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這個春節,可能是成年以後,我們跟家人待在一起最久的一個假期了吧。

有時候晚上跟家人並肩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討論著疫情的最新消息,會突然想起,有些人也在這時與家人並肩,卻不是在家中……

今天,想講講他們的“並肩”故事。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上陣父子兵

“你作為應急救援隊伍的一員,要服從上級安排,把本職工作做到位,讓我們放心......”2020年除夕夜,陳偉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沒有煽情,沒有不捨,鏗鏘有力的話語背後蘊藏著一名父親對兒子堅守崗位的那一份驕傲和擔憂。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陳偉是福建省三明市森林消防支隊的一名二級消防士,父親陳滿生是湖南老家耒陽市馬水鎮膳田沅江村委主任。疫情發生以來,父子二人分隔湖南、福建兩地,並肩戰鬥。

我想,父親的愛總是簡單而沉默。也許,與孩子一起堅守使命,並肩作戰,是他無悔的選擇。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戰“疫”愛情分外甜

“雖然你平時不說甜言蜜語,但你是實實在在愛著我的。希望你能保護好自己。只要你好好的,我就能好好的。”

這是武漢金銀潭醫院護士曹珊對丈夫塗盛錦的告白。

夫妻倆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護士;一個在六樓,一個在五樓。雖然近在咫尺,卻不能經常見面。這一層樓的距離,可能是他倆結婚14年來,分離最近,又是最遠的距離。

“2020 0202”這一天,因為被採訪,夫妻倆終於有了一次短暫的相見。丈夫說,在隔離病房,護士的工作量比醫生的工作量大,妻子說,她很希望丈夫能回去,她來代替丈夫。

夫妻倆都淚流滿面。

我還記得看到這張“攜手回眸”照時的感動與震撼,前面是悠長的走廊,他們並肩向前的身影堅定,又不捨。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把單位宿舍、酒店房間讓給同事,塗盛錦、曹珊夫婦以車為家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醫警之家,七人戰鬥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今天起她要進入核心治療區,不知道何時能回家。”細雨中,望著妻子拖著行李箱離去的背影,董宏祥不禁有些傷感。妻子李雅婷是武漢普愛醫院的一名護士,而送別妻子後,公安幹警董宏祥也要趕赴屬於他的“戰場”。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在董宏祥家,算上他們夫妻倆,共有7口人戰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其中3位“巾幗”在醫護前線,4個“男將”在防疫安保一線。

並肩廝殺,他們只能在家庭群裡互相加油鼓勁。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董宏祥說:“醫護人員在與病毒作戰的一線,他們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壓力,我希望親人們都平安,我也會執勤護衛城市平安。”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一夜之間,孩子長大了

“加油老爸!”“加油閨女!等疫情結束,爸帶你去吃大餐!”

這段對話,來自戰“疫”一線的“老奚”父女。每天早上,他們都會在電話裡互道平安、互相鼓勵。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父親奚克,是吉林高速公安松原分局的一名輔警。大年初一,接到上級指令的他,第一時間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我的女兒此時也在與我並肩作戰,我感到很欣慰”。他說話時雖然嗓子已沙啞,臉上卻洋溢著欣喜和滿足。

一種牽念,兩處“並肩”


女兒奚可鑫,是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護人員。大年初三,她主動請纓連夜趕赴長春。

父女倆已經20多天沒有見面了,看著與女兒的聊天記錄,老奚突然感覺“孩子好像突然長大了,懂得了愛,更懂得了感恩。”

這些天來,我每天都在關注著疫情發展,看多了“戰士”們的英勇“戰鬥”故事,越來越懂得能夠跟家人一起品評時事談天說地是件很幸福的事,我們能和家人“並肩而坐”是因為有些人在和家人“並肩而戰”。

病毒無情,前路艱險。

戰“疫”路上他們相互陪伴,工作之餘互道平安。

這一次,他們在不同的戰場心手相牽,並肩作戰,用另外一種方式詮釋“我們在一起”。

武大的早櫻開了,天氣也逐漸暖了起來。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只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後他們的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