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不误农时——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防疫探访

阳春三月,孝汉大道两旁的早樱已渐次盛开。车行至孝南区三汊镇,登记、消毒、测体温、入镇区,往日热闹繁华的镇区已然不见。春天虽如期而至,但疫情还未散去。防疫,仍处紧要关头;坚守,仍需继续给力。

封闭管理:不松懈不麻痹

“零增长不等于疫情结束,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心理……”在三汊镇街头,流动车正循环广播着防疫宣传内容,提醒着人们这场战役还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候。

身着迷彩服的纠察队员们,来回巡视着每一条街巷。虽然自2月7日以来,已经连续29天没有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但三汊镇的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曾松懈。

隶属赵陈社区的康居园、兴业家园是三汊镇区的两个自建小区,住有800余人,因暂未施行物业管理,因此在疫情防控上难度较大。

因为两个小区紧邻,社区决定对两个小区施行全封闭管理,只保留一个应急出口,出口处派村干部专人值守。

“2月3号施行全封闭管理,开展了多轮摸排测温,掌握了所有住户的基本情况,物资保障由5名志愿者帮忙代购和配送。”已在两个小区的防疫战场坚守了一个多月的社区干部戴俊刚介绍。

“1月31日确诊了一例,已治愈出院,目前未发现新的确诊或疑似病例。”戴俊刚坦言,目前防控形势的得来,少不了镇村干部、工作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全体居民的配合支持。

“截至目前,全镇确诊13例,已治愈出院12例。虽然离清零不远了,但我们仍不敢有丝毫松懈。”三汊镇党委书记饶满清介绍说。

大村抗疫:埠镇村的“鏖战”

埠镇村,由埠镇、石墩、漫桥三个村的11个湾组合并而成,4100余人,因出现3例确诊病人,成为三汊镇疫情较重的一个村。埠镇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曾一度让镇驻村干部、镇党委委员魏继义和村支部书记程富贵倍感压力。

“全封闭,做好隔离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疫情发生后,魏继义迅速召集村全体防控人员商讨疫情防控,并就村组全封闭管理达成共识。

地域广、湾组分散,防控压力较大。一条马路横穿而过的埠镇街道,是附近多个村村民购物赶集之地,临街的店面,众多的巷口,封堵难度不小。

“部分人认识还不够,觉得农村离疫情很远,有一定的侥幸心理。”程富贵坦言,起初施行全封闭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1月29日,埠镇街上出现首例确诊患者,村民们顿时“炸了锅”——疫情,就在身边;防控,事关每一个人。

“首例患者的出现,宣传力度的加大,让老百姓意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大家主动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也不能出门。”

宣传巡逻、摸排测温、代购物资、配送上门、卡点值守……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志愿者,在埠镇村防疫一线,一支近60人的防疫队伍,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38岁的徐欢,便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名志愿者。3月6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石墩村的入口处值守。从2月10日至今,他与8名志愿者一起,已为大家做了近一个月的志愿服务。

采访中,一名村干部开着一辆满载蔬菜、水果、鱼肉、日用品、零食、奶粉等物资的三轮车驶到卡口处。这车物资是石墩村的村民通过微信群下单,由徐欢和另一名志愿者统计后报村干部汇总,再由定点商超分拣配送到村委会,然后由村干部送到湾组卡点。

“只要村里的老百姓都没事,我辛苦点没关系。”简单交接后,徐欢驾驶三轮车回到村里,接下来他将把物资逐一送到村民家门口。

“除了日常生活物资,我们还帮村民们提供种子等农资的代购和配送服务。”程富贵介绍说,有序恢复农业生产,镇村正在统筹安排。

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保春耕

战“疫”不误农时,春耕播撒希望。

3月6日,下午4时,黄春娥和老伴唐汉舟,正戴着口罩在自家的20亩瓜田里忙碌着。他们需要在一周的时间里,完成50个西瓜大棚的搭建。受疫情影响,这项工作较往年已经推迟了好些天。

“大棚搭建,还可以自己解决,瓜苗移栽,必须得请人。”在三汊镇鹏程村小黄湾种了多年西瓜的夫妻俩,深谙农时。往年都是请附近村民帮忙搭棚、整地、移栽,受疫情影响,今年好多工序,只能靠自己解决。

“鹏程村是无疫村,符合有序恢复生产条件。等你瓜苗移栽时,提前跟村委会提交用工申请,注明每天用工时间段、人数,然后报镇里批,分批、有序开展生产。”魏继义当场给二人吃下了定心丸,并再三叮嘱,“只能请本村的人,别请太多,最好在十人以内,要分散些,避免聚集,还得戴口罩。”

三汊镇草店村紧邻西河镇与新浦镇,属于三镇交界处,防控压力不小。但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以及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该村未发生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属无疫村。

3月6日下午,在草店村大胡湾的240亩金果园里,管理者杨志伟正带着几位村民给果树培土、施肥。“农时不能误,跟村、镇提交了用工申请后,才能恢复生产。”下地前,村委会给每位村民测量了体温、配发放了口罩,并再三叮嘱他们,干活儿的时候,要隔远点。

与草店村相隔不远的幸福村也是三汊镇的一个无疫村。位于该村的湖北蓝卉园是2016年引进的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

老总张春桥这几天正在为用工的事着急。几百亩蓝莓已花开正盛,而蓝莓树下的草,也正肆意疯长。
同样需要人的,还有年前已平整好的140多亩蓝莓地,眼下正是安装滴灌设备、栽种蓝莓苗的时候。
“松土、除草、栽苗、施肥、挂防鸟网、安装滴灌设备,都需要人。”张春桥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园里用工需求每天都在50人左右。

在得知镇政府出台了有序恢复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后,他第一时间按要求向村、镇提交了用工申请表。

“预计这几天就能先请一部分村民过来做事。”张春桥说,为了用工期间的安全,他提前购买了口罩、消毒酒精等物资。

在疫情防控不松劲的同时,三汊镇针对各村疫情情况,研究出台了农事活动指导意见。意见规定,对于能暂缓的农业生产,一律先暂缓。不能暂缓的,可向村、镇提交用工申请表,审批后可按要求有序复产。

“用工申请表规定了每天用工的具体时间,并明确了用工期间村、镇包保责任人,严格按申请时间段执行,对工人防护也作了具体要求。”三汊镇党委书记饶满清介绍说。(孝感日报记者 刘勇 通讯员徐雅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