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容易模仿别人的缺点?

蘑菇咸鱼


我是一个80后,两个儿子的爸爸,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个人的几点看法,跟大家共享

1,大人以为的缺点,在告诉孩子之前,孩子是不知道这是错误的事情的,所以,需要我们大人在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用一种积极恰当的方式告诉我们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做!

2,孩子在模仿不好的行为的时候,父母和旁边的大人切忌反应过激,相信有的大人会感觉孩子模仿的好玩,然后大笑,或者感觉模仿的非常不好,然后发怒,我认为这都不是正确的反应,因为孩子看到大人有明显的反应,会认为这样能够引起注意,下次可能还会模仿,所以大人应该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尽量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处理!

3,大人以为的好,和大人以为的坏,都是在我们经历过很多以后才做出的判断,孩子是一张白纸,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这张白纸是被我们描绘的绚烂多彩,还是被我们涂鸦的乌七八黑,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家长,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成长,让自己跟孩子一起成长!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跟大家分享,欢迎大家讨论指正![祈祷]




Di先生


首先得看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不同方案

(一)对于语言发展不健全的小龄儿童

我觉得,缺点和优点都是相对性的,例如我的儿子喜欢笑,亲近人,这本是很棒的优点,然而在儿子2周岁的时候,这却是我心目中最大的缺点。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带着儿子去广场散步,广场很热闹,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溜娃的一家子。因为老公还没下班,我便肚子带孩子去广场,没想到一老头对着我儿子说“爷爷好喜欢孩子啊,来,爷爷抱一下”,我儿子呢?看到陌生人傻乎乎的笑,看到抱抱的姿势,便要扑过去,幸好我手快一把抱紧。那老头自嘲“是啊,也不认识,谁敢让抱啊”,旁边还有个老太和他一唱一和,即使可能错怪他,大晚上我也不敢冒险。不过,小孩子亲近人,爱笑的确是优点,至少白天是。

优点和缺点其实很多都是没有特定界限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小龄的他们处在模仿的时期,会向身边的人学习模仿许多东西,不过身为大人,我们往往习惯漠视优点,重视缺点。

例如,儿子跟别人学会分享东西,我顶多会开心的说句“宝贝你真棒”,然后“优点学习”就这么平淡的过了。但儿子如果学会了乱吐口水,我就会反应强烈“停下来,不要这样子,谁教你的?”,没错,我们都喜欢抓住“缺点”不放,孩子很聪明,他会通过大人的反应来判断,哪件事对他来说,更能吸引注意,那么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好玩的事。

我觉得,如果从孩子的角度,那么我们应该试着换换角度,重视孩子的“优点学习”,漠视孩子的“缺点学习”,如果孩子从中吸引不了大人的注意,那他会觉得无聊而慢慢淡忘。

(二)对于听懂人话的孩子

大龄孩子已经能听懂人话了,告诉他这是缺点,你不允许。如果屡教不改,那就用鞭子伺候,如果一顿不够,那就两顿。

(三)如果环境是造成孩子缺点的主要原因,那么先改变能改变的环境

小孩子喜欢模仿期,那么身边大人需要先做好榜样,记得一个大叔说“他儿子小的时候,他就每天拿着报纸书,即使没看下去,也要摆好姿势,后来,他儿子也学会看书看报”,然后我另一朋友天天拿着手机,还在那边骂他儿子“不认真读书,就知道拿着手机玩游戏”。试想下画面,没错,“孟母三迁”是有道理的。and,有时候大人都做不到的,就不能太要求孩子了,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哒哒球


小孩目瞩生活世界对于自已是一种好奇性,也就是一种学习性、进步性、丰富性、成长性。经常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问题,只要父母有良好培养教育,参加社会正确优良活动与生活,幼儿园学校都孩子选择的基地。孩子有学好的方向也有学坏方向,但没有学坏心情,不是孩子错,就看父母如何对待孩子错的问题。如何诱导,如何纠正,如何帮互,如何釆取可行的方法措施与教育,也就是父母第一教师。


口口聊


关于这一点的话,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就是他进入社会化重要的过程的开始。在这段新的人生旅途中陪伴在孩子身边的,除了父母和老师以外呢,更重要的还是同伴,因为在以后的日子,孩子将在同伴的陪伴下度过一个漫长的生活和学习时光,所以同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他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很多快乐,同时呢也将面临很多压力,即便是一个两岁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压力,比如说一群同龄的孩子中一位两岁的孩子,看到他的大多数同伴都在,水坑里踩踏。就像小猪佩奇里面的跳泥坑是一样的。那么他就会选择模仿这种行为,如果孩子他不模仿这种行为,就显得他很另类。这就说明孩子很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我们成年人要好很多,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存在从众心理。

当然啊,同伴压力犹如一把双刃剑,他既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时呢,又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所以父母我们就应该采取一种适当的策略,引导孩子学会坦然面对来自同伴的负面压力。

哦,当然呢,同伴之间的影响也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而逐渐超过父母的影响,所以父母首先要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注意利用积极的同伴的压力来给孩子做榜样,而面对那些不良的同伴,压力的时候呢,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学会坦然的去面对。

就比如说,嗯,在平常生活中不管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我们父母呢都不能对他盲目的去斥责或者打骂。也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和过多的约束,因为这种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认为父母不关爱自己,从而呢受同伴压力的影响就会更加严重,因此呢,厄教育的方法应该以民主为主多给他鼓励和引导帮助他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家庭教育啊,不仅能使父母与孩子建立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发展,应对同伴压力的积极策略。


育儿健康管理师


孩子为啥总是喜欢模仿别人?家长别紧张,可能是他到了模仿敏感期

很多的父母都会发现自己2、3岁的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别人。孩子经常会模仿爸爸看手机报纸的动作,还会模仿妈妈说话时轻声细语的样子,更是会分分钟就变身为“人形复读机”专门模仿家人的一些言语。孩子不仅经常模仿家人的言行,对于看到的外人的言行也会有很大的模仿兴趣,只要开始模仿好像就停不下来了。

那么,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别人呢?可能是因为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孩子已经到了模仿敏感期了。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对他说所看到的言行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会进行模仿。发展到以后,父母还会发现孩子已经不是在单纯地模仿了,还会加入孩子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想象。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父母应该要怎么引导孩子顺利的度过呢?

这一时期其实是孩子学习事物的一个很好的时期,所以,父母不要认为这是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虽然表面上孩子进行的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模仿动作,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是这却是孩子在慢慢地探索这个世界。而且通过模仿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言语、行为以及想象力等一系列的能力。

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就是粗鲁的打断孩子的模仿过程,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并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要打断自己,这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发展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智力以及认知能力等的培养。

但是一些父母会担忧如果自己的孩子模仿的是一些不好的行为,自己还要放任孩子继续模仿吗?很多的父母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比如父母突然就发现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就学习到了一些脏话,这时候难道还要继续放任孩子学习说脏话吗?

其实,就算孩子学习的是一些不好的行为,父母也不能盲目地打断孩子。因为,如果父母很严厉地告诉孩子这个不可以,孩子反而可能会记得更加的深刻,以后可能还真会有这个坏毛病。

因此,父母不能够过多的批评孩子模仿的行为,要适当的放任,孩子过了那个时期也就不会再去模仿那个行为了。如果父母太担忧也可以适当地将孩子模仿的对象往其他的方面引一下。

为了能够让孩子多模仿和学习一些积极的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就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要是父母有一些不良的言行习惯,孩子就很可能会模仿出去,到时候真正羞愧的可能就是父母了,孩子也可能会因为父母而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可见,这个时期家长的以身作则是多么的重要啊!

孩子到了模仿敏感期,父母一定不能够轻视,因为这是孩子成长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不能粗鲁地打断,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要以身作则,努力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相信只要父母重视了,孩子就能够顺利的度过并且还能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Ws曙曜光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模仿他人是我们习得后天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方式。

尤其是对孩子而言,成长中不断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的必经过程。

模仿和重复一样,是形成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错。

甚至可以说,爱模仿的孩子是聪明的体现,模仿帮助孩子学习和适应,有利于孩子理解他人情感。

行为没错,错的是模仿的对象。

而真正最能够影响孩子的,并不是言论和空洞的道理,而是成年人的行为。

如果总是看到孩子模仿的是坏习惯,那就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毕竟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哦!


拉风的小女子


孩子好奇,对这些往往热衷模仿。对他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如果出现这样的行为,家长就生气,孩子出于恐惧会暂时压制自己的行为,但事后还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毕竟,他们好奇心没满足,这个行为还可以获得父母更多的注意。建议简要而态度鲜明地告知原因,然后正面引导,转移注意力


小糊涂蛋儿


他模仿的时候并不知道其是对是错吧!!对与错只是我们成年人定义的,小孩子没有这个概念[大笑][大笑][大笑]所以大人觉得不对的就要求自己别做吧,免得被模仿[呲牙][呲牙][呲牙]榜样的力量啊



豌豆尖尖的梦


其实并不是的,孩子其实是很容易模仿别人的,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家长可以认真的观察,为什么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我自己认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宝妈大宁


孩子都喜欢模仿,尤其是模仿父母,因为他与父母相处时间长。而且孩子小,无判断能力,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和纠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