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出了家门进厂门,扶贫车间生产忙


2020年2月24日,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联富食品厂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生产线上手工包饺子,以保证疫情期间周边地区和省会10多家大型生活超市的供应。

位于滑县牛屯镇高营村的这个以加工手工水饺、灌汤小笼包子、馄饨为主打产品的食品企业,是该镇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扶贫项目。图为一名女工正在操作制皮机,以方便生产线上的小伙伴儿手工包饺子。

为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联富食品厂在对进厂员工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紧筹备食材原料,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确保城乡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图为正在运行的饺子制皮机传送带上,切好的圆皮供坐在两旁的员工使用。

目前,首批进厂的员工都是春节前经过岗前培训的家庭贫困而又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不少贫困家庭走出的留守妇女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技术,每个月还拿到了三四千元的工资,由此脱贫致富。

滑县联富食品厂被评为“巧媳妇工程 助巾帼脱贫”先进企业,目前该厂刚刚恢复生产,安排40名员工上班,日生产量仅5000斤供不应求。在冷冻车间,这名女工把一整盘包好的饺子往冷却柜里放,以便速冻后包装作业。

提起灌汤小笼包子,大家一定会想到开封,对!那就是“开封第一楼”!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文革期间,开封第一楼的老板就是滑县牛屯的人!

当年的第一楼里只经营一种食品,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开封灌汤小笼包,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名震全国。第一楼对于开封人,就象全聚德对于北京人那样。

据当地老年人讲,在抗战时期,滑县牛屯镇北街村郑守仁因收留受伤八路军连长,被日本鬼子赶出家门。由此郑老汉被迫举家赴开封避难。女儿郑兰真在开封第一楼做学徒工,

师傅见其人品忠厚且聪敏好学,热爱厨艺,衷于钻研,遂将百年灌汤小笼包秘方传授于她。郑兰真结合顾客意见,对传统配方加以改良,成为了现在的“郑记灌汤小笼包子”。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开封灌汤小笼包的美味。在第三代传人郑飞月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次潜心研究从而创造出了速冻开封灌汤小笼包。根据原始秘方的配料,郑飞月相继开发了饺子、馄饨。

“郑记秘方”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精选后腿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使其鲜嫩多汁,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图为滑县联富食品厂女工正在接受安检:信息登记、体温测量、杀菌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图为厂里安检防控人员正在厂区内杀菌消毒,每天早、中、晚三次。

这是该厂为牛屯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新乡市中心医院、菏宝高速滑县站执勤点的送货车驶出大门。

据悉,滑县联富食品厂在郑州、新乡、洛阳等八个地市设有连锁销售机构,疫情发生后,联富食品积极施援、奉献爱心。图为新乡市中心医院给滑县联富食品厂“六味八鲜生鲜店”的感谢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