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哪些演員之間存在真正的兄弟情?

圈內貓爺


我認為德雲社的扛把子,岳雲鵬和孫越這一對搭檔之間存在真正的兄弟情,他們一起攜手走了十年!十年裡的風風雨雨,足夠培養出兄弟情來了,人心都是肉做的,不可能十年了還能對對方冷漠以待。

岳雲鵬出生於河南濮陽,孫越則出生於北京,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人卻因為相聲而走到一起,這是天大的緣分。

1985年出生的岳雲鵬,比孫越小6歲,他們從事相聲合作已經有十年了。是世人眼中的最佳搭檔,一起出去商演過,還一起登過春晚,給人們帶來歡聲笑語,娛樂了別人也娛樂自己。

兩個人能成為搭檔是郭德綱的功勞,岳雲鵬是郭德綱從飯店裡撈來的,之前只是飯店的一個小夥計,被郭德綱看上就帶到身邊培養。

而孫越呢,則是捧哏大師李文華的外孫,所屬藝馨相聲社。那時候李文華去世的早,孫越相聲又說不好,有一段時間為了生存,還去動物園當過飼養員,結果是大象越瘦,他越胖。

後來,藝馨相聲社併入德雲社,在郭德綱的分配下,他們倆組成了搭檔。岳雲鵬和孫越都有一個非常亮眼的特點,就是兩人都長得非常有喜感!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小嶽嶽在相聲方面很有天賦,也肯用心學習,經過不斷訓練,進步神速,什麼梗都能說,反應也快,思維敏捷。孫越從小就有相聲功底,對岳雲鵬拋的梗,簡直就是手到擒來,不用腦子思考就已經脫口而出。

兩個人搞笑的主持風格,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歡,他們倆也火得一塌糊塗,經過十年的發展,他們倆缺一不可。

多年的合作相處之中,倆人已變得默契成熟,一個眼神對方就知道要幹什麼。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倆的兄弟情早已不可割捨,失去另一方,都是一種損失。

德雲社的人都是以講相聲為生,不止岳雲鵬和孫越,社裡的十幾號人,每一個人都有其的固定搭檔,他們都有兄弟情。


梅子說娛


不用質疑,他們師兄弟之間都是真正的感情,張雲雷住院期間,師兄師弟們個個跑到南京醫院去看他,還有為他放生祈禱,有哭的不行的,有邊演出邊做飯的,還有一直陪邊伺候的,他們之間都像家人一樣,張雲雷曾說過,塑料一百年的就溶化了,我們兄弟的感情可以維持一輩子,也許九郎是搭檔不管在舞臺上還是私下也更是細心周到,德雲社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他們就是一家人。


隨心而為69688


德雲社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這裡有溫暖,也有事業,很多人願意在這裡奮鬥終生。

張雲雷楊九郎

張雲雷1992年生於天津,楊九郎1989年生於北京,楊九郎比張雲雷大三歲,也比他入科晚。

剛開始,張雲雷與楊九郎並不是搭檔,是張雲雷主動追求楊九郎,中間還被拒絕一次,後來兩個人才走到一起,這一年是2013年。

他們兩位從一開始不熟悉,到後面磨合的很好,本來事業正在上升期,郭德綱帶他們參加了《歡樂喜劇人》,按原計劃在力捧他們。

沒想到,2016年張雲雷突然出事,從南京墜臺,這個計劃一下就擱淺了,要不然他們早就火了。

張雲雷住院以後,楊九郎急得要命,生怕他有生命危險。後來,張雲雷醒過來以後,出現在他眼前的楊九郎滿臉胡茬,憔悴了很多。

張雲雷擔心自己從此沒法站起來,建議楊九郎換一個搭檔,但楊九郎始終不肯,願意等張雲雷。他說,如果有一天張雲雷真的沒辦法說相聲,那他也不說相聲了,跟領導申請一下,轉做幕後工作。

在張雲雷養病的日子,楊九郎每隔兩天就跟張雲雷視頻一下,關心他的身體。到張雲雷出院那天,楊九郎興奮的跑到醫院,親自推著張雲雷走出來。

那段時間的相處,讓他們兩個彼此之間的兄弟之情更深厚了。而後來他們大紅大紫,在舞臺上有了更多的磨練機會,早已經成了非常默契的搭檔,是當下人氣超高的一對組合。

燒餅曹鶴陽

燒餅是郭德綱的兒徒,很早就去德雲社了,曹鶴陽是大學畢業以後才去的,但二人比較投緣,一起給郭德綱養狗,還要給自己做飯。長期的相處,讓他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夥伴。

燒餅與曹鶴陽搭檔這麼多年,剛開始不怎麼火,現在已經大紅大紫,磨練了很久,彼此已經習慣了對方的風格。

都說燒餅的嗓子天生沒有優勢,祖師爺不賞飯吃,但他這種風格還就只有曹鶴陽能接得住,二人配合的天衣無縫。

曹鶴陽和燒餅現在都已經結婚生子,在私下的生活當中,兩家關係都很好,像親人一樣。

受到質疑的時候,燒餅和四曹鶴陽都會站出來為對方說話。

張九齡王九龍

張九齡和王九龍是九字科當中非常出彩的,都是90後,個子都很高。在德雲社學習那麼多年,一起成長,既既是同窗,又是好夥伴。

這對剛剛走紅沒多久,已經開了商演,未來還有很好的前景。張九齡曾經說過,如果王九龍有一天不給他捧哏了,他就不說相聲了,兩位都是非常重感情的人。

陶陽郭麒麟

陶陽是郭德綱的義子,而郭麒麟是郭德綱的親兒子。陶陽很小的時候就來德雲社,跟郭麒麟一起成長起來,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如同親兄弟一樣。

很多次的德雲社大型演出,讓陶陽唱京劇,他都不是一個人唱,非要把郭麒麟拉上,那首《擋諒》配合得非常完美。

陶陽已把德雲社當成家,把郭德綱當成親爸爸,而郭麒麟則把陶陽當成親兄弟。

德雲社有親兄弟般感情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R娛記


德雲社親兄弟有下面幾對:

李雲傑(李偉),李鶴東(李冬)

欒雲平兩個徒弟——高筱寶和高筱貝,也是正經的親兄弟,所以一起給了“寶貝”的藝名。高筱寶當兵未參加擺知儀式。而高筱貝比較有意思,原來他是拜的何雲偉,因為前任師傅跑路了,而他沒跟著走,所以留下來改拜了欒雲平。

於雲霆於雲田——雖然於家二子沒有說相聲的打算,但好歹也在德雲家譜上掛著,而且雲字科徒弟,還是算進來比較好。

郭麒麟郭汾陽——同父異母的兄弟,是德雲社家族集團的未來核心。


表兄弟關係:

郭麒麟王九龍——王九龍到底是郭德綱親妹妹的兒子,還是郭德綱舅舅的親孫子,這點沒有定論,但從郭德綱所有資料來看,他家裡應該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王九龍是郭德綱表親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跟郭麒麟只能算遠房表兄弟。

張雲雷張世龍——張世龍是負責德雲紅酒業務的內部人員,沒有公開露面,是張雲雷表弟。

劉筱亭高筱貝——鋼絲節上老郭親口說的,這兩是表兄弟。


幹兄弟關係:

郭德綱乾兒子群——馮照洋、朱雲峰、李鶴東、陶陽、寧雲祥、於家二子。另外靳鶴嵐是郭德綱乾爹的親孫子,也可以勉強加進乾兒子群。

于謙乾兒子群——根據于謙和郭德綱的約定,郭德綱徒弟是于謙乾兒子,于謙徒弟是郭德綱乾兒子,那麼于謙的乾兒子已經有一個加強排的兵力了。當然這麼多幹兒子也疼不過來,目前公開喊于謙乾爹的,只有曹雲金跟孟鶴堂兩人,其他都是叫大爺。

干連襟——郭德綱有兩個乾女兒,分別嫁給了李雲傑和張鶴帆。郭班主在介紹到這兩個徒弟時,都會點明自己不但是他們的師父,也是他們的幹老丈人。


親如兄弟關係:

張雲雷護理團隊群——馮照洋、孔雲龍、李鶴彪、楊九郎。

撞臉兄弟——馮照洋孔雲龍(請在一秒內分出馮照洋和孔雲龍)


鹹魚茶館


德藝社的相聲藝人眾多,如果說真正意義上的演員之間的兄弟情的話,數量應該也少不了。姑且排一個序號,如果有疏漏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有個見諒。

郭德綱和于謙

郭德綱和于謙之間雖然不是兄弟,卻勝似兄弟,他們二人之間的情分常人難以去猜測,也無法去涉及。

之前以前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非常覺得合得來,儘管脾氣秉性相差很大,可是相互之間的交談和對相聲的造詣的感悟,都非常的恰到好處。到後來雙方之間的默契程度甚至達到了在舞臺上不用說話,一個眼神就能知道對方傳遞出來的意思。這對於相聲藝人之間的搭檔合作是很難做到的,有時候哪怕相互搭檔了30年,40年都無法取得這樣的效果。

在早期的時候郭德綱是非常落魄的,儘管有德雲社作為一個後臺,可是郭德綱依然需要每天為自己的衣食住行考量。而在郭德綱落魄的時候,于謙無私的在各種方面都去幫助郭德綱。

兩個人之間的深厚友誼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建成的,而且在此之後雙方合作多少年也從沒見過有任何矛盾出現。

郭德綱的脾氣並不算好,在同行之間也經常會出現,與各種其他人相互吵鬧打罵,可是唯獨與于謙關係很好,可以說是相互尊重。

能夠形成這樣的一個狀態,只能說明他們二位是真的把對方當做自己的兄弟,當做自己的朋友了。

岳雲鵬和孫越

在最開始的時候,岳雲鵬與孫越搭檔,岳雲鵬還是非常的小心謹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孫越是家中世家,而且在相聲領域的造詣非常的高。

除此之外,孫越的輩分也不是岳雲鵬能夠企及的,在相聲領域經常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所以最開始岳雲鵬與孫越相互搭檔,還是很拘束的。

可是慢慢的岳雲鵬發現孫越並不是很注重這種輩分,而且與他這種小輩非常合得來,也很夠義氣。

慢慢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結語:德雲社是作為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其實相互之間關係很好的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張雲雷和楊九郎,再比如說燒餅和郭麒麟,燒餅和張雲雷,張雲雷和郭麒麟他們的關係都非常的好。


相聲小蝦仁兒


哪怕是親師兄弟,進門有早晚,關係有親疏,都是正常的。有幾種情況肯定關係很好。一是固定搭檔之間關係肯定好,這不用說,關係不好肯定不行。二是同一個演出隊的隊員之間肯定關係好,比如最能霍霍的五隊呀,六隊呀,七隊呀,經常團建,到哪兒都是一浪一浪的。三是同一起拜師的。比如頭九。四是一起在基地學習長大的,比如九龍九良和幾個筱字的師侄關係都很好。當然,德雲社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希望他們越來越好。


路過一個燒烤攤


德雲社的真兄弟我認為非張雲雷楊九郎莫屬了。

張雲雷和楊九郎是患難與共的搭檔,是經歷生死的夥伴。在舞臺上雖然張雲雷經常調侃楊九郎,楊九郎也總是嫌棄張雲雷,可那都是為了相聲效果。在舞臺下,兩人的情義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動。

張雲雷拜師早,從小跟著師父學藝,最先學的是唱太平歌詞。從小就有爺們太太捧,說“這位小角兒嗓門高,能掀了屋頂子。”可是張雲雷面前有一個非常大的坎兒,變聲期,也就是行話裡的“倒倉”。張雲雷曾因倒倉離開過德雲社,也是祖師爺賞飯吃,倒倉之後,張雲雷的嗓音恢復的還不錯。就又重新回到德雲社開始系統學習相聲。

而楊九郎對於相聲算是半路出家。曾經的楊九郎還叫楊淏翔,就讀於北京城市學院。與自小便學藝的張雲雷相比,楊九郎算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大三的時候由於酷愛相聲就想著考入德雲社。或許天下的事大抵隨緣,楊九郎面試時唱的太平歌詞《鷸蚌相爭》,就是根據張雲雷錄好的版本學會的

楊九郎於2009年入科,2013年成功拜師郭德綱,那時他還有個稱號“海淀梁朝偉”。楊九郎的第一位搭檔是于謙的高徒馮照洋,他被分配到德雲四隊演出;而張雲雷2011年重回德雲社以後,和梁鶴坤搭檔,被分配到德雲一隊演出。2013年初,德雲社各隊人員名單重新調整,張雲雷楊九郎都被分配到了四隊,二人的緣分從此開始。

江湖上素有傳聞,說是張雲雷先追的楊九郎,後來楊九郎出來闢謠,說不存在追不追,倆人原本就是一句“哎呦我去”和一塊表的事兒。不論具體過程是怎樣,倆人在2013年八月二十日,終於合作登臺表演。

起先的時候沒有人捧,小劇場賣不出去一張票,張雲雷羞得不敢見九郎,是九郎跟錯了角兒。兩人攜手度過了一段艱難困苦的日子,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臺風格,場子也開始熱了起來。不說滿坑滿谷,也不是那麼淒涼了。

2016年,張雲雷在南京南站墜樓,被送入ICU搶救。虧了老天爺保佑,也是張雲雷命大,還要感謝醫生多打的那一針,總算保住了一條命。張雲雷睜開眼,看到的就是鬍子拉碴,看起來比他還憔悴的楊九郎。張雲雷努力張開嘴,有氣無力地對楊九郎說“你壓著我管兒了”。後來張雲雷說“這事兒我得記你一輩子。”

醫生告訴張雲雷要面臨癱瘓的危險,張雲雷央求郭德綱為楊九郎另尋搭檔。可楊九郎卻說他“認哏”,如果張雲雷站不起來就為他推輪椅,和他一起退居幕後工作。

雖然生逢大難,但也要感謝天恩。張雲雷終於帶著滿身的傷和痛,帶著一百多塊鋼板,在楊九郎的攙扶下,回來了。那天他倆身襲紅色大褂,在掌聲中,走上舞臺,一人忍著痛、一人忍著淚。

如今,兩人已經超過五年了。楊九郎說“我不是不能逗哏,而是隻想給你捧哏”。楊九郎說“此生何幸,風雨同行,盡吾所能,傍君前行。”

張雲雷、楊九郎,最好的九辮兒!


李大嘴侃娛樂


除了郭德綱和郭麒麟外我不覺得有真兄弟情,其他的不過都是利益群體罷了。


King才子


小辮兒——大哥,三哥,彪哥,鶴倫

(護衛隊最強哥)

小辮兒——張世龍,九函(生活照顧最優哥)

小辮兒——欒隊,大黃(微博關注率最高哥)

小辮兒——大林,九龍(玫瑰園三小哥)


渝婧


我覺得每個搭檔之間都是很純粹的兄弟情,三觀不合怎麼能長期合作呢,再就是之前一起給師父餵狗的那幾個感情也錯不了,頭九的幾個人感情也不會很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