惨。

杖脊前,武松已经被打了两回,第一次是在张都监家遭私刑,被七八个军汉先捆住,然后“一步一棍”等打了个半死。

第二次是在衙门过堂,用竹片劈头盖脸,打得武松直接告饶投降,然后"断限60日",即武松被捆住双手双脚,像捆粽子一样捆了60天,60天里大部分时间吃牢饭窝窝头,以武松的饭量,塞牙缝都不够。

坦克飞机没油了都要趴窝,更何况大胃王级别的武松。铁打的武松,折腾得半死不活。

半死的武松经历杖脊之后,更是雪上加霜,完全不具备反抗能力。蒋门神派四个人来对付武松,从人员配置来说,完全绰绰有余,手到擒来。

没想到蒋门神的如意算盘,被施恩破坏了。

施恩为什么送两只烧鹅?

先看鹅肉的特殊作用。

首先,从中医食疗的角度,鹅肉具有修复创伤,排毒保健的功效。

其次,从营养角度而言,鹅肉可以快速恢复体能,比喝红牛+注射兴奋剂还有效。

可见,鹅肉尤其适合武松这样的人群:

第一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者。高蛋白肉质可以补阴益气、暖胃开津。

第二皮肤疮毒者。有助于控制病情,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

综上,我们发现,施恩非常心细。

第一施恩最清楚半死的武松,此时最需要什么?武松外有皮肉伤,内有杖脊棒疮,看起来像个活人,实际上已经行尸走肉,像敲掉牙的老虎,失去了撕咬能力。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第二施恩知道武松饭量好,前期已在牢里饿了近两个月,身体特别虚弱,一只烧鹅怕不够吃。

第三施恩知道武松此行凶险,故有预警。这样告诉武松,赶紧吃,赶紧吃饱,赶紧让鹅肉发挥作用,这样才能避祸,哪怕逃走也行。

施恩对武松,不像鲁智深那样真情告白,迫不及待讲自己的护送经过,施恩言语不多,但步步用心,知道自己功夫菜,只有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送银子送吃食不仅对症下药,给武松补充能力的鹅肉,而且还是两只,好事成双,还提醒武松要提高警惕,赶紧吃饱好干活,逃命要紧。

施恩的这份细心,这是鲁智深无法想到的。


烧鹅的威力

我们先看看武松~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的路线,第一站先出孟州城,走了十多里地到达第二站飞云浦,第三站返回孟州城,找到张都监家里大开杀戒。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半死的武松,根本不可能有能力成功躲过反杀,长途奔袭20多里到鸳鸯楼,更是不可思议。

到达飞云浦之前,武松吃完了两只烧鹅,鹅肉的蛋白质,在武松体内迅速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体力精力得到迅速恢复,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

飞云浦以一敌四,施恩知道自己搞不定,但他知道恢复体力的武松可以,哪怕搞不定,至少可以逃走,帮武松捡回一条命,也算是对武松的回报,跟鲁智深在野猪林的结果是一样的。

结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刺配遇险,终见江湖道义。施恩对武松,鲁智深对林冲,都是江湖儿女,性格不同,能力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也有区别。

施恩送了三件东西给武松,件件都有大有深意。

第一鹅肉恢复体力,起到保命的作用,能突围跑路是基本目标。

第二两套衣服,这样武松可以替换囚服,有助于乔装改扮,隐藏身份。

第三碎银子,可以保证武松逃命的时候一路吃喝,解决温饱问题。

作用最大,用心最深的还是送鹅肉。施恩送烧鹅,意味深长,论义气,丝毫不比鲁智深护送差。

只是,鹅肉的能量,让武松病猫变老虎,大大超出了施恩的预期,不仅保住了武松的性命,还引发了孟州十七条人命的惨剧。

烧鹅不仅让武松以一敌四,轻松秒杀,还能长途奔袭20多里,找到鸳鸯楼复仇,轻松除掉蒋门神张都监等,甚至兴奋过头,把张都监一家老小全干掉了,可见吃鹅肉,跟喝酒一样,要有所节制才行,也不能贪杯。


详情参见头条号“疯说水浒”之个人原创作品《惨!62天!3次遭虐!武松还能病猫变老虎,大闹孟州城,凭啥?》

——————————————————————

西门疯欢迎大家交流吐槽。


疯说水浒


鲁智深与施恩对待结义兄弟都是情深义重,只是表现方式不同。施恩与鲁智深在能耐方面没有可比性,实力差距太大。但在对待朋友方面都是重情重义的好汉。同样是对待落难的朋友,两人表达的方式不同,各尽所能罢了。就好比是为贫困山区捐款,富豪捐一百万和普通群众捐一百元爱心都是一样的,不存在爱心谁高谁浅的问题。

鲁智深是义薄云天的英雄豪杰,他的个性就是喜欢抱打不平,除暴安良,而且他武功高强,艺高人胆大。他为了陌生有难的人比如金翠莲父女尚且能伸出援助之手不惜三拳打死镇关西,不但丢了职位,而且成了被官府通缉的逃犯,对待自己的结义兄弟林冲那更是全力以赴,真的是肝胆相照。他能千里护送林冲固然是兄弟情深的真实写照,但必须有自身强大的实力做支撑才能做得到!

反观施恩,他本是孟州牢城的官营,武术一般,否则其经营的快活林酒店也不会两次被蒋门神夺去,自己也被蒋门神打伤万般无奈下去求助武松替自己出头。由此可见,施恩并不能在武力方面为武松提供更多的支援,他没有能力像鲁智深护送林冲那样去护送武松。真要跟着去了反而会成为武松的累赘,到时候武松还得分出精力来去保护施恩,那样纯粹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施恩给武松送烤鹅这个场景发生在武松及两个解差刚出孟州衙门刺配恩州的官道上,旁边有一酒店,施恩在此等候多时。此时的施恩包着头络着手,刚被蒋门神痛打一顿。施恩准备了两只熟鹅、两件棉衣、一帕子散碎银子、两双八搭麻鞋送给武松,并叮嘱武松路上仔细提防,然后哭着去了。

这个辞别的场景相当凄凉,施恩的快活林酒店又一次被蒋门神抢去,自己也被打伤。替自己出头的武松又落得个刺配充军的下场,因此施恩是哭着离去的。但是施恩并不仅仅只是送了武松两只熟鹅这么简单,施恩为了武松其实做了很多很多工作,他曾三下死囚牢探视武松,武松能活着出来全是靠施恩花足了银两上下打点的结果。

蒋门神与张团练、张督监相互勾结,势必要将武松整死。面对强大的对手,施恩下了血本,买通了自己的好友监狱的两院押牢节级康节级,确保武松在牢房里不遭到张督监等人的暗害;又按照康节级的指点买通当案叶孔目将文案改轻,武松这才死中得活。

相比于鲁智深一路保护林冲所做的惊天动地的事情比如大闹野猪林来说,施恩为武松所做的这些事显得很不起眼,但是却起到了关键性、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施恩暗地里帮助,武松很难逃脱张督监等人的毒手,那样的话江湖上岂不少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综上所述,施恩与鲁智深一样都是重义气、重感情的好汉,无分上下!


郑非梦妙文


同样是被刺配,武松的兄弟施恩送了烧鹅,林冲的兄弟则是送了一路,护送周全。待遇差距好大!

仔细一想,已经被蒋门神打残的施恩如果跟着去的话,林冲如何大闹飞云浦?以施恩的三脚猫功夫,说不定会被两个官差劫持为人质,或者直接被打死了。

再一想,如果鲁智深没有跟着林冲,又怎么能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如果没有大闹野猪林,林冲又怎么可能恩将仇报出卖鲁智深换取高俅谅解?鲁智深又如何被逼上梁山?

所以,结论就是——情节需要!

鲁智深送林冲上路时,林冲正处在人生的下坡路,暂时还没有受什么苦,人生希望还很大,根本不愿意走那条落草为寇的不归路。所以,林冲必须再犯一些错,才能跌入人生的最低谷。

林冲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怂包软蛋。别人给他戴绿帽,他上前就打,发现是高衙内,立刻变成一副谄媚脸色,手软加脚软。高衙内第二次调戏林娘子,林冲破门而入的勇气都没有,连武大郎都不如,只是在外面懦弱的喊一声“嫂嫂开门”。如果林娘子是母大虫那样的江湖女子,分分钟打死林冲有没有!

为了自保,林冲居然花光积蓄(也可能是贪污腐败收黑钱的收入)去贿赂高俅。这一点和同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王进形成鲜明对比。3000贯买把刀送高俅, 按照大宋律法,只是妥妥的行贿罪!不过,高俅不想有受贿罪,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被刺杀的受害者。林冲被人强扣罪名发配沧州,临行前第一件事居然是休妻!

林冲休妻的目的很简单,用金钱宝刀无法贿赂高俅,那就用林娘子贿赂高衙内!天了噜,还有这种操作!

直到夜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林冲侥幸逃过一劫,手刃仇人,才扭扭捏捏走上了逼上梁山的那条路。

了解到林冲之前的所作所为,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会在野猪林故意出卖鲁智深了!

反观武松,从景阳冈打虎、阳谷县杀嫂,给人满满的美誉度。连腐败的阳谷县都折服武二郎的侠义,通过改证词方式让武松免于死刑,发配孟州。武松在孟州,从来没有受一点苦,因为他是名满天下的英雄。所以,才有了金眼彪施恩的故事。

施恩,人如其名,就是给武松施舍恩惠的。可是武松的表现让人十分暴怒!

恕我直言,我只能用五个字表达武松得到施恩恩惠之后的表现——“饱暖思淫欲”。

没错,就是饱暖思淫欲!

武松吃了施恩的,喝了施恩的,觉得过意不去,一定要报答他。施恩说出了自己在快活林开酒馆、开妓院收保护费被蒋门神抢了地盘的事情。武松立刻请战,我去打死这厮!施恩表示再迟上几个月也没事,武松坚决开打。表面上看,武松是急于报恩,仔细一想,其实他是被“妓院”两个字打动了。

事实上,武松来到快活林,主要工作不是打蒋门神,而是喝酒嫖妓。武松见到蒋门神的反应是:

武松抢过林子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以定是蒋门神了。”直抢过去。

如果是鲁智深,见到蒋门神一定是上前百般找茬,蒋门神陪一百个笑脸也要照打不误。可是武松却是“直抢过去”,不与蒋门神交手。那么,武松去哪了呢?

武松接下来去的地方是“河阳风月”,从名字上来看,就不是什么正经酒店,估计还兼做皮肉生意。于是武松对着河阳风月的老板娘开始打量:

  眉横翠岫,眼露秋波。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轻舒嫩玉。冠儿小,明铺鱼魫,掩映乌云;衫袖窄,巧染榴花,薄笼瑞雪。金钗插凤,宝钏围龙。尽教崔护去寻浆,疑是文君重卖酒。

先不说这个老板娘长的怎么样?可以肯定的是,武松并不知道这是蒋门神的小妾。管她是不是,这一片都是蒋门神罩着,只要调戏她,蒋门神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武松开始调戏妇人,要求妇人亲自给他倒酒。喝了几次,武松始终不满意,问到主人家就是蒋门神,直接提出“过卖,你叫柜上那妇人下来相伴我吃酒。”“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

小妇人受不了调戏,直接出口叫骂,被武松丢进了酒缸里。原文中这样说:

 武松早把土色布衫脱下,上半截揣在腰里,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抢入柜身子里,却好接着那妇人。武松手硬,那里挣扎得。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只手把冠儿捏做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听得扑同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

武松不光辣手摧花,让小妇人上演了湿身诱惑。武二郎水平不一般啊!

正是因为武松“急色”这个弱点,一见到玉兰,直接就掉进了张都监的圈套中。

武松和施恩的联盟,远远比不上蒋门神和张都监张团练的联盟。武松很快被扣上罪名,打入死牢。施恩前前后后花了几百两白银才保住他的性命。谁承想,施恩在快活林的产业又被霸占了,自己也被蒋门神打成重伤。

施恩去送武松时,还是挂着胳膊拄着拐,惨兮兮的,贿赂官差的十两银子都没送出去。施恩给武松的东西,不光有两只烧鹅,还有两件棉衣两双棉鞋。

施恩在孟州对武松,既有兄弟情也有主仆义。武松摊上施恩这档子事,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历史知事


首先拿施恩和鲁智深相比就是有些问题的,鲁智深乃是整座梁山甚至整部《水浒》数一数二的好汉子,施恩虽然也不错,但还不是一个量级。

就像是蜀国后期大将廖化的武艺好不好?相当不错,但你非要和关二爷张三爷比的话,那对他就很不公平了,毕竟“蜀中无大将,廖化才能当先锋”啊。

接下来红尘君再来详细解释:

鲁达者,顶天立地,义气深重的好汉子

水浒一百零八将,要说哪个最讲义气?

答案绝对不是那位号称“呼保义,及时雨”的老大宋江宋公明,他的义气其实背后都有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笼络而施展的手段罢了,并非真的“无所求”,所以未免落了下乘。

而真正最讲义气,不求回报的,只有鲁智深和武松。

所以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是他就把林冲当兄弟看待,先是替“人家媳妇儿”打抱不平,差点把高衙内一顿痛扁,不知情的甚至怀疑这是谁老婆呢。

然后他又一路护送林冲,又在野猪林救了他性命,啥叫兄弟?这就叫兄弟,谁不想要?

施恩者,也是好兄弟,但是掣肘甚多

金眼彪施恩,孟州城牢房小管营,勉强算是中产阶级。

当时武松被张都监陷害进了大牢,他送了武松两只烧鹅和一些衣物然后离开了,许多人可能就认为他不够义气,其实有些冤枉他了。

第一,张都监乃是他老爹顶头上司,一旦得罪了那他们以后就别想过了——可以参考高俅收拾林冲的手段,所以他自然不能像鲁达一样直接豁出去了,劫牢反狱救武松

第二,当时他已经被蒋门神又打了一顿,受伤不轻,当时见武松的时候还包着胳膊,就算想打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他也打不过蒋门神。

第三,他之前已经上下使了许多银子,要不然武松早就在牢中被害了,后面的烧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武二哥血条回了半截,为后面飞云浦反杀创造了足够条件。

能够做到这么多,其实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结论

所以,鲁智深没的说,乃是一等一的好汉,谁都梦寐以求的好兄弟,但是施恩也已经足够意思了,在如今的社会里面基本也是百里挑一,不信的话,你马上微信群发个短消息,也别多,和朋友借个三五万,看看有几个答应你的?

借你钱的,那就是施恩,已然殊为不易。


红尘如镜


同是结义兄弟,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为何施恩却只送武松一只烧鹅?

题主读书不仔细了,题中的说法并不准确。第一,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的确情深义重,但施恩对武松也算尽力而为;第二,和鲁智深比起来,林冲柔弱得如同待宰的羔羊,鲁智深自然不放心,只能千里护送林冲;第三,武松武艺高强,人又精明强悍,相比之下,施恩反倒更柔弱许多,因而施恩只能做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关键时候,武松自有主意;第四,林冲受迫害之初,高俅父子几乎不知有鲁智深这号人物,所以鲁智深才有足够的行动空间和自由;第五,施恩一直都是张团练的死对头,施恩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倘若施恩一路护送武松,只怕反倒是害了武松,更何况施恩武艺低微,又被打伤。

第一,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的确情深义重,但施恩对武松也算尽力而为。

鲁智深和林冲无意中结识,二人惺惺相惜,结为兄弟,恰逢林冲遭遇不幸,被高俅父子陷害。林冲迫于高俅的压力,又因为对未来尚存希望和幻想,所以不敢也不想和高俅翻脸,老老实实接受刺配,以为只要忍受一时之苦,就可以换来海阔天空。鲁智深却没有林冲这么懦弱和单纯,预感到林冲刺配路上凶多吉少,不得不暗中跟随,千里护送林冲,鲁智深对林冲的确可以称得上情深义重。但施恩也并非忘恩负义之徒,他知悉武松被陷害后,前后三次到监牢里探视武松,前后花费了三百来两银子尽力斡旋,为武松争取最大限度的减刑,也正因为施恩的努力,武松被免除了死刑,境遇也得以改善;武松刺配出发之日,施恩特地赶来送行,送给武松一个包裹,里面有棉衣、麻鞋和一些作盘缠用的碎银,还给了两只烧鹅,以施恩的能耐,如此也算是尽力而为了。

第二,和鲁智深比起来,林冲柔弱得如同待宰的羔羊,鲁智深自然不放心,只能千里护送林冲。

鲁智深在军队里干了数年,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凭着军功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后被老种经略相公派往他儿子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了渭州府提辖。鲁智深生性豪迈、为人粗中有细,是恩怨分明、敢作敢当的好汉。鲁智深遭遇人生变故从未曾忧忧戚戚、瞻前顾后,一样的吃得下、睡得着,自己认为怎么做有理就怎么做,端的是快意人生!相比之下,林冲则有更多女性一般的柔弱在性格里,遇到人生变故,总是左右权衡,拿不出英雄好汉的魄力,总是想着如何退让、容忍,认为自己在高太尉手下当差,得罪不起,所以,即便明知是高俅父子无端陷害,也心甘情愿接受,他万万想不到,高俅父子不是迫害他几下就可以消消气,而是要彻底结果他的性命。林冲柔弱得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鲁智深看在眼里,自然放心不下,只能偷偷跟着千里护送林冲了。

第三,武松武艺高强,人又精明强悍,相比之下,施恩反倒更柔弱许多,因而施恩只能做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关键时候,武松自有主意。

武松是深受作者喜爱的一个人物,作者花了十个回目的篇幅讲述武松的故事,从作者的描述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武松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武松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极为机警,精明强悍,富有谋略,遇到任何事情总能想到最好的破解之法。比如鲁智深和武松同样经过孟州十字坡酒家,鲁智深也算是江湖经验丰富、为人粗中有细的人物,还是着了孙二娘的道,被她麻翻在地,险些被孙二娘做成人肉包子;而武松则机警、强悍得多,早就心怀戒备,故意诱使孙二娘使出麻药,武松便故意假装被麻翻在地,趁机轻松制服了孙二娘。和这么精明强悍、武艺高强的武松相比,施恩显得柔弱、无能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施恩花银子打点为武松减轻刑罚,为武松准备好刺配路上的衣物盘缠,其他的事情武松自有主意,丝毫不用施恩为他操心。

第四,林冲受迫害之初,高俅父子几乎不知有鲁智深这号人物,所以鲁智深才有足够的行动空间和自由。

林冲和鲁智深相识,是在大相国寺的菜园子,林冲眼见鲁智深水磨禅杖使得虎虎生风,忍不住赞叹,二人由此相识、相知。当日林冲娘子遭到高衙内调戏,林冲火速赶往现场制止,却发现为祸的竟然是上司高俅的干儿子,林冲忍辱没有动高衙内一根毫毛。随即鲁智深赶来相助,却被林冲劝退,鲁智深和高衙内等人并未打过照面。接着,陆谦把林冲骗到樊楼喝酒,却把林冲娘子诱骗到他家中,以供高衙内淫乐,幸得女使锦儿前来通风报信,林冲救下娘子。一直到林冲被陆谦、高俅等人设计陷害,手持宝刀误入白虎堂,被判处刺配沧州牢城营,这期间发生许多事情,林冲并未曾招呼鲁智深前来帮忙。也就是说,林冲发生了这么多事,鲁智深并未与林冲有多少来往,高俅父子并不知道有鲁智深这号人物,鲁智深才有足够的行动空间和自由来关照、保护林冲。

第五,施恩一直都是张团练的死对头,施恩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倘若施恩一路护送武松,只怕反倒是害了武松,更何况施恩武艺低微,又被打伤。

与鲁智深和林冲关系在暗处,高俅父子并不知道鲁智深这号人物不同,施恩和张团练作为孟州两大恶霸势力,为争夺“快活林”反复争斗,后来施恩请到了武松这号厉害角色加入“黑吃黑”的争斗之中,所以,施恩一直都作为张团练的死对头,施恩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张团练的监督和跟踪,他们在陷害武松的同时,并未放松对施恩的打击和监视。如果施恩擅自做主,在武松刺配路上一路跟随,只怕反倒是害了武松,让他们察觉武松早有防范之心。也就是说,如果施恩学鲁智深那样一路跟随武松,只怕反而让张团练他们另外想出更加恶毒、可怕的办法陷害武松。而施恩不跟随,武松一人对付两个公差和两名杀手,更是轻松解决。同时,我们也看得到施恩武艺低微,自己又被蒋门神打伤,如果他在武松旁边,反倒成了武松的累赘和负担了!


乔鞅


鲁智深护送林冲,林冲必然不死;施恩护送武松,施恩不定能活。做朋友的方式有千万种,施恩这种比一定比鲁智深差。施恩送鹅,救了武松的命。

缺什么送什么才是真朋友。

林冲逆来顺受,鲁智深不去护送,在野猪林,林冲就得玩儿完。鲁智深有能力保护林冲。施恩显然保护不了武松。他如果像鲁智深那样护送武松,蒋门神的眼线必然知道。蒋门神要是加派人手,武松不会有问题,施恩估计得玩儿完。



(施恩)

因为施恩刚让蒋门神又打了一顿,又包着头,络着手。这分明就是一个累赘。现实情况不允许施恩护送。施恩也没必要护送。因为武松的功夫高出施恩很多。而且,武松也不会像林冲那样逆来顺受,武松不会等死。

那么送鹅和送行有可比性吗?当然有。因为施恩送的不是一只普通的鹅,而是两只熟鹅。(开个玩笑

武松从孟州城出来,到返回孟州城,血溅鸳鸯楼,再到孙二娘店里,全靠这两只熟鹅支撑。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半夜跳城墙,走一宿夜路,直到天亮。这可全是重体力活儿。武松虽然力大无穷,可也得吃饭。两只熟鹅,少说也得八九斤,给武松提供了必要的能量。

除了两只鹅,施恩还送了两件棉衣,一双麻鞋,一帕子碎银子。施恩三进死囚牢,打点了不少银子。蒋门神夺了快活林,施恩的家当没了。不能以银子多少来衡量情义轻重。得看他有多大能力。尽力帮忙,就是真朋友。

何况,施恩还告诉武松,提防那两个防送公人。虽然武松已经明知。但这也是施恩能带来的一点“好消息”了。

送鹅、送钱、送消息,施恩已经是尽力了。

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过就是尽力。尽力帮助朋友的人,就是真朋友。真朋友再分三六九等,就是格局问题了。除非你想从朋友那得到的更多的利益。如果认为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或者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施恩是不够朋友的,他送给武松的东西太寒酸了。千里送鹅毛了解一下。

所以真朋友重要的不是送鹅或者是送行,而是在于尽力。

我是月淡风青,爱看水浒,聊水浒。喜欢就关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