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现代民间绘画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绘画艺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民间美术专家靳之林先生曾这样赞誉安塞民间艺术家的绘画艺术。

安塞现代民间绘画亦称农民画。顾名思义,是指农民创作的绘画艺术。20世纪80年代初,安塞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剪纸造型基础上创作出了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安塞现代民间绘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安塞已形成了以农家妇女为代表的创作群体。198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追根探源,安塞现代民间绘画源于民间普遍使用的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婚嫁陪箱等。所取材内容多以人物、动物、花鸟为主,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印象。其风格特点为构图奇美、想象丰富大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表现手法上具体而又抽象,平面而又变形,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和生命力。因此,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1982年起,安塞现代民间绘画先后在全国各地展出,都引起强烈的反响。有4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喜》等7幅作品参加了法国“独立沙龙美展”,走向世界画坛。曹佃祥、白凤兰、高金爱、薛玉芹、藩常旺、常振芳等为代表人物。1982年,民间艺术家李秀芳赴法国进行了访问表演,这是中国农民艺术家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1987年,在全国首届农民书画大赛中,安塞选送的五幅农民画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牛头》获一等奖,《伏虎》获二等奖,《毛野人》、《十二生肖》和《猴吃烟》获三等奖。在历次农民书画比赛和展览中安塞都有作品获奖。《美术》杂志、《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陕西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全国报刊介绍安塞现代民间绘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纷纷前来安塞参观购买和收藏。

安塞现代民间绘画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创作群体,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10多岁,以妇女为主,他们创作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道绚丽多彩的文化风景线。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四)安塞民间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