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漿地坪起砂如何處理?

老來得福13


地坪起砂的原油有地坪攪拌過程水份過多的問題。

砂石和材料配比不合理也會導致地面起砂。

施工過程養護不當地表混凝土強度都會導致地坪起砂。

那麼怎麼處理地坪起砂?

先對材料的特點有所瞭解,可使用增強地表硬度的特殊處理劑。

重點是提高硬度和密實度,來增強地表的硬度。

另外注意好施工完成後的養護,也能減少可能出現的起砂問題。


滄晟地坪


水泥砂漿地面結構簡單、堅固,能防潮、防水,造價低廉,因此應用較廣,但材料中黃砂成分多多導致材料質量得不到保證,或者是施工管理不當等原因,所以說水泥砂漿地面起砂是施工中常見的問題。那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

1.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水泥砂漿地面應儘量安排在牆面、天花板的粉刷等裝飾工程完成之後進行。施工必須一次成活,嚴禁修補,剔鑿。

2.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水泥砂漿地面硬化施工前,基層必須清理乾淨。清理後應提前2~3天灑水,溼潤基層。然後再使用我們坤尚自主研發的地面硬化劑。(比普通的性能提高35%)

3.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上完處理劑之後,使用高效活性劑,縮短地面和起灰起砂處理劑的反應時間,也使反應更徹底,滲透更深,地面硬化效果更理想。

4.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對舊地面存在的坑洞起皮、起鼓進行修補時,使用我們的快速修補材料,修補後6h就可以使用,大大節省了時間。鼎穩致力於各種地面起灰起砂處理,免費提供樣板。處理後的地面,光潔光滑,堅硬耐磨,平整美觀,壽命延長

水泥砂漿地面起砂的原因?

1、水泥砂漿地面起砂的原因——材料配比問題。施工中材料配比控制不好,水泥用量、水用量及砂子用量無法精準,導致砂漿強度不穩定,使用時造成面層強度降低和結構不緊實,引起地面起砂。

2、水泥砂漿地面起砂的原因——施工工藝問題。壓光時間控制不好,或早或晚,導致表面無法形成包漿,繼而強度低。並且有施工人員為了操作方便,灑水溼潤並強行抹壓,造成地面內部結構破壞,強度降低,導致起砂。

3、水泥砂漿地面起砂的原因——後期養護問題。砂漿的後期養護極為重要,大量起砂的原因都由於後期沒有足夠的溼水養護,導致砂漿中水泥水化效果降低強度嚴重受損。

總結:有關水泥砂漿地面起砂如何處理及原因的介紹就到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處理之前我們先行樣板施工,按方案進行相關工藝展開,待整改效果滿足規範要求之後再進行大面積施工,確保起砂現象一次整改到位。


防水補漏姐


水泥砂漿地坪(地面)起砂處理方法讓我們先了解起砂的原因:

  1. 首先應該考慮水泥質量問題,比如過期水泥,冒牌偽劣水泥。
  2. 水泥用量,一般施工方為了節約成本,會對水泥用量進行控制,用量少了會影響水泥地面強度降低,會產生起砂。
  3. 水灰比過大,在拌和時候因為加水過多,造成水泥砂漿硬化後空隙過大,強度降低,影響最後成品質量,產生起砂。
  4. 最後要考慮的就是養護問題,養護一般成品後24小時開始,持續一星期,過早會破壞表面水灰比,形成起砂。夏天可適當提前養護,冬天溫度過低-5°以下,要做表面保護。
下面談談,由於施工問題產生起砂處理方法
  1. 輕度起砂,或者局部起砂,一般採用塗膠水泥。
  2. 嚴重起砂或者局部嚴重起砂,進行剔除重新施工,或者局部剔除重新施工,或者改成其他地面如地板磚,或者採用新型混凝土固化劑。


築事有方


掌心裝監理建議您:

1、水灰比過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導致混凝土表面泌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強度。

2.砂石料的級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級配不合理、過細的土砂也易導致地面起砂,影響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結。

3.施工過程中的過分振搗:加劇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導致混凝土表面強度較低。

4.養護不當:未能及時養護或養護不充分,暴曬或大風導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導致強度較低。

5.其它原因:壓光時間掌握的不好、混凝土表面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作業、低溫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凍等。

掌心裝第三方監理解決您的後顧之憂。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想了解更多裝修知識詳情,您可關注公眾號“掌心裝監理”,有專業師傅在線實時為您解答......(目前僅限深圳客戶)


掌心裝監理


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水泥砂漿配合比不正確,水泥用量不夠;

2.水灰比過大,摻水超標;

3.提漿抹面火候把握不準,甚致不正確或者沒有搓實、壓實、壓光;

4.水泥砂漿初凝、終凝過快,擅自撒水搓實、壓光;

5.面層以下基層沒有夯實,基層處理不當。

6.養護不當或者沒有養護,在

溫度高的情況下砂漿燒壞。

7.低溫(0度以下)下操作,發生凍害或者沒有覆蓋保溫。

8.齡期未到就使用,破壞面層導致起砂、無法修復。

9.使用時荷載過大,導致沉降、裂縫,使用不當。

地面做法的一般設計步驟(自表而下排列):

15mm~25mm厚水泥砂漿面層

60mm~80mm厚細石砼找平層

80mm~100mm厚砼墊層

素土夯實

20mm厚水泥砂漿抹平壓實

100mm厚混凝土墊層

素土夯實

這僅是舉兩個例子,地面做法要視地基土質情況,土質較好處理起來容易些,土質不好或者地基複雜的處理方法就不一樣,地基處理的好壞決定地面的質量好壞。

以上發生的地面起砂的原因也算是工程質量的通病,很容易發生,不僅僅是地面,樓面比地面更容易發生。通病是造成地面起砂的主要原因,控制這些通病的發生,地面起砂的情況基本可以杜絕,不會發生。

發生了地面起砂後的處理辦法,沒有簡單直接或者超越設計做法的更好辦法;採用什麼固化劑、塗料、粘合劑一概沒用,那是想當然。如果是基層沒有處理好,沉降還在發生,用再厚的混凝土處理也沒有效果。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只能處理好基層;如果不是基層問題,僅僅是面層起砂,原因就在上面;需要鑿去面層,清掃乾淨;然後將基層鑿毛,刷好界面劑,用1:2或者1:3的水泥砂壓實搓平、收光。注意水不能摻過量,壓實要掌握火候,二到三遍成活,不可偷工減料。收光火候是在砂漿初凝時間刮平、搓平、初壓一次,第二次間隔約兩至三小時,注意觀察,用手壓試試,手指下壓沒有明顯下沉較為合適;第三次腳踩上去沒有明顯下沉感覺,抹子壓實時沒有較大痕跡,可一次完活。

水泥砂漿地面不是個簡單的活,少了哪道工序都會發生質量問題。壓光收光完成後的保養更重要;在砂漿完全終凝後四到五小時注意檢查,先撒少量水,注意是撒,少量兩個要求,最好是噴壺撒水,如有小水泡噝噝地響,說明正當時。如果溫度高頻率要多,不可斷水,低溫下需要覆蓋薄膜,少用水。保養時間五~七天。按此操作,你再想它起砂,它都不理你,這時它就是一塊鋼板。

這裡問的是地面,不是路面,也不是公路高速路。但是,起砂原因也在上面幾種情況之內,不同的是路基問題,處理方法就不一樣了。

2019.3.1.


留名何益


在日常裝修中,起沙的問題一直存在,因為施工標準的不統一性,每一位工匠的經驗有限造成的!如何處理起沙問題個人建議: 1:拆除重新做,不建議用地固等其它補救措施,在怎麼補救起沙地面附著力都不好了,時間長了也會造成空鼓!如果在地面做地坪漆時間長肯定空鼓!鋪木地板時間長也會出現異響,噴灰現象! 2:起沙地面拆除乾淨後,地面灑水,用沙水泥1:4比例兌幹砂漿,手捏砂漿不鬆散不滴水為佳,地面確定水平高度後用刮尺刮平!待24小時後用水泥膏覆面,厚度5毫米,等待水泥膏完全乾透後保養幾日即可! 3:在做地坪漆之前地面清潔乾淨即可施工!這樣做地面平整度最佳,因各地施工標準不一,這種施工方法也是經過實踐的!


裝修一下自己


水泥沙漿地面起砂,一般做工程久的都碰到過或聽說過。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呀?

無外乎以下幾點,苜先可以說,出現這種起砂現象的一般都不是買的商砼混凝土,都:是工人自己現場人工現攪拌施工的多,有的人工現場攪拌砂灰不均勻,且水泥配比不合格,後期養護不及時,甚至有的人沒有習慣後期養護,特別是有些家庭裝修及其它一些小面積地坪施工工程。這樣,就會導致局部的起沙,甚至有的地方一掏還是原黃沙土。

那當如何避免和處理這些現象呢?

其實很簡單的。按合同要求配比合理,攪拌均勻,後期及時的養護。

至於你說的處理麼,如果是家居,那就簡單了,因上面都要鋪地板的,用水泥沙灰澆灌抹平即可,如果是戶外及大面積的公共區域,那就只有找施工方協商處理了。表層加固化抹平處理,或者再加厚達標商砼表面處理。

希望能幫到您!


家居裝修生活顧問


路面起砂,起皮,露石,麻面等病害可以採用薄層修復材料進行處理。無需鑿除原有基面,只需清理表面鬆散層,鋪設厚度僅僅需要3毫米厚度,2小時快速通車。終凝強度可以達到C50,施工簡便,節省人工成本,是高速公路路面,機場跑道路面,廠房庫區路面等各種水泥路面病害的優質解決方案。


混凝土病害處理材料


水泥和大沙配比不到位,或者後期養護不到位,

對於水泥地面起砂有如下幾個處理方法:

1,對於起砂不是特別嚴重的,可以採用膠水泥塗料填塗

2,將起砂的地面剷除掉,重新施工,嚴格按照水泥砂漿地面的施工工藝標準進行施工

3,或者使用純乳液型的基層界面劑,塗刷後能夠滲透固化,防止起沙!

希望對你有幫助!


懂鋪貼


起砂原因分析:

1、原材料問題

1.1 水泥:採用了標號比較低的水泥,過期結塊水泥、受潮結塊水泥、或採用了不宜做地面的品種水泥,這些水泥活性差,影響了地面強度。

1.2 砂子:採用了細砂粉,該砂拌和時需水量大、水灰比大,降低了水泥砂漿的強度。或採用了含泥量過大的砂子,影響了水泥與砂子的粘結力。

2、水灰比問題正常水化作用,水泥需水量為20~25%,實際施工中水灰比都大於0.25,現場常用水灰比為0.5,造成面層強度降低和結構不緊實,引起地面起砂。

3、攪拌不均勻

砂漿攪拌不均勻,砂漿收縮時澆水,吃水不一,水分過多處容易出現起砂、脫皮現象。

4、壓光時間掌握不當沒有熟悉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安排的工序不當或底層較幹或溼等,導致地面壓光時間過早或過遲。

4.1 壓光時間過早,由於水泥的水化作用才開始進行,遊離水分還比較多,不利於消除表面孔隙和氣泡等缺陷,且會使表面擾動,消弱水泥砂漿面層強度。

4.2 壓光時間過遲,水泥的膠凝體已經形成硬化,表面較幹,表面層的毛細孔及抹痕沒有辦法去掉,硬性壓光極易損傷表面的強度和抗磨性能。

4.3 施工人員為了操作方便,灑水溼潤並強行抹壓,造成地面內部結構破壞,強度降低,導致起砂。

5、養護問題

5.1 水泥地面,一般現場不養護(尤其門窗洞口處)或養護天數不夠,水泥水化作用不充分,影響地面強度。或地面完成後不到24小時,就開始澆水,導致大面積脫皮、砂粒外露,造成起砂。

5.2 水泥地面養護尚未達到強度,過早上人走動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地表面造成破壞,導致地面起砂。

5.3 地面低溫下施工,門窗洞口沒封閉或無取暖設備,影響了水泥水化反應。或者受凍,體積膨脹,孔隙率增大、粘結力受到破壞,降低強度引起反砂。

5.4 冬季施工室內用焦炭爐升溫,焦炭燃燒時產生CO2,與水泥水化後生成的尚未結晶的Ca(OH)2反應,生成CaCO3形成表面硬殼,影響水泥正常水化反應,降低強度,引起起砂。

起砂的治理方法:

1、地面起砂面積不大且不嚴重

1.1 起砂部分用磨石水磨,直到地面露出堅硬、平整、光亮的表面方可。

1.2 清理面層,再用鋼絲刷清楚鬆動砂粒並沖洗乾淨,最後在溼潤面層上(但不得積水),用純水泥漿罩面、壓光、適時養護。

2、大面積起砂現象的治理用107膠水泥漿修補。操作順序為:首先清楚浮砂,沖洗乾淨。凹凸不平處用水泥拌和少量107膠做成膩子嵌平,107膠加水攪勻刷地面一遍,以增強與地面的粘結力,用107膠水泥漿分層塗刷3~4遍。施工時室溫須再1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107膠的合理摻量應控制在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了強度會降低,少了影響粘結力。三天後進行打蠟工作,以增強地面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107膠水泥漿重量配合比的底層膠漿比為水泥:107膠:水=1:0.25:0.35;面層膠漿比為水泥:107膠:水=1:0.2:0.45.養護2~3d後,再用細砂輪打磨、上蠟。但必須注意的是:首先在施工處理前,應將水泥地面全面檢查一遍,對起砂部位不能遺漏,尤其是受凍部位:再者是要嚴格按施工工藝操作,處理不好,達不到治理效果。

3、嚴重起砂且面積很大 將面層全部剔除、翻修處理。操作順序為:剔除面層、清理浮砂→表面鑿毛、溼潤→用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0.5)刷一遍,增加地面粘結力→用1:2水泥砂漿鋪設面層,嚴格做到隨刷漿隨鋪設面層→壓光、適時養護。


綜上所說,水泥地面起砂最好的治理方法是把握好施工的各個工序環節,做好質量檢查,事前、事中控制。即應控制水泥地面施工的原材料和施工工序的每一步,在施工流程每一道工序上做到明確交底,嚴格執行標準規範和施工操作規程,及時進行好產品保護和保養,就能有效地阻止水泥地面起砂現象的發生,杜絕地面起砂的質量問題。

關於專業防水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歐品防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