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个好开头,让读者像喝了春药一样,兴趣勃勃地把文章读完


如何写一个好开头,让读者像喝了春药一样,兴趣勃勃地把文章读完


文案界大咖约瑟夫·休格曼在其代表作《文案训练手册》中特别强调一个观点,他说:一则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就是使读者阅读这篇文案的第一句话——仅此而已;至于广告中的第一句话的唯一目的又是什么呢?必须让读者去阅读第二句话……以此类推,直到读者读完整篇广告。

同样的道理,文章的开头也应如此。

如果好不容易起了一个非常有吸引人的标题,文章的点开率也相当高,结果呢,读者刚看完开头就跑掉了,你说:这是何等悲催惨烈的事啊!

看来,文章的开头没写好!标题起得再怎么霸气,内容写得再怎么实用,也是白搭!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撰写出一个让人只看两行字就巴不得看完全文的开头呢?

经笔者总结,在自媒体写作时代,好开头的方法一共有八种,如果能够掌握这八种方法,读者就像发情的野猪一样,吭哧吭哧地将你的文章给"拱"完。


一、制造悬念,产生好奇

西方有条谚语:"好奇心害死猫",它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不要太富有好奇心,人的好奇心必须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过多的好奇心反而会害了自己。

但遗憾的是,人偏偏是一种好奇心极强的动物,好奇心会驱动人去干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已经勾起了我的浓浓的兴趣,现在只告诉我一半,那我肯定会浑身难受!

所以,高明的自媒体写手,非常擅长于使用悬念式的开头,"犹抱琵琶半遮面",引起读者无限联想和极度好奇!

诸君不信,请看下面这个典型案例!

民国最丑的大师,用一本《人间词话》征服世界,却在50岁投湖自尽

——储杨

一袭长衫,一件马褂,一顶西瓜皮帽子,和一条饱受争议的小辫子,这是他的背影。

他是江南月色中诗词行者,深耕国学,生前留下经典,生后留下自杀之谜。

他是谁?他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

究竟何如,让他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言?

他这一生,是否就像他所总结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经历风雨之后,才发觉,所求的就在那灯火阑珊处呢?

有些人,总有些往事,绚烂也好,凄凉也罢,总能让后人回味。

……

各位朋友,当看完这样的开头,你会不会产生疑问: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个行为很古怪的小老头,他为什么要自杀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宿命?


二、制造焦虑,戳中痛点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傅首尔就曾经在《奇葩说》中讲过:"21世纪里,谁不孤独啊?谁不焦虑啊?"

最近,《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与智联招聘联合举办的一次调查结果也表明:由于对未来充满不安,职场人越年轻越焦虑,最焦虑的是90后,占比54%。

一时间,"焦虑"似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配情绪!

诚然,这种说法确实有点夸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焦虑的人还真不少。有人为学业发愁,有人为事业发愁,有人为赚钱发愁,有人为健康发愁。

于是,聪明的自媒体写手就从这方面入手了,他们不但善于发现焦虑,还懂得制造焦虑,一开篇就频频戳中读者的痛点,让读者尖叫不已,欲罢不能。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

拼命看了很多书,为何最终记不住?因为没有使用麦肯锡全脑记忆法

——陈权高级顾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看了很多书,做了不少笔记,不但画了思维导图,甚至还写了读后感。然鹅,在运用的时候,比如跟朋友聊天啊!自己写作啊!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最让人气愤的是,当朋友聊到某个话题、背出某段文字的时候,自己突然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兴奋地跟着附和:对!对!对!这个我也看过。但当朋友停下来,让自己独自"表演"时,自己又说不下去了。弄得朋友犯嘀咕: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喜欢装呢?

读过很多书,结果跟没读过一个样。这难免有点遗憾!究其愿意,无外乎两点:要么读书不用心,要么记忆不得法。特别是关于记忆力,越是年龄越大,越记不住东西,让人非常苦恼。

笔者曾经在麦肯锡工作过一段时间,聆听过前辈关于如何提高记忆力的相关讲座,笔者觉得受益匪浅,已将其主要理论与自己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命名为"全脑记忆GLPS法则"。现在,笔者将这个法则分享如下。当然,在介绍这个记忆方法之前,我们也要把记忆的流程、记忆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大家都看到了吧!为什么读过很多书,结果跟没读过一个样?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不懂得"全脑记忆GLPS法则"。那"全脑记忆GLPS法则"又是什么东东呢?必须继续看完这篇文章!


三、颠覆常识,强力吸睛

常识是指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基本劳作技能、基础自然学科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等。

常识是经过学习或者实践而获得的,它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能够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很多常识。

完全可以这么说,创造靠智慧,生活靠常识。

但是,现在如果有人颠覆常识,抛出一个另类的观点,你惊奇不惊奇、意外不意外?

所以,有些厉害的自媒体写手,就善于标新立异,一开篇就抛出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激起大家的兴趣,让读者在半信半疑和渴望真相中看完该篇文章。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40元就能开法拉利,共享豪车现身杭州,可惜押金你未必付得起!

——世界顶级跑车

  现在,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像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些平台,也都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而最近,又出现了新的共享产品——共享豪车。

  据消息,继此前沈阳出现"共享宝马"之后,杭州一家公司日前正式推出了"共享豪车"平台,内含兰博基尼、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车型。

  据悉,这批共享豪车位于嘉里中心,共有十几台,总价约3亿元,据称目前推广期,19.9元可以开GTR,29.9元可以开兰博基尼,39.9元可以开法拉利,49.9元就可开劳斯莱斯!

  正式上线后价格会在300到600元每小时,2000万的迈凯伦,开一个小时为15000元。

  押金方面,根据车型的不同,押金从1万到10万元不等。归还车辆后,预计12到2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违章后,即可退款。

  同时,该平台上供应的车辆既支持日租,也能时租,时租价格为日租价格的1/10。

  据该共享豪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产品还在公测期,APP上线当天,就有一半的车辆被预约。

  上线以来的5天内,订单数已经超过1000人次,车辆已经约满,需要电话沟通排队订车。用户大部分原预定体验时长为3至4小时,其中70%的用户又临时追加体验时长,调整为1天至2天。

……

这篇文章非常有趣!一开篇就颠覆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现在已经属于共享时代,不但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甚至连豪车也可以共享了。但随着叙述的展开,却又向我们透露:豪车确实可以共享,但可惜的是押金你未必付得起!于是,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棒,开头更加精彩!


如何写一个好开头,让读者像喝了春药一样,兴趣勃勃地把文章读完


四、直奔主题,高度浓缩

就算文笔非常优美、思路相当独特,如果过度地使用铺垫等文学手法,叠床架屋、拐弯抹角,读者也是不喜欢的。

于是,现在很多自媒体人写文章,已经没像以前那样兜圈了!

他们一般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一开篇就很直接地告诉大家:今天我要说什么、我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对某某事件有什么看法……等等。

其实,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样的开头方式还是很受读者追捧的,因为它不啰嗦,直接节省了读者的阅读时间。

所以,有些自媒体高手,非常喜欢使用开门见山的手法,一开头就进入正题,要么将整篇文章高度浓缩为几句话,要么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下面这个典型案例!

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男人爱不爱你,出去旅行一次就知道了

——鲁细细

最近,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男人爱不爱你,出去旅行一次就知道了。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婚姻就像是两个人共同去未来探险,一切充满了未知,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而旅行,同样也是两个人前往完全陌生的环境,像极了婚姻的缩影。

……

大家看到了吧,这个开头是多么的直接干脆,是多么的简单扼要!作者一开篇就抛出主要观点:"男人爱不爱你,出去旅行一次就知道了",而此观点竟然与文章标题一字不差。接着,作者再用两句话对这个观点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就完事了,前前后后加起来,这篇文章的开头才100字左右,你说,完美不完美?


五、说个故事,灌碗鸡汤

说起来也真奇怪!有些故事,明明看起来很假,但偏偏很多读者却读得津津有味;而有些箴言、良言,本来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可惜有很多人却弃之不理!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听众偏偏喜欢看故事而对大道理却不感兴趣呢?

社会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听大道理,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被要求和强迫,更不希望别人的立场凌驾于自己之上。同时,大道理又是干巴巴的、非常枯燥,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至于好的故事呢,首先,它有情节性,很引人入胜。其次,它并不要求听众记住什么、要做什么,自己体会就好了。再次,真实的故事,实战性非常强,很启发人,听众直接拿来就用。所以,好故事比大道理更受人欢迎。

大家都看到了吧!作为自媒体写手,我们还是多讲好故事、少讲大道理为佳。

诸君不信,请看下面这个典型案例!

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出自这样的家庭

——岚夕子

前几天看到一个小故事,觉得颇有意思。

一座图书馆,新建了一个场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一个问题让馆长头疼不已:馆内成千上万本的书籍,该怎么从老馆运到新馆呢?

有人替馆长算了笔账,光是请工人运送,就要花费上百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正在馆长和工作人员犯难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的建议,让难题迎刃而解。年轻人说:馆长,你不要找工人,也不需要招募志愿者,只需要在官网上发一则通知就可以。

这则通知内容如下:

即日起,本图书馆将开放免费借阅活动,借阅者需在老馆借书,在新馆还书。

就这样,年轻人用短短几十个字,就为图书馆省下了一笔巨大的开支!

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一句经典名言:学历是铜牌,人脉是银牌,只有思维才是一等一的金牌。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是赢在了智商和情商,而是赢在了思维!

……

尽管说,此故事的可行性很值得怀疑,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所有的图书都会被读者全部借走。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编得非常精彩。同时,由此故事所总结出来的那句话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是赢在了智商和情商,而是赢在了思维!"更是完美地诠译这个故事的主要意涵。所以,把这样的故事放在文章的开头,读者是抵抗不住的,只能是兴趣勃勃地读下去。


六、讲个现象,长点见识

从某种现象开始说起,这样的开头方式和"讲个故事、灌碗鸡汤"还是蛮相似的,尽管说,讲现象没有讲故事那么随便打动读者,但这也是读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开篇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现象就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一聊起来,就马上产生共鸣。比如,就拿自然现象来说吧,在炎热的夏天里,冰冻啤酒的瓶子外面为什么总是水淋淋?原因是:冰冻瓶子会吸收瓶子周围水蒸气热量,而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后会凝聚成水滴。大家看到了吧,我们从这种现象中不但可以增长了见识,还重温了初中时代所学习过的物理知识。

当然,社会现象更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自媒体写手能够从某种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现象看本质,即看别人看不到的深度,说别人说不出的内涵。我相信,这样的开头,读者更是热烈欢迎。

比如,下面这个典型的案例!

你的房间里,暴露了你的命运

——王自知

前不久,我回老家,在村里逛了一圈,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但凡贫困家庭,庭院和门前都散乱着各种杂物;而门前、院子里摆放整齐、干净整洁的家庭,生活一般都比较富足。

这几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庭院整洁和生活富足之间到底有何因果关系?

是因为生活富足才有精力和时间收拾庭院,所以庭院整洁干净?还是因为庭院收拾得干净整洁,生活才变得富足?

而贫困者是为三餐所累,根本无暇收拾?还是由于懒得清扫,人生陷入混乱无序,坠入贫困?

心随物转,情随事迁。

其实,看房间,就知道你把人生过得怎么样。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

确切地说,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没有文章中所讲的那么明显:“但凡贫困家庭,庭院和门前都散乱着各种杂物;而门前、院子里摆放整齐、干净整洁的家庭,生活一般都比较富足。”而大多情况下,庭院整洁与否跟个人生活习惯有关,和生活富足没有多大的联系。

但由此现象总结出来的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却非常励志。所以说,这个开头还是相当成功的,一下子就拴住了读者的心。


如何写一个好开头,让读者像喝了春药一样,兴趣勃勃地把文章读完


七、提个问题,引起思考

这种开头方式也叫"问题引路"。即作者一开篇,先向读者提一个与本文主题相关的问题,请读者跟自己一起思考。

为什么要向读者提问题呢?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马上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他们一边思考,一边看文章,促使读者读完整篇文章。同时,如果读者是带着问题来看文章的话,读者会从被动阅读变为主动思考,将大大增加他们对文章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所以,自媒体大咖一般不会一开篇就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因为那样的话,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的不认同而关掉这篇文章。

所以,聪明的自媒体大咖都是先向读者提一个让读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这么一来,读者为了知道答案就不得不读完整篇文章了。

比如,下面这个典型案例!

"为什么要对老婆好?"这个男人的回答刷爆了朋友圈

——末日之歌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网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对老婆好?"

问题下面,赞数最高回答让无数人动容:她离家千里孤身一人嫁到我们家,把一生托付给我;她冒着身材走形的风险,怀胎十月,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为我生下了孩子;她陪我走过最快乐的时光,也共渡人生低谷,我的下半生幸福就靠她了。你说我为什么要对她好,这是我应该、也必须做的。

如果说,找到一个好妻子,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资。那么,"对妻子好",就是男人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

……

虽然说,"为什么要对老婆好?"这个问题有点平常,但是,作者提供的答案却非常经典,能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同时,这个答案还是引用别人的。所以,不得不说,这个开头非常成功,一下子就把读者牢牢吸引住了。


八、来句名言,升华思想

我们都知道,经典格言、常用谚语、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网络段子,等等,由于其具有哲理深刻、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和大家耳熟能详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加上许多人都对名言有崇拜感,认可名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所以,作为自媒体写手,若能适当地使用或者灵活使用名言来开篇,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诸君不信,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张爱玲《金锁记》:错误的婚姻,是一生痛苦的开始

——水清

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亦舒小说《喜宝》里的女主喜宝的这段话,道出了多少女人隐晦的心事。

与喜宝得到了勖存姿的宠爱和物质,得以填补内心的空洞相比,被称为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角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无疑是可恶、可怜、可悲、可叹的。


这个开头更加精彩!一开篇,作者先引用了一条内容很吸睛的名言,引起了大多数读者的共鸣,尽管这条名言不是很出名的名人所说的。接着,作者使用了一个过渡句"与……相比……"引出了本人的主角——曹七巧。最后,作者用一句话"可恶、可怜、可悲、可叹"来概括曹七巧这一生,勾起了读者的浓浓兴趣。所以,不得不承认,这种名言加悬念的开头,读者是无法抵抗的,只能迫不及待地顺着开头读完整篇文章。

注:具体方法和详细讲解,请看我的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