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如果沒有唐基,虞嘯卿是否能夠以一師之力拿下南天門?

Latsu


我是董狐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再簡化一下,即"虞嘯卿能否以一師之力拿下南天門?"

答案是肯定的,但一定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按照龍文章和虞嘯卿提前商定的斬首計劃,先以炮灰團為前鋒,從密道潛入攻佔樹堡,打亂竹內連山指揮系統,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攻南天門陣地。

由於指揮系統暫時失靈,日軍在南天門的超強守備工事作用會大打折扣,無法協調配合,虞師的攻擊阻力會大大減少。

如果竹內正好待在樹堡,被龍文章包了餃子,那拿下南天門的進度就更快了。

兵貴神速,龍文章的計劃一是奇,二是快,只要虞師在樹堡被佔領的同時,命令所部快速全力進攻,就完全可以以優勢兵力,拿下南天門。

在能不能拿下南天門問題上,有沒有唐基,都不重要。

虞嘯卿果斷不果斷,海正衝等率領的精銳行軍快不快才重要。

2、

我想樓主想問的,不只是這個問題,之所以提到唐基,是想知道“唐基為什麼一定要阻止虞嘯卿出兵?”

因為龍文章是軍人,而唐基是政客,政客與軍人考慮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龍文章是想著如何用虞師有限的力量,用最有效的方法攻佔南天門,為此不惜做自我犧牲。至於攻佔南天門需要付出多大代價,不在龍文章的考慮範圍之內。

而唐基所想的,卻並非如此,他存在的作用一是要讓虞師生存發展壯大,二是要讓虞師的利益最大化,至於能不能佔領南天門,取決於佔領南天門之後能否實現虞師發展壯大和利益最大化。

如果不能,而且還令虞師遭受重大損失,那在唐基看來,佔領了南天門也沒意義。

他一定要等到其他部隊也跟上來,與虞師一起攻上南天門,也是因為這樣能用最小的代價,讓虞師名利雙收。

書上也寫了,唐基的算計是準確的,南天門之戰後,虞師成為最大的贏家,虞嘯卿本人步步高昇。

不管他算的對不對,我不喜歡這個人,他是完完全全把我團當炮灰用了。

3、

《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縮影,有張自忠將軍,王銘章將軍這樣的愛國軍人在前面與日軍拼命,也有閻錫山,白崇禧這樣的政客在後面算計。

如果所有人都是閻錫山,那全國的抗日部隊都推諉扯皮,不肯出全力,抗日戰爭不用打就已經敗了。

但如果所有人都像張自忠將軍那樣,以一腔熱血和簡陋的武器與日軍的飛機大炮對命,也一樣難以為繼。

戰爭打的不僅是意志,還有金錢,還有國力,在現代戰爭面前,弱國軍隊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竹內連山僅以千餘人的一個聯隊,就令虞師一個兩萬人的加強師一籌莫展,不是沒有原因的。

後記:

以前我討厭唐基,甚至恨過唐基,但現在釋然了,至少他沒有像汪偽的一些人一樣去投降日軍,一大把年紀還奔波在抗日最前線,也不容易啊。


董狐筆


不可以,從電視劇裡看到的來分析,一開始虞嘯卿帶著何書光,張立憲幾個兵樣子招搖,看上去挺精銳的樣子,裝備不錯,訓練跟軍容軍紀也不錯,但其實就是幾個書生意氣,沒見過血的理想主義者而已。在禪達,有一場這幾個精銳跟小太爺煩了他們打架的戲,人前炮灰團幾個人一副被他們欺負,沒什麼還手之力的樣子,迷龍都認慫,等轉到人後,炮灰團幾個人一擁而上,海扁了幾個精銳一頓,還拿話將住幾個臉皮薄的不外傳,不上告,你看,這都虞嘯卿的心腹精銳了,打不過一幫敗退幾千裡的殘兵,腦子也沒一幫兵油子好使,要是跟迷龍、煩了一樣,從東北、華北就跟日本人打,恐怕都沒機會敗逃到滇西。


後來何書光倒是跟炮灰團一起去中心開花了,你結果真的犯了愣勁,用火焰噴射器把鬼子糧庫給燒了,一幫人又被賣掉,結果一個多月沒吃的不是?至於虞師其他兵,連這幾個都不如,聽到江邊鬼子過江了,不是把武器丟的滿大街都是就準備跑路了,其實鬼子就過來幾個散兵遊勇,這種有聞風而逃氣質的部隊,能好好打好防守就謝天謝地了,還敢指望他們去進攻?!

最重要的,是虞嘯卿得知龍妖他們中心開花成功,準備如約打過去了,結果部隊都沒什麼反應,指揮權就被唐基收了過去,都沒費什麼勁,就是說,其實對虞師他完全沒什麼掌控能力,那還打什麼仗?!



李三萬的三萬裡


如果沒有唐基,虞嘯卿所在的步兵師也許連沙盤推演的結果都達不到,在南天門的進攻途中就會全軍覆沒,然後讓其他友軍摘取這個桃子,這既是唐基這個沒有什麼軍事能力的老油條能夠持續留在虞嘯卿部隊的原因,也是南天門之戰最終能夠“勝利”的原因之一。



南天門之戰進攻的難度性,早在沙盤推演中就根據龍文章的實際偵察情況做了提前預演,第一道防線以海正衝團全軍覆沒為代價而攻取,第二道防線以張立憲率最精銳的直屬營以傷亡慘重而攻取,而當虞嘯卿親自率領剩餘部隊進攻第三道防線那個大樹堡面前時,隨著反斜面防線的開啟,虞嘯卿將陷入日軍的反包圍,整個南天門防線就是圍繞如何引虞嘯卿進入陷阱而展開,這還是美國盟軍能提供大量炮火和空軍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可以說最早的沙盤推演就已經提前告知了結果,即單靠虞嘯卿打贏不了南天門之戰。



但略顯諷刺的是,龍文章的推演一度讓虞嘯卿崩潰,讓張立憲等精銳惱火,但這個讓他們崩潰和惱火的推演卻深深印入到唐基的腦海中,也是在這一刻起唐基秘密開啟了他的另一步行動,不斷的在高層當中斡旋,已達到給虞嘯卿更大的權力和幫助,所以面對著龍文章秘密展開的偷襲行動,在唐基還沒有達到政治目的的情況下,就採用了無情的手段將龍文章的突擊隊拋棄在南天門,以此來要挾上層獲取更高的價碼。

比起狡猾多變的龍文章,唐基的視野則更為開闊,他早就意識到了單純的軍事很難打贏一場真正的戰爭,只有富含更多的元素才能讓結局變得圓滿,而為了這個結局,他寧願可以犧牲更多的炮灰,即便連虞嘯卿最親密的手下,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列入到犧牲的行列之內,事實上這不只是單一部隊的現狀,而是那一時期整個國軍軍事體系的現狀。唐基似乎在虞嘯卿的軍事部隊中是一個不起眼的軍事領導,但沒有他的存在,虞嘯卿只會成為更大的炮灰。



相比較唐基,即便足智多謀的龍文章也太略顯天真,他以為依靠偷襲就可以從內部攻破南天門的堡壘,但他並不知道,他的上層不但想從內部攻破南天門的堡壘,更想借此為虞嘯卿爭奪更多的權力,南天門之戰僵持的現狀就是最好的機會,因此當龍文章的突擊隊攻入南天門的樹堡,佔據整個戰役的主動權的時候,唐基反倒叫停了全師的總攻,讓南天門的日本守軍重新回到起跑線,38天的攻防作戰數百名突擊隊員死傷殆盡,唐基卻趁機為虞嘯卿贏得了更多的資源。

在連續劇沒有拍攝進去的小說結尾當中,龍文章因在解放戰爭中拒絕向人民軍隊開戰而遭到處決,一向善於打仗的他在這一仗中竟然選擇了逃脫,原因就在於前後兩次南天門之戰讓他深深地明白了,他的智慧挽回不了部下的生命,他們的生命都在更上層的政客手中把握!


遼寧資深球迷


很多人,只看過電視劇,而電視劇刪節比較多,所以有些東西可能就誤會唐基了,導致了心目中,這個糟老頭子取代竹內連山成為第一號大反派。

最大的看法來自於“攻擊立止”的電報。有些團友會認為,這是來自於唐基的手筆,唐基的操作,這實在是因為老唐平日裡不得人心造成的,這個不得人心,指的是不得孟煩了的心,孟煩了不喜歡他,整個小說都是以孟煩了的回憶來寫的,那麼唐基那是得罪大發了。

在細細看過小說以後,我發現唐基並無可恨之處,特別是這個“攻擊立止”,真是上峰的上峰的上峰發下來的死命令。

而根據那些蛛絲馬跡可以直接得知上峰的上峰的上峰,也就是蔣志清為什麼會要求攻擊立止,那是為了“租借物資”,巨大的租借物資,是用貨船隊運送的。

當時,上面完全清楚虞嘯卿一師前鋒,兩師殿後,打下南天門完全沒有問題。

唐基:“虞侄,虞侄,你要的又何嘗是個解釋呢?解釋你自己心裡早有,日軍已經是必敗無疑,這仗又何嘗要你我來決出勝負?想想上回的滇緬之戰,是什麼成就了你?”

看看這一段原文,這就是打開秘密的鑰匙,含義就是:“上回滇緬之戰,龍文章替你頂住了日軍,才有源源不斷的物資來到虞師,成就了你。現在上峰的上峰的上峰也一樣,頂住了日軍,美國的租借物資才會源源不斷送到中國。只能頂住日軍,不能現在就消滅日軍,我們還要一批租借物資。”

虞嘯卿不管,他就是要進攻。

唐基看到了另外一場進攻,於是他開始防禦,唐基看到了軍部把輜重車全部調走了,說是給鄰防區。唐基知道放一個情報員阿譯在炮灰團,軍部自然也會放情報官在虞師,而且肯定比阿譯能力要強。這時候軍部已經知道虞嘯卿要抗命了,軍部下了第一手棋子,先調走你的輜重車,也就是讓你的後續彈藥沒有來路,看你虞嘯卿抗命能蹦躂多高。

唐基立刻開始防禦,那就是調走所有中級以上軍官,一齊趕到軍部,向上級彙報:“鈞座,這不是要打下南天門,僅僅是一個火力偵察而已。”

鈞座想必也是成了精的,火力偵察,那就是一個偵察,任何一個偵察,都是拿不下陣地的,偵察完了,目的是要回來的。這就是唐基在求和了,認輸了。所以鈞座當即敲釘轉角:“為東方之巴頓,而且這滇西山地可不是他那北非沙漠可以比的。鈞座說早該有此一仗,以一次強火力偵察拔敵軍入我心腑之刃,得兵家必爭之險,居偉功而至謙…”

那麼,鈞座這樣就定性了龍文章的突擊隊了,在大原則定性之後,其他還是有的談的。我們假定,鈞座也是一個受了憋屈的人,那麼唐基要一些軍裡的重炮支援對面山上的偵察隊的時候,一定會同意。

所以,唐基在趕回虞師的時候,心有成竹的命令炮火支援“軍裡還要派重炮呢。”

這時候,虞嘯卿知道為什麼不能拿下南天門了,那樣會損失一大批讓中國軍人更強大的物資,他只好自己單獨去赴死。

唐基怎麼可能讓這事發生,他說起了岳飛。談不攏,唐基直接威脅了:“你要鬧翻了,那上了山的才叫死無葬身之地呢。” 這個威脅,來得兇猛,連虞嘯卿都屈服了。

後來的祭旗坡克虜伯未得命令就開炮,得到了虞嘯卿的激賞,以及在祭旗坡裝上了大號探照燈幫樹堡防止夜襲,美國空軍轟炸日軍,都是被鈞座允許的......只要你不拿下南天門,其他的都好說,因為你老虞家很強大,我也不想得罪,二是,南天門上也是我的下屬,能幫就幫。

虞嘯卿:“…副師座你再去活動活動,給山上邊空投點什麼吧。”

看看,空投補給是誰在努力?

攤開了說了這麼多了,下面回到原有問答,那就是沒有唐基了,我老李代替鈞座指揮。

第一步,調走所有之中車輛,讓虞師失去後續物資的支援,以及無法快速進行機動。

第二步,切斷虞師的電報,電話系統。我老李也怕你亂說話。

第三步,軍裡的重炮開始轟擊渡江的虞師,我老李還不怕你反撲,虞師沒有車輛了。

第四步,請求對渡過江的虞師部進行無差別黃磷彈攻擊。老李,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老李:“知道。可不這樣,那批足以武裝十萬人的物資就又成泡影。為國捐軀,得其所哉。”

第五步,接手橫瀾山,祭旗坡的重火力,盲射虞師進攻路線,務必造成對岸虞師的最大傷亡。

第六步,虞師全軍覆沒後,向上級發電報:“麾下虞師,英勇奮戰,卻因火力不足,全員戰殞於南天門,堪稱勇烈!”

蔣志清就會對美國瘸子說:“看看我們,因為物資不足,一萬二千戰士戰死,你那批租借物資給誰,還用考慮嗎?12000人的鮮血還不足以打動你嗎?”

老李不是狠毒,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以我百萬同袍,幾萬萬同胞,那就是個火力偵察。

那一批物資,比我心中喜愛的團長加上那一批炮灰精英更重要。也許我在老年,會睡不著覺,日夜受著煎熬,可是再次給我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這樣做的。

沒有唐基,虞師能攻下南天門嗎


李勉9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如果虞嘯卿真的帶兵上去了,拿下南天門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是徹底掃清西安之敵達成全殲是不可能的

以下分析不包括松山戰役的歷史,純屬在團長的背景和劇情下以及沒有唐基這個假設來進行的分析

1. 如果沒有唐基的阻攔,按照既定的作戰方案,團長在取得樹堡之後,虞師整體發起進攻,竹內連山以堡壘進行殲敵的計劃就會失效。團長說過,佔領樹堡,在坑道里面,一個兵就可以防住一個連。竹內一防至三防的機動性將會大大受限,從而在虞師的猛烈進攻下,損失慘重。而樹堡由於被團長佔領,竹內的活動將會完全暴露在我方視野內,團長有電臺可以隨時進行聯絡,竹內家中自顧不暇,還要防備各處的猛烈進攻,而且在其戰術完全失靈的情況下守住南天門基本是不可能

2.就算是虞嘯卿拿下南天門了,肯定也是自身損失慘重。首先是進攻的先鋒全是老兵,是第一批報銷的骨血。竹內雖然樹堡的防守戰術失靈,但是在居高臨下的地勢情況下,各種重機槍火炮的火力還是很猛的,再加上對岸的炮火和飛機可以對對岸的交通完成大規模的襲擊而造成後勤和補給的困難,就一個虞師的火力和部隊難以給竹內造成百分百的壓制。

3.竹內南天門守不住,可以後退至和順鄉等村莊,與國軍進行周全,這時候虞嘯卿已經損失慘重,若無後援進行有效的補充,竹內利用空閒的時間完全可以發揮他的優勢將周邊的村莊進行軍事部署。所以虞嘯卿雖然拿下了南天門,還是收復不了西岸。

4. 虞師傷亡慘重,軍座肯定口頭表揚然後給其一個閒職,再派心腹以收復西岸為由,上可要更多的美國物資,下可以美名精忠報國建功立業。虞嘯卿拼盡全師之力到時候恐怕還是給別人做嫁衣。





拜拜無良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我的團長我的團》,評價討論的人也絡繹不絕,八年前開始看此劇,一直留意著各種的討論。按題目的要求應該是以下結果:

一:按虞嘯卿的制定戰法,肯定輸(劇中兵演給了答案);

二:按龍文章制定的戰法,只是虞師參戰也肯定會贏,但後續也就也就僅僅是一次普通戰役。

三唐基戰前突然離開,後帶來‘攻擊立止’的命令,是唐基在虞嘯卿父親的授意和與上峰及上峰的上峰周旋考量下,制定在政治上,盟軍影響力上,戰備物質索取及各級上峰個人所求(包括虞嘯卿的個人未來前途),制定由虞嘯卿指揮三個師或更多(包括盟軍)共享功勞的一場大戰役(劇中虞嘯卿與唐基的多次談話可以看出來)。

四虞嘯卿如果沒聽唐基(及虞父和上峰)的話,即便戰役勝利,虞嘯卿可能會成為又一個岳飛(唐基的話),就是獨享功勞而得罪了上峰。

五:龍文章感嘆這娃(虞嘯卿)越來越像唐基了,虞嘯卿不笨,他聽懂了唐基的話。

六:後續,小說的內容就不討論了……


竹林石筍


答案很簡單:不能

實際上電視劇並沒有完整的呈現南天門的防禦,也沒有完全表現出當時敵我雙方的狀態對比。

龍文章希望通過拿下樹堡暫時打亂竹內聯隊的指揮系統,虞嘯卿帶領一團、二團、警衛營、特務連順勢攻取南天門的三道防線。

但龍文章和虞嘯卿犯下了同樣的錯誤,低估了日軍的反應速度。竹內在龍文章攻佔樹堡之後沒有如龍文章希望的一樣將注意力集中在反攻樹堡,而是迅速撤到反斜面防線重新構建了完整的指揮和防禦系統。

而這套防禦系統尚未構建完成時已經可以輕鬆的報銷掉林譯率領的至少幾百人的第二突擊隊。

林譯身後如果還有後續攻擊波次,那麼那支缺乏實戰經驗,缺乏正確指揮的攻擊部隊結果只能比林譯的幾百人更慘。

電視劇最後其實也說得很明白了,一百歲的虞嘯卿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的時候說“我那個師,打的一個都不剩啦!”

這還是在整條戰線發動全線反擊的時候,更何況是虞師獨立作戰。


baby愛科學


有沒有唐基其實影響不大,影響虞師攻擊的主要是上峰的命令,如果不考慮上峰的影響,虞師能否以一師之內拿下南天門?

回答是可以拿下,但是損耗巨大,很難堅守,可能在日軍幾個回合後就給奪回或堅守幾天後無力承受巨大傷亡退回東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從沙盤模擬可以看出來,虞師的攻擊在日軍的防禦體系下佔不到便宜,即使虞師知道日軍的套路,也很難短時間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還是會選擇大霧天,以突擊隊為尖刀,炮灰團為佯攻,主力團跟進進攻的方案。

2、二波次的突擊隊還是會突進樹堡,與原文相同。

3、原文佯攻的炮灰團下場就是虞師主力團的下場,炮灰團一千多人,除阿譯帶了幾十人到樹堡,餘下的大多留在了日軍的沿江防線。

4、虞師為了保證後續攻擊的安全,要清掃日軍沿江兵力,這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猜測該項工作可能由炮灰團主打,師屬技術武器配合,此役炮灰團團滅。

5、虞師以大量傷亡,拿下南天門,建立防禦,將直接面對對岸日軍的不間斷衝鋒,在狹小的區域內承受日軍炮火的洗禮(原文中突擊隊在樹堡中藉助樹堡的強大防禦,可以無視敵方炮火),然後面對眾多日軍的萬歲衝鋒,可能進行大規模白刃戰(夜間或大霧或毒氣掩護),以抵消虞師的火力優勢,平坦地區的防禦甚至可能面對日軍的坦克的衝擊(原文只有樹堡附近有戰鬥,且有盟軍火力支援,沒有出現坦克)。

6、虞師的炮火全力支持南天門方向,很快炮彈供給不足(原文中虞師可以得到軍部甚至戰區的火力支持、補給支援,甚至還有盟軍的空中力量)

7、失去火力支援的虞師面臨更大的困難,人員、裝備損失巨大,每分鐘都在流血,補給慚慚供應不上(後方日軍可能以遠程炮火封鎖渡口)

8、一兩天以後,虞師與日軍陷入苦戰,以血肉之軀去衝擊日軍構築好的火力陣地,虞師過江人員面臨彈藥、食物、藥品不足的問題,且越來越嚴重,同時日軍開始有意拖延戰事,讓虞師的血自己流光。

9、三四天以後,虞師口糧耗盡,開始面臨是以死相搏還是忍受傷亡退回東岸。以虞師的性格,虞定會一往無前,開始向日軍進行大規模自殺性進攻,正中日軍下懷,此役虞師可能以身殉國。

10、自殺性進攻後,虞師沒有能力再組織進攻,餘下的人員和傷兵開始退守樹堡,並組織在夜晚偷渡,返回東岸,兵力十不餘一。

由此可以看到為什麼唐基全力阻止虞嘯卿的攻擊(不能以一師之血肉來完成師長的理想),只以犧牲突擊隊為代價(火力偵察)向上峰爭取支援,以顯示虞師有意願、有能力來啃這個硬骨頭(等於已經把刀子插在肥豬的咽喉,你說這個肥豬是誰來主刀?肯定是虞嘯卿來打理。),鑑於國際形勢大好,中國戰區也需要一個完美的戰事為蔣委員長爭取更大的面子和威望。於是在各方的運作下,以虞師為主力的攻擊集群完成集結、準備工作(自然虞師已經升官了,以統一轄制、指揮)。

所有的走向都是唐基苦苦相勸虞嘯卿的,也是我等當初看團長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所在。

以上理解,供參考。歡迎指正!

【補充一句話:西岸日軍有飛機、遠程炮火、戰車、幾萬甚至幾十萬日軍的力量可以動用,南天門之役之後還有後續的攻堅戰,國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孟煩了也在此役受重傷】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絕不可能!按照電視劇裡面來看 這一場戰爭的輸贏影響範圍已經不僅僅在於南天門了,他與虞嘯卿第一次守住怒江防線不同。

電視劇前面虞嘯卿通過守住怒江防線(其中龍文章帶的遠征軍殘部才是中堅力量)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資,得以擴充部隊,那時候必須要贏,為了樹立國軍形象,讓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對中國軍隊有信心,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物資送到中國。

而這一次攻擊南天門與之前不一樣,這是一場一定要輸的戰爭,不惜一切代價都不能夠贏。很悲哀是麼?當時國際形勢大變,盟軍都已經在準備反攻了,中國軍隊需要大量的物資繼續源源不斷進入中國。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們看,不是我們不出力,我們現有的裝備不足以支撐我們發起反攻。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索取物資。所以,如果真的打起來,結局只會是輸。並且如果虞嘯卿也上去,不排除上峰會不擇手段滅掉虞嘯卿整個師。斷你的後援,無差別炮火攻擊等等。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也是軍人的悲哀。



素塵9697220


以當時真實的對日本的軍事力量作參照!一淞滬會戰中國70萬兵力日本30萬!打了三個月!以及後來的臺兒莊戰役!中條山會戰!以中國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來說三個會戰讓中國丟掉大半個中國來看、贏的及會為零!

二當時小日本一個人可以跟三個國軍打平!這時在阻擊日本的情況下!小日本還時佔據地理的情況下!並且虞師沒法展開大規模兵力一次性進攻!添油戰更是難上加難!阿譯就是例子!只是帶進去幾個人

三小日本的太需要咱們跟他硬碰硬了!如中條山會戰!當時國軍兄弟憑著一腔熱血幾十萬國軍兄弟命灑中條山!以及後來的亡國論!要不說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書一出中國人好像黑夜中看到火把一樣!有人直接把這本書轉給將介石!將介石!看後也是讚不絕口!同意印發!

所以說以真實的情況來說幾乎在當時的情況下勝也幾乎同歸於盡,最後借用李雲龍的一句話!明知不敵也必亮劍!

中國己經被小日本打到家裡了!中國是喘氣的就應該生死置之度外!幹他孃的小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