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東征是歐洲歷史上影響極大的一個事件。

在教皇的領導下,歐洲各國組成十字軍,先後9次進行東征,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持續時間這樣長、規模這樣大的軍事行動,在日後的世界歷史上都十分罕見。正因為如此,十字軍東征對於歐洲以及中東的歷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對於歐洲歷史來說,十字軍東征所帶來的一個重要影響便是王權的勃興和教權的衰落。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歐洲歷史上,王權和教權之間經歷過激烈的鬥爭,王權曾經佔據過主要地位,而教權也曾經取王權而代之,這些歷史過程都曾體現在十字軍東征前後的歷史中。

因此,如果人們要考察歐洲王權與教權的興衰歷程,十字軍東征是一個無法繞過的極為重要的事件。通過對十字軍東征這一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我們便可以窺見歐洲中世紀政治變遷的重要規律。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東征的畫面

十字軍東征前的教權

早在十字軍東征以前,歐洲的王權與教權便已經進行過激烈的鬥爭。實際上,十字軍東征之所以會發生,也是歐洲王權與教權對抗的一個結果。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西歐分裂成數個國家,王權只能統治一個國家而無法對整個歐洲發號施令。此時,“天主教會取代國王而成為凝聚全歐的主要力量,它以其信仰和文化上的優勢,跨越地區和國家,把西歐結為一體……天主教會不但成為宗教領導中心,而且成為世俗政權的控制中心”。

即便如此,教皇掌握的主要是宗教權力,世俗權力仍然掌握在國王手中,教權此時仍然只能處於從屬地位。《世界文化史》中寫道:“教權和王權還有著相互利用的關係,國王利用教會的影響,確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而教會則利用國王的力量,保全自己,發展自己”。這一描述很好地反映了歐洲當時教權與王權之間相互利用的狀況。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世界文化史》的封面

在公元11世紀以前,教權與王權之間雖然建立了聯盟關係,但此時王權基本上控制了教權,“修道院院長、主教,以及教會神父均受世俗王權的控制,憑信徒行敘仁權早已普遍”。不僅如此,就連地位崇高的教皇也受到王權的節制,從這一數據便可看出這一點:從955年到1057年間,德意志皇帝共廢黜5名教皇,提名了其間25名教皇中的12名。

為了擺脫王權的控制,此時的天主教會內部發生了一場旨在發展教權的改革運動——克呂尼運動。改革派中最為激進的人物提出了調整教權與王權關係,以教權高於一切的理論來改造教會,以限制世俗君主和大貴族染指教會事務的要求。自1046年起,教會接連出現了幾位改革派的教皇,其中,在格列高利七世擔任教皇期間,他終於通過與德意志教俗貴族結盟,迫使亨利四世屈服,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卡諾沙覲見。卡諾莎覲見標誌著王權向教權低頭。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教權開始不斷攀升,而王權則開始萎縮,國王成為了教皇的封臣。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羅馬天主教聖殿

隨著克呂尼運動的開展,羅馬天主教的權力開始不斷攀升,天主教的普世地位在歐洲基本上得到了確立,其權威也得到了從國王和百姓的普遍認可。在這種情況下,教皇與教會的野心膨脹,希望進行大規模的東征,在討伐伊斯蘭教、收復聖城耶路撒冷的同時,進一步地打擊王權。十字軍東征由此開始。

十字軍東征初期的教權鼎盛

十字軍東征開始的標誌,是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發表的演說。在演說之後,歐洲的宗教熱情被普遍激發起來,教會的紅衣主教在歐洲各地奔走,為教會募集兵源,最終促成了十字軍的第一次東征。在最初的幾次十字軍東征中,大量的農民被宗教熱情激發,踏上了宗教戰爭的征途,民眾的廣泛參與成為了早期十字軍東征的鮮明特徵。而這種民眾熱情參與的狀況,也進一步提升了天主教會在歐洲的地位。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東征的最初勝利也使得教會的勢力迅速膨脹。羅馬教皇在新建的東方拉丁國家得到大片領土,羅馬教會也通過征討得到了大量來自東方的財富。隨著英諾森三世成為教皇,教權極盛的時代到來,正如史料中所說的,此時“教皇的奧古斯都時代開始了”。在這種情況下,德皇腓特烈一世擔心教會權力的進一步擴大會威脅自己的利益,因此在軍事與外交上展開雙重攻勢,希望鉗制教皇國的發展。

1186年,腓特烈通過兒子亨利的聯姻獲得了西西里和南意大利的全部統治權,進而對教皇國進行了包圍之勢,教皇英諾森三世因此與腓特烈一世展開激烈鬥爭,最終將德國勢力趕出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將其置於教皇國的統治之下。隨後,英諾森三世還利用德國皇位的繼承問題大做文章,挑起德國內戰,並趁著德國政局不穩的機會,在意大利佔領了大量的領土,最終確立了教皇國龐大的勢力範圍。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德國內戰復古圖片

不僅如此,英諾森三世還利用歐洲各國君主之間的矛盾,擴大教會的權力。例如,1209年,英諾森三世將約翰趕出教會,以此迫使英王承認教皇的宗主地位,此後,英諾森三世又以離婚案為藉口,把法國全境列為不準舉行任何宗教儀式的禁區,迫使法王亨利一世屈服於教皇的權威。

英諾森三世在歐洲權勢極盛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對外擴張。他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然而,此次的目標卻對準了同屬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併成功攻佔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英諾森三世支持士兵在原拜占庭帝國領土上建立拉丁帝國,派紅衣主教支持當地教會的工作,並強迫當地東正教信徒改信羅馬天主教。英諾森三世之所以這樣做,便是希望讓東正教徒改信羅馬天主教,由此實現歐洲宗教的統一。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東羅馬帝國及其附屬國家局部地圖

教權的最終衰落

英諾森三世時的教會權威,已經達到了極盛,無論是在宗教領域,還是在世俗領域,教皇以及他的教皇國都已經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和龐大的領土。然而,教權最終還是衰落了,而導致教權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實際上就是十字軍東征。恰如《世界文明史》一書中所說的:“如果說十字軍理想促成了教皇統治制度的形成,那麼這也是它毀滅的一個促進因素”。

首先,雖然十字軍東征在前期取得了較大的勝利成果,但是後期則是戰績寥寥。隨著十字軍東征的最後失敗,教皇以及教會的權威大大下降,“越來越令人們對教皇把西方凝聚起來從事一項偉大事業的能力表示懷疑”。此時,教會內部開始嚴重分裂,人們對於教會的不信任情緒也開始上升,歐洲各地甚至開始出現了各種異端教派,極大地打擊了教會的權威。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東征的場景圖

其次,教會在十字軍東征中過多地追求世俗目標,教會深深地捲入了世俗爭奪與強權鬥爭之中,這使得人們對教會的神聖性產生了嚴重的懷疑。特別是教會對於同屬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的征討,使得許多歐洲民眾產生了嚴重的不滿,歐洲民眾開始認為教會並非為了宗教的神聖目的而發動戰爭,而只是為了謀取自己的權力與地位。

再次,長時間大規模的十字軍東征導致了大量的人口死亡,這也使得民眾的不滿情緒開始急劇上升,其直接的體現便是在歐洲各地興起了許多的異端教派。例如,當時活躍在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便認為羅馬天主教已經墮落,其教義已經淪為罪惡,只有修身苦行才能把人類從邪惡中解放出來。由於這一教派的活動,圖盧茲地區“羅馬教會的教堂裡沒有信眾,信眾沒有神甫,神甫沒有威信,教徒沒有基督。教堂不再被認為是神聖,聖事不被認為是神聖,節期無人遵守,兒童不受洗禮”,教會權力受到了嚴重打擊。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渴望耶路撒冷

第四,十字軍東征促進了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封建制度走向沒落的進程。十字軍東征溝通了東西方的貿易,加速了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如《世界文化史》一書中所說的:“真正使這兩個不同的世界接觸並對西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十字軍東征。它不但在西歐政治宗教史上是一殲重大事件,而且再西歐商業發展史上,亦具有重要意義”。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城市中的新興市民建立統一國內市場的願望愈發強烈,這些新興市民開始與王權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天主教和世俗封建主的分裂活動。

最後,十字軍東征直接強化了王權。在後期的十字軍東征中,國王成為了直接的領導者,東征的部隊直接聽命於國王,實際上提高了國王的地位。十字軍東征不僅增強了國王的軍事實力,而且還瓦解了地方封建主和國王分享統治權的政治結構,其直接結果便是極大地提高了各國王的權力和權威,使得王權逐漸在與教權的鬥爭中佔據了上風。

“時間長、規模大、次數多”,為何說十字軍東征是場政治變遷?

十字軍教權下的畫面

結語

總的來說,在十字軍東征前,教權屬於王權的附屬,而隨著教會的改革,教權逐漸佔據了上風,並直接導致了十字軍東征的發生。在早期的十字軍東征中,得益於東征的勝利,教會的權力進一步擴大,王權則進一步萎縮。但隨著戰事不利,民眾開始對教會的政策產生愈發嚴重的懷疑,王權也在東征的進程中發展了自身,最終導致了王權的重新勃興和教權的衰落。

在教權與王權的鬥爭中,教權起初希望保持的是一種獨立的地位,但隨著權力的擴張,教會開始希望跳出宗教的束縛,攫取越來越多的世俗權力。這種做法一方面使得教會的權力擴大,但另一方面也侵襲了教會在宗教和精神領域的神聖地位。

在歐洲的強權鬥爭中,世俗權力是至關重要的,領土、人口、軍事實力是權衡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然而,教會以及教皇國並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歐洲強權,因為教皇國的權力來自於宗教上的獨尊地位,這種獨尊地位僅限於精神領域,而不能同樣適用於世俗領域。對於教會來說,攫取世俗權力是充滿吸引力的,但同時也是充滿危險的,若是超過了限度,最終不僅無法獲得世俗權力,甚至連原本咋宗教領域的統治地位都會受到打擊。

參考資料:《世界文化史》、《世界文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