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老外無法理解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湘詠春


老外主要是被神統治了。不同民族信不同的神,神與神之間還打架,神的衝突演變為人與人衝突,於是就有教派戰爭。

也就是說,老外的情懷在對信仰的忠誠。

老外無法理解國人的家國情懷,其實,主要是不理解中國人為何沒像他們一樣的信仰。

老外不懂中國人,或者以為懂了,但只知道表象,不知道本質。

看到中國人拜神拜觀音拜菩薩,以為那是信仰,其實不是,拜的背後都是世俗,觀音送子,菩薩保佑。生兒子,發財。

事實上,說我國沒有信仰這是完全不合理的,畢竟我國是如今全球唯一現存的文明古國,那麼我們的信仰是什麼呢?

信祖先。

這和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有根本區別。全球有一半的人信上帝,但上帝長啥樣誰也說不清。

中國人信仰的是祖先。祖先就不同了,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脈的相承,一脈相承。這個相承,導致可以對不起任何人,但不能有辱祖宗,自己不能,別人也不能。

祖先擴展下來,形成家族,而家族通過胭親,形成更大家族。廣泛聯繫,就有了天下一家。

有個詞叫家天下。即所謂帝王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世代相傳。家天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到了夏朝時期,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當成君王一家的私產。這裡的人倫基礎,就是君王家族雖然高貴,但通過各種聯繫,天下的人成為了一家。

這個家國天下外國人無法理解。

外國人的外國,通常被稱為民族國家,以宗教信仰為國家基礎。國家內部等級森嚴,貴族平民奴隸身份固化。

對神的信仰,導致國家民眾可以為神獻身,但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權衡時,首先考慮自身利益。最多貴族在考慮自身利益時要將自己的利益和國家聯繫起來。但平民奴隸才不管,而由於地位低下,也決定他不可以管。

儒家文化圈國家,也可叫文明型國家。

文明型國家國民的一大特點就是比較世俗。

世俗的一大原因,就是個人地位是變化的。

最底層人不僅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幫助統治者管理國家(科舉),最底層的人還可以成為統治者(造反)。同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上層人可以活成了下層人。

三十年是形象說法。從古到今都在演變著。於是,有一種延續叫傳承。

地位變化則帶來利益變化。

國家利益與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

因此,只有世俗的人,才有家國情懷。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勝》一書中寫道:當這個國家的“年青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這個外國人似乎看懂了什麼,看懂沒用,你讓老外信祖宗,那神怎麼辦?她他就信不存在的神,認為命運都是神安排好了。自己的生活所在國只是家的集聚地。

你讓他理解家國情懷,他會問:家國?家國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