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小球打法這麼厲害,為什麼CBA球隊不學學廣東打法?

用戶6077157459575


廣東隊有易建聯控制內線,易建聯是外援級別的球員,所以可以不引進內線高大外援,用雙小外援,易建聯速度也快,所以能打出快速的小球戰術,其它隊沒有這種條件。


江山歸一統


我們都知道,當今籃球興起的“小球風”,以快、靈、準、狠克敵制勝,打破了慢節奏的陣地戰傳統打法。以前總是說什麼得內線者得天下。但現在似乎中鋒的作用沒有以前重要了。

小球戰術打法是在NBA興起的。其中最成功的小球打法非“水花兄弟”的勇士隊莫屬了。要知道,勇士的首發五虎平均身高不足2m,格林只有1.98m、湯普森1.98m、庫裡1.9m,“一哥”1.98m,杜蘭特2.08m。格林不到2m的身高,在勇士隊就打中鋒的位置了。

為什麼小個子的勇士隊那麼厲害?關鍵是他們打的是小球戰法,以快、靈、準、狠制勝。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快的,如果球隊沒有優秀的後場發動機,沒有優秀的投手,沒有高強的鐵閘,能快得來嗎?很顯然,勇士有“水花兄弟”既能組織串聯、又能突善投。

別看挌林、“一哥”不足2m,可他們不但是聯盟最強的“大閘”,而且還能檔策、串聯和組織進攻。小個子的勇士隊就憑著閃電的反擊速度,加上精準的投射等技術優勢,在NBA打得風生水起,奪得4年3冠卓偉成就。

廣東隊在杜鋒的率領下,銳意改革,引入雙小外援,跟隨世界新潮流的“小球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賽季的廣東隊大打“小球風”,全隊人如虎,馬如龍,鐵蹄御風,弓弩呼嘯,刀劍鏗鏘,常規賽以摧枯拉朽之勢取得42勝4負的戰績,季後賽更風捲殘雲般11連斬,以不敗金身勇奪第九個至尊寶鼎,成為CBA第一豪門“九冠王”。

以“小球”戰法克敵制勝的廣東隊本賽季依然強大,征途上摧城拔寨,無往而不勝,30輪比賽過後,取得了28勝2負的戰績,穩坐聯盟第一的寶座。

那麼,內線不佔優勢的廣東靠什麼打小球那麼成功?很顯然,靠的是廣東有一對優秀的小外援“威馬”組合、靠的是廣東有一對本土最優秀之一的後場“趙胡”組合,當然還有聯盟最優秀的射手群,還有最年輕、充滿朝氣的、衝擊力極強的一眾板凳匪徒。這就是廣東隊的厲害之處。

廣東隊的“小球”戰法這麼成功當然很多的球隊都想效仿。但不是想仿就能仿到的。沒有廣東隊那麼多優秀的球員能仿到嗎?有技術沒速度不行,有速度沒技術也不行,沒有射手群更不行。

廣東打小球之所以成功,除了一對優秀的小外援之外,各位置都是聯盟最頂級的。所以,別人效仿廣東隊的“小球”打法很難打出廣東隊的效果。


藍天白雲crc




☞廣東具備了小球戰術的基礎

廣東從上賽季就開始小球戰術而且小球戰術風暴席捲整個聯盟,季後賽更是以橫掃的方式奪冠,很多球迷看到了小球戰術的魅力,那麼為什麼廣東打得如此好CBA球隊不學習呢?

1、廣東擁有小球戰術核心框架有優勢

阿聯作為靈活性內線,移動快,護筐能力強,有擋拆順下的效率還有終結能力的中投和遠投,同時更具有籃下單打能力,參照勇士的死亡五小阿聯和杜蘭特有點相似,雖然位置不一樣但作用完全一樣。

鋒線位置廣東有維姆斯和周鵬這兩個強點,維姆斯具備全天候能力既能夠組織串聯又能夠持球進攻既能夠籃下單打又有穩定的中投和三分能力同時具備很強的拉開空間能力,周鵬具備小前鋒到大前鋒的所有素質能夠從一號位防到四號位還具備一定的遠射能力。



後衛線馬尚布魯克斯作為雙能衛既有組織串聯能力又有超強的進攻能力,而且中投和三分穩定性極高,同時節奏拿捏非常到位。趙睿有突破優勢,三分球也不錯,胡明軒的組織進攻同樣出色。

阿聯+維姆斯+周鵬+馬尚布魯克斯組成了核心框架,這樣的框架基礎是小球戰術能夠順利推行的保障。

2、廣東的進攻速度比較快

上賽季廣東場均得分118.7分本賽季場均得分120.6分,這樣的進攻效率得益於他們養成的傳導球速度快,不粘球的習慣,球在後衛的手中能夠高效率的傳導開,能夠第一時間出球,能夠第一時間找到空位機會,而且廣東場上五名球員積極跑動積極拉開空間能力都比較強。



3、外線能力突出

小球戰術非常講究外線的投射能力,廣東同樣具備這樣的基礎,廣東除了曾繁日和萬聖偉幾乎所有球員都具備三分球投射能力,阿聯、維姆斯、周鵬、馬尚布魯克斯、趙睿、胡明軒、杜潤旺、王新凱、徐傑等等,廣東本賽季三分球場均能夠命中11.2個排名聯盟第二,三分球命中率高達39.7%,有了這樣三分球保障廣東每個人都能夠拉開空間,都能夠有效的破壞對方的防守體系。



☞其他球隊和廣東對比

我們拿遼寧來做比較,遼寧目前不具備小球戰術基礎。

1、內線韓德君移動比較慢而且他拉開空間能力不如阿聯,李曉旭投籃手感比較弱,巴斯只有中投和籃下強攻,內線相比於廣東內線存在著很大差距。

2、鋒線投射能力比較弱,遼寧本賽季場均能夠投進8.8個三分球,在與廣東的第二場比賽中廣東三分球是32中13命中率41%遼寧則是29中7命中率24%,這樣的三分命中率想要贏廣東很難。

遼寧這邊史蒂芬森不具備穩定的三分能力他場均只能投進1.6個三分而馬尚布魯克斯能夠投進3.6個,其他球員賀天舉腳步移動慢出場時間受限,劉志軒狀態不穩定雖然命中率不低但出手次數太少,郭旭還不成熟,趙繼偉也不能說穩定,高詩巖同樣是斷斷續續,如此遼寧的外線投射能力存在嚴重不足,這種情況下根本打不出小球戰術。



3、後衛線遼寧沒有馬尚布魯克斯這樣的雙能衛,郭艾倫本賽季中投和三分命中率降低,而且突破也是存在問題,趙繼偉組織能力強但攻擊能力相對弱,遼寧區別於廣東的是後衛出手慢願意粘球,這是小球戰術大忌。

☞遼寧本賽季本來準備提速可是提來提去還是提不上來,根本原因是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沒有小球戰術的核心框架。

☞再來看看新疆

新疆缺點在於內線的擋拆技術不如阿聯,周琦、斯托克斯還有俞長棟這種順下的能力比較弱,擋拆效果不理想,而且周琦雖然具備了遠程投射能力,不過他的對抗偏弱擋拆和拉開空間的強度不夠,俞長棟和斯托克斯則持球能力不足。



☞防守體系上廣東更是小球戰術典範

廣東不僅僅進攻能力強他們防守同樣強,一二聯防和二三聯防的收縮性格延展性張力很大能夠彌補內線厚度不足,有了這樣的防守作為依託才能夠打出高效率的快攻。

遼寧還是內線的問題移動慢就會形成防守漏洞從而給與對方快速進攻和空位進攻的機會。

新疆則是內線有厚度更崇尚陣地進攻放慢節奏。

目前廣廈因為引進兩名小外援他們也具備了小球戰術的基礎,胡金秋和蘇若愚的移動能力比較出色,外線更是聚集了眾多射手比如劉錚、趙巖昊、李京龍還有威爾斯、孫銘輝等等,廣廈的內線胡金秋也具備遠程攻擊能力,如此廣廈在頻繁更換外援之後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體系,不過韋伯斯特的離開讓廣廈形成的小球戰術風格恐怕會有所改變。



綜合:小球戰術是目前的風向標NBA目前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轉變最重要的基礎點,一個是雙能衛的崛起代表有庫裡、利拉德、威斯布魯克、歐文等他們不僅具備組織能力更具備超強攻擊能力,第二是全能型鋒線球員的崛起代表詹姆斯、萊昂納德、保羅喬治等他們具備了全方位作戰能力,內線也是向全能型轉變代表有約基奇、戴維斯等等,即使霍華德也丟棄了自己的低位單打技術相反增強了順下和空切的能力。

照比NBA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廣東之所以成功就在於我說的那些基礎,阿聯整個聯盟只有一個,因此其他球隊不具備這樣的基礎小球戰術根本沒有實施起來的可能。


醉眼觀球


小球打法的興起有其特殊的環境和原因,NBA小球的大行其道是因為中鋒球員資源奇缺,同時後衛前鋒的全能化導致此戰術的出現,尤其是勇士隊集球星抱團和小球戰術取得成功後小球戰術得到了聯盟各支球隊的認可和跟風。

CBA小球戰術最成功的是廣東宏遠隊,其實廣東宏遠之所以改打戰術戰術也是形勢所迫,因為自積臣之後,廣東宏遠打中鋒戰術效果就不是特別好,而且比內線實力,廣東宏遠在CBA裡只處於中下游,易建聯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5號位,他更多的是在4、5號位上游弋,廣東宏遠缺少的是一位真正的5號位中鋒,蘇偉作為中鋒越來越不堪重用,曾繁日高度不夠,比賽經驗和技術欠缺,所以因為缺少中鋒和內線球員,杜峰只能另闢新徑,尋找最適合廣東宏遠的新的技戰術,加上廣東宏遠前鋒和後衛球員實力雄厚和突出,尤其宏遠引進的兩位外援以及周鵬的全能能力,所以打起小球戰術才能很快取得效果。

CBA其他球隊不是不想推行小球戰術,而是許多條件不具備,加上該戰術理念和執行的要求非常苛刻,所以不容易取得明顯效果。小球戰術要求全隊球員儘可能全能化,既能投又能突又能帶,比賽過程快攻快防,球隊各個位置輪換球員多,而且實力差距不能太大,小球戰術最強調的一點就是快和準,球在隊員中不斷傳遞,利用對手防守還沒完備的時候發起進攻,同時每個球員都能投,這樣對手的防守就容易顧此失彼,最後頂不住而失利。除了廣東宏遠,CBA學習和推行小球戰術的球隊其實也有好幾個,深圳隊(原廣東東莞新世紀)和山西隊就是比較明顯小球戰術球隊,只不過由於多種原因,他們小球戰術沒有取得跟廣東宏遠一樣的明顯效果。籃球技戰術的變化與發展與時代、球員能力等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其實在CBA,最早在外援引進模式上以‘一大一小’(中鋒和後衛)方式引進外援的就是廣東宏遠隊,而且在其開了這個先河取得成功以後CBA的所有俱樂部和球隊都跟著學習和施行,並且在這種模式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相反廣東宏遠在中鋒位置的外援引進卻越來越不如意,窮則思變,所以如今才有了廣東宏遠的小球戰術並取得好的效果。希望我們的CBA在技戰術上百花齊放,比賽越來越精彩,能給予球迷更多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