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70後記憶】看戲園子


原創:【70後記憶】看戲園子


最早,信義街道北有個戲園子。那裡有名戲也有名演員登場。我記憶裡的梁秋燕、秦香蓮、周仁回府、虎口緣等等。

每到有戲演出的時候,下午五點多母親就讓我扛上吃飯的桌子,那桌子四個角,可以坐我們一家人。那時候,戲園子的油糕、涼粉,好吃的不少。幾兩糧票,一毛錢買幾個油糕。那時候,我走路到龍背一個村裡用玉米麵扎的棒棒糖。用塑料袋裝上到戲園子來賣。和我一樣的同學也有做這樣的買賣。也記不清一晚上能賣幾毛錢。

演戲的時候,有機會我被一個叔叔帶到戲臺子上,拉二胡、敲鼓、打鑼的一個角。那時候,我喜歡上演戲。上小學時,我曾經參加過渭南縣劇團的招聘,我記得先面試,門口發一張票,然後進去表演節目。我記得那時我唱了一首《東方紅》還有一首學校老師教的歌。一位工作人員讓我準備填表時,這時進來一個大概是領導問我,你多大了,我說十一了。他說,你過幾年再來吧!個子低。後來,父親找縣劇團的一個叔,他說人已經招夠了。我與‘’戲子‘’無緣。

原創:【70後記憶】看戲園子

這裡就是信義大隊的老戲園子舊址

那時候 ,村裡十里之外的村民都來我們大隊的戲園子看戲,那時演戲一週時間。正值青春期的鄉當,總喜歡跑到戲臺子的後門,爬窗臺,偷偷看梁秋燕、白蛇 的換衣間。劇務人員拿起那長竹乾子敲打他們的頭。

看戲當中,聽著旁邊的戲迷講著今晚是《狸貓換太子》,我記憶中,南昌起義、舞臺上紅旗飄飄,夜明珠給了殺豬的,回到家,總是學著那戲臺的步伐,那唱腔,村裡人都能聽到。

通向戲園子那條路已經確認不了,但小學的後牆就是蓋的很高的戲臺子,我小時候在那個角角坐過。那春生和梁秋燕上場之前走戲拉手,我看到了。

如今戲園子已經變成信義中心小學的教育樓了。在我的記憶裡,秦腔、迷糊、婉婉腔依然在腦海裡。當在全民K歌裡聽到,那鏗鏘有力的唱腔,依然有兒時那熟悉的味道。(木子)

原創:【70後記憶】看戲園子

這條路就是當時每晚看戲經過的那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