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 题/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 文/竹子,学生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摘要:

冷战时期,北冰洋海域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大西洋一侧,苏联占据巴伦支海为堡垒海域,北约联合起来组织舰队防御,苏联夺得上风。在太平洋一侧,美苏在白令海上争地盘,白令海的石油令人垂涎,因为苏联的解体,美国捡了便宜。在北冰洋周围这片战场上,各有胜负。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美苏冷战)

美苏冷战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奠定了当今的世界格局。冷战之“冷”,就在于不硬碰硬,而通过局部打架、军备竞赛等手段来竞争。

冷战双方,一方以美国和北约组织为主,北约实际上就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的联盟,大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另一方以苏联和华约组织为主,华约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老大哥。

两边较劲,争世界老大的宝座,北冰洋附近海域是双方都垂涎的肥肉,那究竟鹿死谁手呢?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谁输谁赢靠得可不仅仅是军事实力,且听我细细道来。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美苏冷战-山姆大叔PK红色俄熊)

重中之重:欧洲北翼

北冰洋周围海域范围很广,在不同的海域上演着不同的剧情。

第一个小剧场:欧洲北翼

欧洲北翼这一范围靠近北极,陆地主要包括挪威、芬兰、瑞典和科拉半岛,海洋包括挪威海、巴伦支海、波罗的海、北海和白海。

这片天寒地冻的地方,为什么重要?这得分苏联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方面来讲讲。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欧洲北翼地图)

苏联进入大西洋的途径非常有限,它的北部海岸,一年中大半年处于冰封状态,走不了。

苏联要进入大西洋必须从格陵兰岛、冰岛和英国中间过,这两个国家都属于北约组织,而苏联是敌对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肯定不会让敌人过路。所以对苏联来说,如果能占领欧洲北翼这块地方,意味着进出大西洋从此就畅通无阻了。

此外,苏联占据欧洲北翼可以阻止对手的航母舰队进入挪威海,保卫自己的军事重地。

以往美国人总在北边搞小动作,比如美军上将詹姆斯·莱昂斯任第二舰队司令时,就经常派航母去模拟突袭苏联的北部港口,不真开火,在苏联地盘上晃悠一圈就回去。

有了欧洲北翼,苏联就能把这些招人烦的家伙挡在外面,说不定还能反过来拦截北约的补给舰队,捞上一笔。

最重要的是,在大西洋这一侧,洲际导弹的最短路线就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过冰岛、格陵兰岛、加拿大然后到达美国,打通这条路线,能够把导弹的效果最大化。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苏联领土示意图)

对美方来说,从冷战一开始,欧洲北翼就是囊中之物,轰炸机从这儿走,航母舰队也从这儿过。

到了1960年代初,远程战略导弹成了主要武器,美国人就对遥远的欧洲北翼没那么重视了。

美国向来非常重视陆军,不断修改陆战战略,海上战略就不怎么费心思,原来的战略将就用着。

1961年,肯尼迪总统制定了一个新战略:灵活反应战略,大意就是我们要多多地搞核武器,打架手段要多样化。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肯尼迪)

领导发话了,下属中间当然要大力推广,陆海空三军都需要加强。结果这事儿搞黄了,北约光在应声却没干实事,而是内部花了好几年时间打嘴仗。

1967年,北约吵了这么多年实在受不了了,欧洲盟军司令部的科尔伯特上将站出来大声疾呼:我们要重视海上战略,看看人家苏联,核潜艇都发展成什么样了。

1967年的确是苏联海军实力飞跃的一年,开始服役的有:

667型扬基级(俄称宽突鳕)苏联第二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携带导弹数量多,射程远,巡航能力强,“扬基”为北约的代号,取自于Yankee class的读音,在英文俚语中也指“美国佬”,因为其外形与美国潜艇乔治·华盛顿级很相像。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扬基级核潜艇)

670型查理级(俄称鳐鱼)巡航导弹核潜艇,具有水下发射导弹能力,隐蔽性好,同时也减少了发射时的暴露概率,是112中央设计局设计,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制造的苏联海军第二代核潜艇。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查理级核潜艇)

671型维克托级(俄称梅花鲈)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能够执行反舰,反潜任务,还能打击陆上目标,是苏联1967年服役的第二代核潜艇。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维克托级核潜艇)

对于当时北约来说,这完全是一支现代化舰队啊,北约终于清醒了。

于是欧洲北翼就重新入了北约的眼,它是阻挡苏联的屏障,是美方反攻(包括反潜),侦查和预警的有利位置。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北约)

巴伦支海,苏联略胜一筹

那么双方在这关键的舞台上都有什么表现呢?苏联瞧上了巴伦支海,巴伦支海沿岸国家只有两个:挪威和苏联,面对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挪威就是个小弟,尽管挪威想平分巴伦支海域,但苏联压根不爱搭理这个小虾米,好几轮的谈判都没有结果。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巴伦支海地图)

那挪威的靠山北约呢?前文提到,在1967年之前,北约也没把这位置放在眼里,再加上六十年代北海发现了石油,英国和荷兰兴致勃勃开始赚钱,挪威当然不甘落后,毕竟它也挨着北海。

挪威的注意力放在能源上,争夺巴伦支海的事就放下了。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北方舰队基地地图)

趁着欧洲人不上心,苏联卯足了劲发展,沙俄时期有个小舰队,名叫北冰洋舰队。

到冷战这会儿,已经脱胎换骨,成了苏联最大的海军舰队:红旗北方舰队(红海军北方舰队),它的总部所在地科拉半岛,是全世界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科拉半岛-红色区域)

这一切都取决于戈尔什科夫元帅,为了苏联海军呕心沥血三十多年,北冰洋舰队从默默无闻到变大变强后仍牢记初心,为北冰洋而生,北冰洋似乎天经地义就该是它的地盘。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苏联军事家,苏联海军元帅,苏联英雄)

果然,苏联把巴伦支海变成了北方舰队的堡垒海域,堡垒海域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这片海域成了苏联海军的后院,为核潜艇提供了基地,它们可以安全地待在堡垒海域,发射导弹远程打击美国。

苏联投入了75%的攻击型潜艇和数百架直升机来保卫堡垒海域,足见其重要性。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苏联堡垒海域范围)

争是争不过,那就做好防御,毕竟苏联这么多兵力在那儿,给人压力挺大的。

北约组织在1967年末开会,决定成立大西洋海军常备舰队,在1968年1月,来自荷兰、挪威、英国、美国的驱逐舰就集结在了英国总部,这时候北约倒是办事效率高了。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大西洋海军常备舰队徽章)

这支舰队不大,优势在于参与的国家多,众人拾柴火焰高,六个月后,除了最初的四个国家,加拿大、德国和葡萄牙也加入进来。

同时,北约的国防规划工作组也没闲着,制定了外部强化战略,即改进基础设施,让部队向现代化迈进。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大西洋海军常备舰队参与国)

太平洋上,美国捡了个大便宜

在大西洋那边,苏联算是占据了主动权,美方只有被动防御的份。

在太平洋上,形势就颠倒了过来,美军占据了上风。

来看看第二个小剧场:白令海

白令海正好在美国和苏联的交汇处,白令海峡是苏联潜艇进入太平洋的通道,也是到加拿大和美国的最短路线。冰封期的冰层还为核潜艇提供了天然的藏身之处,在冷战初期,这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白令海地图)

从1960年开始,由于技术进步,潜艇导弹的射程增加,潜艇不需要接近目标,甚至可以待在本国港口发射导弹,白令海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就此减弱,但并不意味着这片海域就不用争了。

第一,白令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阿拉斯加很多百姓都靠捕鱼为生,白令海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

第二,白令海富含烃类化合物,比如石油,这意味着谁能多占一点海域,谁就能多发一笔财,军事行动都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石油带来的收入不容小觑。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白令海峡示意图)

早在1867年沙俄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时,双方就划分了白令海,两点之间连线,西边的海域归俄国,东边的海域归美国。

这就产生个问题了,地球是球体,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按经度划分和按纬度划分,产生的两条曲线有小小的差异,这差异在地图上虽小,但实际上是1.5万平方海里的海域。

在美苏都成了超级大国后,双方就要开始就这1.5万平方海里的海域吵架了。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两条分界线差异)

从1981年开始,美苏进行了六轮谈判,几乎年年吵架,一直吵到1986年。吵架既然吵不出个结果,那就给对手点颜色看看,1987年,美军频频在白令海上挑衅,恐怕与这一争端不无关系。

1987年1月,美军对白令海上的阿留申群岛发起攻击,出动的兵力不少,包括才服役没几年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三号舰)

而且白令海冬季结冰,多暴风雪,航行很困难,这是二战以来第一次,在冬季把航母舰队派到白令海。

莱昂斯上将坚决地表示:“我们决不允许苏联在这一重要地区自由行动。”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堪察加半岛-红色区域)

四月,美军核动力巡洋舰“阿肯色”号到达白令海边缘的勘察加半岛,11月,企业号航空母舰出兵阿拉斯加湾。

美国海军的飞行员也没闲着,F-14战斗机拦截苏联的海上巡逻机,A-6E攻击机直接欺负到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一直飞到100英里远的地方才返回。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堪察加半岛位置)

在1990年的美苏谈判中,提出了一项协议,内容是把这1.5万平方海里,绝大部分判给美国。

美国迅速批准了这项协议,而可怜的苏联还没来得及批准或拒绝,就于1991年解体了,美国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美苏海上争霸纪实

(1991年苏联解体)

美苏冷战中,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这样真刀真枪的热战,在北冰洋周围海域,尽管没有真的动手,力量角逐也丝毫不逊于热战,双方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但决定地盘归属的,除了硬实力,时机也很关键,毕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稳赢”。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