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網課現場持續翻車,教育部又出新文件,一方面要求停課不停學,一方面嚴格禁止普遍要求教師直播上課或錄課、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網上“打卡”。事實上,禁止的是普遍現象,疫情下,我們都成為了個別的。幾乎全國總動員,一起上網課。學生覺得累,家長覺得煩,老師很為難。三方都不討好的事情,一直在持續升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疫情下,大家都是受害者。

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01學生苦

學生每天要求打卡,盯著電腦上課,首先是眼睛受不了,估計疫情後,眼鏡事業又變成藍海了,不知道多少學生眼睛會近視,已經近視的又該換眼鏡了。其次是每天各科不斷的打卡,交作業,作業甚至比在學校上學還要多。更苦惱的是部分地方,網絡不穩定,山區地方更痛苦,很多家裡都沒有安裝寬帶,必須用手機上課,信號還不穩定。

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02家長煩

設備不夠用,家裡電腦、手機、平板都有的還好,如果只有一個手機或者只有兩個設備的都感覺不夠用,就更別說家裡只有一個手機,還不是智能手機的。如果家裡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孩子,都需要上網課,搶設備成為了家庭內部戰爭。即使有了上課設備,故事才開始,接下來就是無窮無盡的作業,有的需要錄視頻,有的需要打印,如果不能打印就得手抄,很多家長被迫去打印設備,造成打印設備普遍上漲。設備齊了,接下來就是輔導作業。小學生作業大部分可以自己輔導,本來輔導作業就是人間痛苦的事,以前還可以交給輔導班,現在好了,必須自己輔導,親子關係就沒有那麼和諧了,親媽秒變後媽。中學生作業有的家長輔導不了,還得報網課,找一對一輔導作業,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城市的家長或許被迫接受著,可是農村家長怎麼辦呢?有的只能眼睜睜的別人學習,開學後是否能跟得上進度似乎是自己的事。

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03老師難

老師很為難,沒有網絡設備的自己掏腰包置辦上課設備。下邊學生叫苦連天,相互動一下,上課沒一人發言,老師獨自講一節課,沒有幾個口水沒有講乾的。付出總有收穫,可是沒有互動的課堂,老師講什麼,學生有沒有認真聽也不知道,一看作業發現好像今天課又白上了。上邊是領導,領導動動嘴,老師跑斷腿,不但要求備課、上課,痛苦的是要求每天網上批改作業,有的學生故意拍得不清晰,少則四五十分作業,多的一百多份作業,眼睛都都看痛。除了作業,每天還有各類報表(體溫表、考勤表等)要上交,還有年級主任在班級群裡監督,每週還要周總結。中間有家長,孩子作業做不來是老師沒有交好,作業多了少了都是老師的錯,隨時都有家長問好像才開學---老師更想早點開學。高中老師更痛苦,上課點名不到找家長,家長直接說:“我喊不動,你自己喊。”老師被逼成主播,就差是網紅了。以前是雙休,現在是週末都被佔用了。

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疫情下,大家都艱難,真誠希望相關部門把政策細化,發佈切實可行的文件,凡是有彈性的政策,執行都成為問題,這個度到地方很難把握執行到哪個層面?哪些屬於禁止的對象,哪些屬於個別現象。一不小心,全國都成為個別的了,這也違背了政策的初衷。

疫情下“禁止普遍要求網課”,家長、學生、老師為何都覺得難

在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同時也希望家長老師相互理解、多多配合、共度難關。春天已經來臨,疫情終究會成為歷史,創建和諧才是恆久的話題。

你覺得疫情下什麼樣的措施比較適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